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力量-紅十字感動人物”事蹟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精神,充分發揮紅十字會在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共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大連市紅十字會建會60週年之際,大連市紅十字會舉行“人道力量-紅十字感動人物”評選活動。這十個來自各行各業的獲獎個人和群體,用愛心行動詮釋著紅十字精神,傳播著愛與正能量。

應急救護志願宣講員

湯建國

湯建國是大連市紅十字志願者應急救護宣講團的骨幹,他熱心志願服務,積極傳播急救知識和人道理念,帶動一批志願者參與應急救護知識宣講活動。他踐行“把急救知識傳向四面八方”的宣講團宣誓誓言,憑著對這項工作的執著,利用業餘時間投身志願服務工作。2009年,他帶著兒子走上了應急救護知識傳播之路。在市紅十字會的組織下,他們父子倆走進機關、廠礦、學校、街道,為身邊的人傳播救護知識,每年有10多萬市民得到急救技能的培訓。湯建國還積極參與應急救援、敬老助殘等志願服務活動,常年堅持無償獻血。走上講臺,他是一名應急救護志願宣講員;挽起袖子,他是一名無償獻血者;穿上紅十字馬甲,他是無私奉獻的紅十字志願者。他累計志願服務時長4260小時。獲得200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大連市第五屆“獻血之星”,遼寧省百優紅十字志願者,遼寧省2017年學雷鋒志願服務最美志願者。

無語體師

田汝盛夫婦

2007年10月1日,田汝盛的老伴周崇民女士去世,遵照老人家的囑託,在丈夫田汝盛的支持下,周崇民的遺體捐獻給了大連醫科大學。2011年9月28日,田汝盛去世,按照他生前的囑託,其子女也為老人完成了遺體捐獻的意願。

周崇民老人17歲參軍,在中國醫科大學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科大學興山醫學院畢業,曾經在解放戰爭的戰場上搶救過很多受傷的解放軍戰士,立過軍功。她生前多次說過,她是醫生,知道遺體對醫學教育的意義,去世後捐獻遺體,她要和她那些犧牲在戰場上的同學們一樣為國光榮捐軀。田汝盛老人不僅支持老伴的意願,也決定和老伴一樣把遺體捐獻給我國的醫學事業。

田汝盛夫婦的捐獻義舉得到了其子女的理解和支持,也深刻影響著整個家庭,在這個擁有大愛的家庭中,奉獻是他們最美的家風傳承。

樂善好施的退休老將軍

李光祥

李光祥,原第64集團軍副政治委員,少將軍銜,1996年退休。退休後,他熱心公益事業,勇於擔當社會責任,先後擔任大連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少年報大連市學生記者站總輔導員,沙河口區老戰士報告團團長,沙河口區校外總輔導員。

在歷次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紅十字會捐款隊伍中都能看到身穿軍裝的老將軍的身影。他平時省吃儉用,日常生活精打細算,有時幾乎到了“摳門”的程度,但在為社會公益捐款方面卻顯得格外大方。他平均每年捐款1.5萬餘元。在2008年,我國南方遭受冰雪災害,大年初一,他帶著孫女徒步一小時來到大連市紅十字會向災區捐款1000元。5月12日,四川汶川遭受特大地震災害,他忍著巨大的悲痛,在短短的11天時間裡,7次向地震災區捐款共計34400元。

半個多世紀的戎馬生涯和艱苦奮鬥,堅定了李光祥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崇高信念。他先後獲得“大連市關心下一代優秀個人”“大連市擁政愛民先進個人”“先進退休幹部”“國防教育先進個人”“遼寧省十佳少先隊志願輔導員”光榮稱號。

“揹包服務隊”隊長

尚鳳英

尚鳳英是宣傳推動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中“揹包宣傳”第一人,她是大連陪伴捐獻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帶頭人。

2015年5月,她成為了一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同時也申請成為一名紅十字志願者。在她的帶領下,很快成立了大連市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隊,她當上了隊長。在她的感召下,志願服務隊從小到大,目前已經發展到近50人。隊伍成員既是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又是推動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員,隊伍建立至今,她和她的隊員們已陪伴10名捐獻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並幫助他們實現遺體捐獻的願望。她和團隊常年堅持祭掃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堅持到養老院、各大醫院,服務老人和病人,宣傳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的意義。取得人們的理解、認可、支持,很多人通過他們的宣傳動員,簽訂了捐獻志願書,奉獻自己,服務社會。

尚鳳英帶領的團隊被市文明辦授予“最佳志願服務組織”,其個人獲市學雷鋒志願服務最美志願者。在她的宣傳影響下,大連自願登記報名捐獻遺體的市民超過3000人,去世後實現捐獻367例。

捐獻“生命火種”的護士

張莉

張莉是大連市大化醫院的一名護士。2004年,張莉在中央電視臺觀看關於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片時深受感動,於當年10月26日來到市血液中心採集血樣,正式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2008年1月,張莉接到市紅十字會通知,其與杭州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她毅然決然推遲了生育計劃,全力投入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準備中。丈夫、公婆、父母擔心捐獻後不能生育或影響孩子發育,不同意捐獻。她耐心地向家人說科學、講道理,她說: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挽救白血病生命的成功率最高的醫療手段,作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只有她能挽救對方的生命,這個捐獻更神聖而偉大。捐獻造血幹細胞利人對自己也無害,希望家人支持。家人為她的精神所感動,轉而全力支持她捐獻。2008年5月8日,也是世界紅十字日,她進行第一次造血幹細胞採集。5月9日,進行第二次造血幹細胞採集。她用自己生命的種子,挽救了遠在杭州一個不曾相識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從此,她不僅是一名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還和她的家人參與到了宣傳推動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工作當中,利用休息時間為學生和捐獻志願者傳播造血幹細胞知識,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專業知識動員更多的人加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行列。

無償獻血達人

譚錫博

2003年,我市開始啟動捐獻造血幹細胞工作,譚錫博就是第一批報名採集造血幹細胞血樣本的志願者,她還是大連市紅十字會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隊長。2015年8月,大連市在省內率先開展口腔黏膜拭子造血幹細胞樣本採集試點工作,譚錫博帶領志願者在市內繁華地段開展宣傳招募活動。培訓了一批採集幹細胞樣本的志願者,到市內12個獻血屋及街道社區、大學和企事業單位進行招募動員和採集。每年的“造血幹細胞捐獻月”,譚錫博都要到高校做10餘場宣傳講座。在她的感召下,大連1.8萬名志願者中有近80%是大學生。

譚錫博還是一位獻血達人,自1984年以來,連續33年不間斷堅持獻血,獻血總量達86000mL,這相當於18個人的全身血液總量。她曾連續69個月每月捐獻最多治療量成分血,並以此創下了大連市一項新的獻血紀錄。她還4次被評為“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6次榮獲“大連市獻血之星”稱號,被評為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優秀志願者”和“大連好人”。

大愛精誠,醫者仁心

趙東風

趙東風是210醫院骨科主任。2016年5月,210醫院與市紅十字會針對大連市特困人群,共同啟動了“關愛生命健康工程——關節置換醫療救助行動”。趙東風完成了股骨頭壞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置換術80多例,使這些特困群眾得到了免費的醫療救治,恢復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去年4月初,趙東風胃病加重,在家人、同事們的催促下,抽空做了胃鏡CT與PET-CT檢查。CT提示可能是胃部腫瘤,而PET-CT結果要到當天下午才會有結果。在此情況下,他匆匆吃了藥、輸了液,便上臺為早已預約好的一名患者進行了手術。

去年4月下旬的一天,經歷了胃大部分切除及肝部分切除手術的趙東風恢復不到1個月,就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在第一次化療剛剛結束後,就上臺為紅十字會救助的一名80多歲高齡患者做人工股骨頭修補術。在病弱的身體支撐下,趙東風又完成了紅十字會幾十例關節置換手術。

奉獻海島志願者

於淑豔

於淑豔,長海縣紅十字會“微愛行”志願服務隊隊長、五星級紅十字志願者。她於2015年10月加入長海縣紅十字會志願服務隊,目前累計志願服務活動時間1128小時,是長海縣紅十字會累計志願服務活動時間最多的一名骨幹志願者。因為熱愛紅十字志願服務活動,去年初,於淑豔放棄了經營多年的漁家院,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紅十字志願服務活動中。只要縣紅十字會需要,她出人、出車、出力,始終以最飽滿的熱情衝在長海縣各支志願服務隊活動的最前面。

於淑豔熱心公益事業,幾乎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紅十字志願服務活動中;她以身作則帶領著其他志願者服務大眾,矢志奉獻,成就美麗人生;她用她的愛心和執著,帶動和感染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紅十字志願服務活動中。

救人於危難的中學校長

王輝

王輝是長海高中德育副校長。2017年2月24日晚6時許,羽毛球運動愛好者姜先生在長海縣市民健身中心打球時,突然心臟驟停,失去知覺,倒在運動場上。正在瑜伽館健身的王輝發現後趕忙跑了過來。經過7組心肺復甦的搶救,王輝成功地在急救車趕到之前,讓姜先生的心跳恢復。縣醫院負責人表示:“多虧了現場有人及時地進行了胸外按壓,為我們挽救患者生命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王輝是長海縣紅十字志願者,曾參加過紅十字會應急救護技能培訓。2017年3月和4月,她用掌握的急救方法又連續3次救助突發心臟病的備考學生。

多年來,王輝組織全校680餘名師生共同接受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推進生命教育“四個一”活動的開展。她的言傳身教讓師生學會應急救護技能,打造了平安校園。

市民愛心群體

連心

在紅十字會的捐款中,常常能看到“連心”的名字,但到現在為止,人們並不知道“連心”是誰。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之後,捐款現場,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獻愛心,其中261名市民捐款不留名,只寫“連心”。在大連,“連心”已成為一個關愛他人的符號,令人欽佩。

“連心”是一個愛心群體的象徵,是一個文明城市的象徵,記錄著大連這座城市文明的腳步。“連心”秉承著中華民族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彰顯著對社會的責任、對他人的熱心。千千萬萬個“連心”猶如一個個愛心大使,一個個形象代表,時時刻刻在製造著感動,製造著精彩,讓大連更美麗,更文明。

半島晨報、海力網首席記者王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