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來源:新華國際

嘿,朋友

新年快樂!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我們一直在想

用什麼樣的文章來開啟 2019

思來想去

從世界各地找了幾個段子

不為別的

只為在新年第一天

討個頭彩

博大家一樂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熊哼哼哼哼:剛去意大利的時候,一直不適應當地人比數字的手勢。有一次,我去便利店買礦泉水,問完多少錢之後,收銀的大嬸比了個大拇指。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我一愣,心想她是誇這個水好喝呢,還是誇我長得好看呢?然後,我也禮貌地豎起了大拇指。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在倆人尷尬地對視了幾秒鐘之後,我一拍腦門明白過來了,她是讓我付 1 塊錢 ......

懸龍談時事:

去柬埔寨的時候,碰到兩個小女孩不知道她們要幹什麼。我連忙用不擅長的英語問她們:“what will you do?”

誰知道小女孩用中文回答我說:“哥哥,能別用英語嗎?我們聽不懂。”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貓兒熊:

以前在北京,我習慣把一些剩飯放家門口喂流浪貓,來了美國後也會把吃不完的麵包、米飯放在門口喂小動物。後來發現,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話一點也不假。美國的松鼠和野貓,從來都不吃米飯,只會搬走麵包。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李亞東:

我在埃塞俄比亞創辦了非洲第一本由中國人運營的、有國際刊號的中文雜誌——《東非瞭望 · 埃塞刊》。在埃塞俄比亞,我為了儘快地融入當地,每天會向雜誌社的司機學習當地語言,例如“多少錢”“ 太貴了”。學完之後還特別得意,覺得自己去買菜可以省不少錢。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學成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去菜市場試驗一下。為假裝自己在當地生活很多年,我故意用自信而又漫不經心的語氣向菜販詢問土豆和西紅柿“多少錢”,沒想到卻像稀有動物一樣招來了很多當地人的圍觀和哄笑。過了很久我才反應過來,我把“多少錢”說成了“太貴了”。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王宇軒:在中國,不會說英語的國人往往也能來幾句“Thank you”這樣的日常用語。如今這種現象在倫敦也開始普遍起來,當地人看到中國面孔總會主動說“你好”“謝謝”。有一天,我去商場購物,經過化妝品櫃檯時,一位英國小姐姐問我要不要試一款護手霜,我拒絕了。沒想到,她突然開口用中文和我說:“不要錢!”一時進退兩難 ......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兔小兔:我朋友剛來美國時英文不好。有次一起去麥當勞,朋友問聖代的英文怎麼說。我說,就是音譯“sundae”。朋友猶如醍醐灌頂一般笑著衝我說,那奶昔是不是“Nancy”!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泡泡:美國的救護車有多貴,誰坐誰知道。我有個學姐經常不吃早飯導致低血糖,有天走在上學路上,突然覺得眼前一黑,她暈倒前對同伴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別叫救護車。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地平線以下:哈比星人初到荷蘭各種不適應。在荷蘭,女性的平均身高是 170 公分,男性則是 183 公分,所以床、自行車等等都設計得很高,就連酒店衛生間鏡子、廁所的馬桶都很高。

我在阿姆斯特丹機場去了一趟洗手間簡直驚呆了,間隔寬大無比,走進去像到了一個展覽大廳 ...... 重點是馬桶的高度讓哈比星人犯了愁,要不要爬上去?此時我靈光一閃,扭頭走進了隔壁殘障人士專用洗手間。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Alex:我這兒有個段子。一個留學生在美國考駕照,前方路標提示左轉,他不是很確定,問考官:“Turn left?”答:“Right。”於是 ...... 掛了 .....


為你打包一車笑話,2019我們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