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至青海湖:湟源城故事多,日月山名氣大

西寧--湟源--日月山--青海湖

西寧被稱之為夏都,這裡有好喝的青稞酒、好吃的釀皮和酸奶。

從西寧青海湖,途經湟源縣丹噶爾古城、贊布林卡和日月山。

湟源縣城

湟源是西寧的一個縣城,離西寧市有50 公里,因湟水河之源故名,湟水河從縣城穿過,給這個寧靜的西部小城增添了許多生氣。

湟源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在古代是漢地的最西邊,西鄰青藏高原,是漢地與藏區的連接點,歷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從此經過。正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蒙、藏、漢各民族在青海的貿易之所,西部的畜牧產品、礦物藥材,中原的絲綢布匹茶葉,彙集於此,自古就是重要的貿易集鎮。

湟源是一個聽景比看景更美的地方。

說它聽景比看景更美,是因為湟源縣城能看的幾個景點都不大,既沒有華美的外觀,也沒有讓人過目不望的特色容顏。說其聽景更美,是因為這兩個地方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名頭都不小,他們的故事值得一聽。

丹噶爾古城

西寧至青海湖:湟源城故事多,日月山名氣大

丹噶爾古城,也就是湟源縣的老城,建於雍正五年(1727年)。丹噶爾古城,依舊保留著古城的風貌:清幽的石板路面,錯落有致的古民居院落,頗具規模的寺院廟宇,林立的商號店鋪,向現代人傳遞著厚重的歷史文化。這些老號店鋪,高堂廟宇,這一磚一瓦,都默默向人們展示昔日的繁華興盛。

湟源出美女

湟源自古流行“湟源的姑娘門源的漢“一說,說的是湟源美女多。湟源為什麼盛產美女呢?當地流傳這樣一個故事:當年文成公主入藏前,為適應西藏高海拔的生活,先在此地生活了兩年。這期間,跟隨她的侍女有的想留在此地,於是便嫁給了當地人。公主的侍女貌美如花,所嫁的當地小夥也肯定是英俊雄壯,良好的基因成就了湟源一代代美女不斷出現。

這應該是湟源出美女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然還有另外兩個因素我們不能忽視:一是文化基因問題。文成公主將唐朝發達的中原文化帶到了這裡,這個西北邊陲小鎮自然成為了中原先進文化的代表,湟源也成為當地的時尚前沿,當女人與時尚結合,便是成千上萬美女湧現的原因。二是經濟因素。湟源自古以來就是漢藏通商的“口岸”,客商雲集,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富裕的人家對婚姻的要求自然不低,既要貌美如花,又要“有錢人家“,強強結合促進了後代美女俊男的不斷產生。

一言以蔽之:文化、經濟的交流,促進了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古今一轍。

贊不林卡

西寧至青海湖:湟源城故事多,日月山名氣大

是松贊干布為迎接文成公主,為其修建的行宮。據說文成公主入藏之前,為讓她更好地適應高原生活,選擇在此生活了兩年。贊不林卡很小,在門口留個影,從外邊開車一轉,算是到此一遊。

日月山:動人的傳說與分界點

西寧至青海湖:湟源城故事多,日月山名氣大

日月山的名頭可不小:有文成公主與日月山的傳說,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點,是唐代唐朝與吐蕃的分界嶺,這些使以讓日月山聞名遐邇。

日月山古時候稱赤嶺,是唐朝中原與蕃國的分界嶺。傳說文成公主入藏途經日月山,她站在山頂,想此番西行不知歸期何日,遙望東方除去茫茫高山什麼都不見,不由得更加思念家鄉。她取出父皇唐太宗所賜的日月寶鏡,寶鏡中竟然真的出現長安繁華的景色。想到遠在長安的父母親人,再想想自己遠嫁吐蕃和親的使命,離愁更濃,涕泗滂沱。為斬離愁,她毅然將日月寶鏡拋下赤嶺,摔在東的是日鏡,摔在西的是月鏡,從此這裡被稱為是日月山。日鏡所在的東邊就是沃野千里的黃土高原,月鏡所在的西邊則是一望無際的高山牧場。文成公主思鄉的淚水則彙集成了倒淌河,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

故事賦予了自然景觀生命,自然景觀因這些故事而更加聞名。

日月山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點,是季風和非季風區的分界點,還是外流河湖區和內流河湖區的分界線。說是站在山頂遠眺,可以看到東西兩側截然不同的地理景觀。(我站在山頂眺望,可能是天陰,更可能是高度不夠,只見茫茫高山草原,並不見沃野千里的黃土高原。)

開車駛在這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點,腳下也許就是千年前文成公主入藏的經途,頓時有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

這裡有鮮豔的經幡,起伏的草原,淳樸的藏民。穿上藏民的服裝,騎上藏民的白犛牛,雖然體會不到文成公主內心的悲涼與愁緒,但可以感受天地遼闊的高原壯美風情。惟一遺憾的是去時天陰,有一種秋天的寒意與蒼涼,藍天白雲下的日月山應該更絢麗俊美。

不過老天還是很眷顧我們的,從日月山往青海湖行駛中,陰天變晴天,路旁現出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花海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格外豔麗。愛美的女人不能錯過如此的美景,擺出種種自認為美麗妖嬈的姿勢,披上色彩各異的紗巾道具,拍照拍照。

西寧至青海湖:湟源城故事多,日月山名氣大

西寧至青海湖:湟源城故事多,日月山名氣大

西寧至青海湖:湟源城故事多,日月山名氣大

西寧至青海湖:湟源城故事多,日月山名氣大

西寧至青海湖:湟源城故事多,日月山名氣大

城關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