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网络消费低龄化趋势明显 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纠纷不断

在日益发达的虚拟世界中,网络直播无疑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部分之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年增长率达到22.6%,占全部网民规模的54.66%。

这其中,有不少少年儿童的身影——“上海13岁女孩花光父母25万积蓄打赏网络主播”“熊孩子偷偷把父母16万多元存款打赏给了直播平台女主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低龄化已成普遍现象。网络进入儿童和少年生活世界的时间将越来越早,程度将越来越深,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和少年生活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商业模式之下,低龄化网络消费引发的纠纷也层出不穷。

10岁小学生玩王者荣耀2天扣3600元

新商业网络消费低龄化趋势明显 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纠纷不断

近日,恰逢发工资的向女士收到短信,看到数字时发现不妙:“工资卡突然少了3600多元”。经查询,她发现3600元的转出记录集中在2月5日和6日两天。看到转出明细上写着“腾讯充值”,她才恍然大悟。由于担心银行卡继续被扣钱,当时她就把银行卡注销了。事后向女士跟儿子询问起扣费的事,发现儿子毫不知情和感到“莫名其妙”。

原来2月5日和6日,上4年级的小瑞(化名)放假待在家中,用妈妈的安卓手机以她的QQ账号登陆“王者荣耀”。在电话里,向女士表示,小瑞称自己只是乱点。她表示,小瑞从来不会在游戏上乱花钱,有时遇到需要花钱的游戏,都会征求她的同意。如果是小金额,向女士都会背对着他输入密码进行支付。她还补充道,那两天并没有收到关于游戏消费的银行卡扣款信息提示。

向女士联系王者荣耀游戏客服,却得到了“无法退钱”的答复。

直播打赏低龄消费纠纷不断

新商业网络消费低龄化趋势明显 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纠纷不断

“一位上海13岁女孩小卞花光父母25万积蓄打赏网络主播”“两个月内,熊孩子通过支付平台,偷偷把父母缝了十年牛仔裤赚来的16万多元存款,统统打赏给了直播平台女主播”“闽侯12岁的小学五年级男生小林,偷拿母亲手机充钱购买昂贵的虚拟物品送给了直播主播,一个月下来花了近3万元。”

上述的案例,在过去两年中不胜枚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17年上半年,因直播打赏引发的纠纷甚至违法犯罪行为有公开报道的事件就有28件,涉及金额超过890万元。

而事件纠纷的引发,无不与直播的打赏功能息息相关。在国内网民、尤其游戏直播用户趋向低龄化之下,打赏功能却极易诱发新型的网络经济纠纷。虽然在前述的众多案例中无不显示出,如今青少年需要在消费观念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但尤为重要的是,直播平台中存在诱导消费的乱象,这也凸显了直播平台对于打赏功能监管的机制。

我国低于10岁网民超1800万

新商业网络消费低龄化趋势明显 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纠纷不断

五六岁的小娃娃,怀里抱着手机,指尖熟练地在屏幕上滑动,“西瓜”切得飞快;一吃完饭,就蹭到电脑前,打开视频网站,边看“光头强”边哈哈大笑;晚上总得听一集《晚安小绵羊》,否则就闹腾着不愿睡觉……这样的场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变得司空见惯。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小网虫”越来越多,怎样趋利避害,引导儿童安全上网?如何抵御侵害,构建安全网络环境?

“今天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儿童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互联网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是真正的‘网络原住民’。”“青年之声”青少年成长服务联盟专家孙宏艳说,“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用小游戏逗孩子玩,给孩子拍小视频,甚至有些母亲一手给孩子喂奶,一手还拿着手机刷朋友圈。环境如此,孩子不可避免地耳濡目染,因此,上网低龄化也是正常现象。可以预测,网络进入儿童生活世界的时间将越来越早,程度将越来越深,网络必然成为影响儿童生活的重要力量。”

网民低龄化该不该"被焦虑"

新商业网络消费低龄化趋势明显 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纠纷不断

在移动终端大肆兴起、互联网触角无处不在的今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对“00后”“10后”来说就像玩具一样稀松平常。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的这一代孩子,养成的却是“不移动”的生活方式,仿佛生活就是在电视、电脑、手机等不同屏幕间切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低龄化已成普遍现象。在中国,“小网虫”已成为互联网大军的重要成员。不久前,腾讯公司发布的《儿童安全上网指引报告》显示,90%的中国儿童(指18岁以下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互联网,其中城市儿童触网率近95%。儿童首次触网年龄也越来越小,报告指出,56%的儿童初次上网年龄低于5岁。未成年变“屏奴”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家长担忧。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30年前,电视的普及也曾引起相似的焦虑。大多数“80后”“90后”儿时都被父母教育过“看电视影响视力和学习”。如今,当年的低龄电视观众已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父辈的焦虑也随之烟消云散。当眼前的显像管变成手中的液晶屏,在父母对电视的担忧中长大的这一代人,又轮回般地陷入对孩子上网的焦虑中。然而无论如何焦虑,都无法阻止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儿童成为“网络原住民”。

上网低龄化趋势明显 专家支招

新商业网络消费低龄化趋势明显 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纠纷不断

近日,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在京发布《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对11万份网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揭示了3-14岁中国儿童数字化成长的轨迹,并取得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发现,包括: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小原住民网络化成长迅速,14岁儿童的上网能力便反超家长,同时进入网络安全问题高危期。

《报告》负责人张海波将这份报告主要针对的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定义为“苹果世代”。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网络世界群体,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

对此,张海波向广大家长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清楚自己孩子的“数字轨迹”,及时引导教育;

二是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相关知识和法规,并且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通过约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

三是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调整自己教育方式,对低年龄(10岁以下)及早建立习惯和规则,对高年龄段的孩子,要主动沟通、交流;

四是加强自身的学习,跟上科技发展的最新脚步,不被孩子反超。

据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人民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