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率賣出期權組合在實戰中的應用

比率賣出期權組合在實戰中的應用


比率賣出看漲(跌)期權組合,是指在持有N手標的資產多(空)頭的同時,賣出M(M>N)手看漲(跌)期權的組合交易策略,以1∶2、1∶3和2∶3比率最為常見,該策略包含裸期權空頭,通常被認為是激進策略。本文以比率賣出看漲期權組合為例,在簡要介紹構建方式的基礎上,深入分析風控方式,說明其在實戰中的應用。

01

比率賣出看漲期權組合的構建

比率賣出期權組合是一類標的資產與期權搭配組合的對沖交易策略,享有資產價格變化迅速的優勢,同時賺取空頭期權時間價值衰減帶來的收益,但基於其構造特徵,該策略本身也面臨較大風險。下面我們分析豆粕比率看漲期權組合。


比率賣出期權組合在實戰中的應用


表為豆粕比率賣出看漲期權組合分析

可以這樣理解該策略,投資者看好後市,於是買入標的資產,但擔心判斷有誤產生虧損,於是賣出看漲期權,對下行風險提供虧損補償。然而,這樣組合的缺點在於限制了豆粕價格上行收益,甚至在極端行情下蘊含巨大風險。此外,在標的資產價格大幅下跌行情中,有限的權利金收益可能無法彌補標的資產損失,同樣會產生巨大虧損。因此,從風控角度來講,該策略的構建需要遵從以下兩個原則:

一是比率不低過1∶4。過低的多空比率意味著較多裸期權空頭頭寸,當標的資產價格暴漲時,期權價格會因此快速增長,投資者往往來不及控制裸期權風險,從而造成巨大損失。因此,最好在初始構造階段便減少裸期權頭寸數量,通常以不低於1∶4的比率為宜。

二是行情預期決定期權選擇。該策略中,期權的選擇關係到利潤與風險的相對高低,一般來說,期權虛值程度越深,權利金越低廉,對下行風險補償不足,但優勢是預留了較高行情利潤。因此,越是看漲後市,越應該選擇虛值期權,對行情呈偏弱看法時,應選擇淺實值期權為宜。

02

比率賣出期權組合的風險管理

從以上分析來看,豆粕期貨價格大幅上漲或下跌都會令期權組合產生巨大虧損,因此風險控制也要從價格上漲和下跌兩個層面進行。以大商所正在模擬交易的豆粕期權為例,當豆粕期貨價格為3000元/噸時,假設投資者買入1手豆粕期貨,賣出3手執行價格為3200元/噸的看漲期權,得到權利金58元/噸,從而構成1∶3的比率賣出期權組合策略。

上漲風險管理

在標的資產價格上漲的情況下,虧損源於多空對沖不匹配,裸期權頭寸數量較多,所以風控原則在於增加對沖比率,當對沖比率增加至1∶1時,上漲風險消除。很顯然,有兩種方式用於增加比率:一是買入開倉更多標的資產,加大上行獲利力度;二是買入平倉部分看漲期權,降低上行虧損力度。無論哪種方式,增加比率至1∶1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隨著價格的波動率分階段完成。

上例中,假設一週後,豆粕期貨價格上漲至3200元/噸,看漲期權價格隨之增至133元/噸,組合浮虧25元/噸。為控制風險進一步加劇,此時買入1手豆粕期貨或賣出1手看漲期權,將比率增加至2∶3,後市如果豆粕期貨價格繼續上漲,則可繼續買入1手豆粕期貨或賣出1手看漲期權,將比率增加至1∶1,完全消除豆粕價格上行風險。

此外,鑑於裸期權存在,還可以應用展期操作,這是針對看漲期權空頭而言的。若按照同等價值原則展期,展期的結果便是空頭頭寸數目不斷加大,那麼很可能導致多空比率進一步降低,潛在風險加大。因此,展期只適用於對後市有較強方向性預期的情況下。

下跌風險管理

下跌導致虧損的原因在於看漲期權空頭盈利有限,而標的資產多頭可能虧損巨大。所以,風險管理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一方面,通過賣出更多看漲期權以增加權利金收入。上例中,假設一個月後,豆粕期貨價格跌至2800元/噸,看漲期權價格變為3元/噸,組合浮虧35元/噸。為控制豆粕期貨價格進一步下跌造成更大風險,賣出2手一個月後到期、執行價格為2900元/噸的虛值看漲期權,得到權利金45元/噸,以此增加權利金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做會將降低對沖比率至1∶5,加大了豆粕價格反彈導致的潛在風險,取而代之的方法是選擇賣出平值或淺實值期權。例如,賣出1手執行價格為2800元/噸的平值看漲期權,便可獲得權利金90元/噸,在同等權利金收入的前提下,使對沖比率上升為1∶4,大大降低風險。


比率賣出期權組合在實戰中的應用


表為不同期權選擇下的風控對比


另一方面,隨著標的資產價格下跌,也可不斷賣出平倉標的資產多頭頭寸,消除價格下跌風險,最終只保留看漲期權空頭,賺取剩餘時間價值。

由以上分析可知,比率賣出組合策略在盤整行情下會產生很好的投資效果,即使風險不期而至,也有多種方法應對,這也是該策略較為流行的根本原因。

期權時代|與你共同見證期權時代的到來

關注我們,從零開始學習期權知識和投資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