有沒有“規劃力”,人生大不相同!

“我認為世上只有會規劃和不會規劃的人。——齋藤孝”

在《莊子·內篇》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叫丁的廚師特別善於宰牛。他的手法嫻熟,刀落之處,皮肉分離,還能保留完整的骨架。更厲害的是,別的廚子至少一年要換一把刀,而他一把刀就用了十幾年,可見其技藝之高,連梁惠王都請他去宰牛。

而丁出神入化的技藝,並不是因為“唯手熟耳”,而是他採用了與眾不同的方法。他練就一雙了“透視眼”,一頭牛在他面前就像照X光片一樣,整個骨骼結構再清晰不過。解剖時,丁只要沿著肌肉骨骼的空隙砍進去,避開關節和經絡,就能毫不費力地完成解剖。這就是“庖丁解牛”這個成語的出處。

仔細想想看,現實生活中,那些效率極高、工作能力出色的人,可不就是一個個的“庖丁”嘛。做一件事情,他們總能快速抓住重點,找到方法並高效率的完成。

日本的一位大學教授專門為這種能夠把控全局,能看透事物本質,併合理安排步驟和資源,實現構想的能力起了一個名字,那就是“規劃力”

這位大學教授叫做齋藤孝,是日本明治大學的教授,也是一位學習問題專家。齋藤孝的研究對象,就是可以改進生活和工作的,可以習得的具體能力,比如學習能力、讀書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等等。他還為此寫出了一系列廣受好評的書籍,包括《深閱讀》、《學會學習》、《如何有效提問》等等,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扇思維進化之門。

在《規劃力》這本書裡,齋藤孝舉了各領域大量的例子,來幫助我們深入瞭解規劃力的內涵,並通過五個具體的場景,詳細介紹了規劃力的實踐方法。最後,他還總結了11個小技巧,幫助我們有效提升規劃力。

有沒有“規劃力”,人生大不相同!

1. 像樣的工作和人生都需要認真規劃

很多時候,我們意識不到規劃力的重要性,甚至根本沒有好好規劃就藉著衝動往前衝了。還有人說,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不是精英也不是管理層,根本用不到規劃力。

但是實際上,在我們生活裡,規劃力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一張火車時刻表、一本語文教材、一個優秀的策劃案、一部口碑叫好的電視劇、一個成功的晚會活動等等,每一個成功的結果背後,都是規劃力的凝結。

通常,我們會把工作不順,進程難以推進歸因於自己能夠不夠,或者外界的原因。實際上這都是規劃不周造成的結果。齋藤孝認為,沒有好的規劃力,就做不好像樣的工作。只有規劃做得好,才能保證流程的順暢。

齋藤孝在書中提到了一個例子。在打掃客房時,有一個由裡向外的流程。這個流程就是一種規劃力,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一步做什麼都非常清晰。比如,用吸塵器清掃客房時,首先要脫下鞋子,從房間的最裡面一邊後退一邊清掃到門口,這樣才不會漏掉各個角落,也不會留下腳印。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種規劃力,清掃很可能就會做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效果堪憂了。

所以,齋藤孝才反覆強調,像樣的工作都需要認真規劃,有沒有規劃力,人生真的會有很大的不同。

有沒有“規劃力”,人生大不相同!

2.規劃力是把控全局,掌控節奏的能力

比起管理能力、自控力、領導力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彙,規劃能力實在是一個很小眾的能力。

對於規劃能力,很多人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會做計劃就是有規劃力。實際上呢,人類是地球上最擅長制定計劃,卻又極其不擅長執行計劃的生物了。只會制定計劃,或者照章行事並不等於就有了規劃力。計劃與規劃的區別事關格局的大小,假如規劃是大boss,那麼計劃就是一個專門負責執行的小弟。

在書中,齋藤孝舉了酒店管理人窪山哲雄的例子。有一次,員工反映廚房很熱,窪山哲雄便去解決問題。通常人們會先想到是不是空調出了問題,但是窪山卻拿出酒店的設計圖,對整個酒店的空氣流動情況進行了調查。後來發現,確實是因為廚房的搬遷後沒有重新設計空調氣流,結果廚房的空調發動機將空氣中流過來的熱氣都吹回了廚房。拿掉髮動機,重新設計氣流流動後,廚房也變得涼快了。

這就是規劃力的本質,那就是以俯瞰的角度看問題,從整體上掌握問題的本質所在,而不是從沉湎於對細節的各種研究。當我們把規劃力的概念植入心中,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時,不僅能夠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讓你掌控自己的工作節奏和人生軌跡。

有沒有“規劃力”,人生大不相同!

3. 那麼,如何提升自己的規劃力?

齋藤孝在書中提到了11種小技巧。我覺得最實用的是下面這四個:

  • 抱持"以規劃力這把刀切東西"的觀念。

也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隨時以“規劃力”的視角去觀察事物,不光要看到它呈現出來的最終效果,也要去想它背後的規劃。比如,我們看一部小說時,就可以在頭腦中想象作者是如何寫大綱,如何推動情節進展,如何讓故事看起來有吸引力的。

  • 從成品推測它的規劃

找一個已經經過時間檢驗的成品來做規劃力練習,通過反推成品的規劃順序和實行步驟。比如,安藤忠雄到處旅行去考察建築,就是在頭腦中重現它的設計理念、構造、建築順序,以此鍛鍊自己的規劃力的。

  • 從小規劃開始擴展技巧

規劃力有大小之分,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就去挑戰企業管理或國家大事這樣的大規劃。練習之初可以先從自己比較拿手的小規劃開始做起,熟練掌握後再擴展到其他的事情上,由小到大慢慢擴展,逐步提升規劃力。

  • “交錯重疊”的技巧。

這是一種根據時間節點進行的規劃。根據你預期的效果,推測各項步驟需要多少時間完成,什麼時間開始,什麼時間完成,把各個步驟安排在合理的時間段裡,所有工作交錯又疊加在一起,就是交錯重疊。


有沒有“規劃力”,人生大不相同!

在我看來,規劃能力實際就是一種視角,或者說格局。你能看得多遠,對事物的本質瞭解的有多深,對整個流程的節奏的掌控力有多大,決定了你規劃能力的大小。如果我們能把“規劃力”的概念,時時應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認真提升自己的規劃力,好好規劃你的人生,相信終有一天你能夠過上理想的生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