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蘋果密植栽培效果的因素分析

在蘋果生產中,早果、豐產是生產者所追求的兩大主要目標,多年來,人們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密植栽培成為實現目標的首選。現在密植栽培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成為主流,且很成功,而我國密植栽培發展緩慢,成功的幾率較小,究其原因,除觀念因素外,還受多種因素制約,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自然條件是基礎

蘋果密植栽培,單位面積消耗的物質增多,對水肥條件要求較高,要求栽培的自然條件優越,土質肥沃,雨量充沛,國際國內密植栽培較成功的案例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國際上意大利、荷蘭等國密植栽培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就得益於優越的自然條件。據資料顯示,歐洲大陸土地肥沃,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達4%~6%,年降雨量在600~800 mm之間,進行蘋果密植栽培有很好的基礎。我國矮化密植栽培面積最大的是陝西鳳翔,矮化密植種植面積近1.3萬hm2,地處肥沃的八百里秦川,年降雨量在 600 mm以上;我國喬化密植最好的果園在河南省的二仙坡,由於長期以來,注重土壤培肥,通過長期採用烤煙秸稈覆蓋,土壤已變得十分肥沃,年降雨量在700 mm以上。我國密植栽培之所以發展緩慢,與我國的自然條件有極大的關係,我國絕大部分地方土壤瘠薄,降雨少,遠遠不能滿足蘋果生長的需要,不具備蘋果密植栽培的條件。

2投資是保障

現代密植栽培以高度信息化為核心,以機械化為手段,以高投入為保障,與傳統蘋果生產有著較大區別。相對於傳統的稀植栽培而言,密植栽培投入量大,需要有雄厚的資金作支撐,特別是在發展初期,資金投入量大。據海升集團在陝西千陽建園的經驗,667 m2投資在6 000~8 000元之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千陽試驗站所建現代化密植園667 m2投入在 10 000元以上,這樣的高投入與我國蘋果以戶為單位經營的現狀不符,絕大部分農戶不具備這樣的投資能力,這是密植栽培在我國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3品種是核心

密植栽培成功與否與所選品種有極大的關係。在蘋果品種中,成花難易差別極大,容易成花的品種在栽植當年即可見花 ,而成花較難的品種在栽後4~5年才能見花,因而密植栽培中,品種選擇至關重要,是密植栽培成功與否的核心所在。像意大利密植栽培應用的主栽品種為金冠,荷蘭主栽品種為夏紅,都是容易成花的品種。易成花的品種,決定了蘋果樹體能夠儘快地投產,結果會消耗大量樹體營養,有利於抑制樹體旺長,控制樹冠擴張。難成花的品種,枝條擴展快,易鬱閉,栽培的難度較大。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靜寧園藝實驗站應用金冠進行密植栽培就獲得成功。1986年靜寧縣城關鎮南關村宋徐珍選用良種壯苗,採取“坑大、肥多、水足、秋栽”定植技術,按2 m×3 m的株行距栽植667 m2金冠、紅星,1987年通過春季拉枝;夏季扭梢促花;秋季壓枝開角,摘心、緩勢;冬季輕減緩放,彎曲延伸,控前促後,到1988年結果率達 55%,667 m2產量62.5 kg,栽後第3年全部結果,667 m2產1 544.6 kg,6年生667 m2產達到3 894 kg,創造了靜寧密植栽培成功的典範,其後密植在全縣大面積推廣。在上個世紀90年代前,由於靜寧主栽品種為秦冠,密植栽培在絕大部分地方是成功的,密植栽培由於投產早,能夠早受益,對於靜寧蘋果的規模擴張功不可沒。但在上個世紀90年代,靜寧蘋果產業主栽品種開始向紅富士過渡,因富士成花較難,在城川、威戎一帶建園的仍採用密植模式,667 m2栽植株數83株以上,由於進入結果期遲、田間鬱閉現象嚴重,到新世紀開始,樹體競相向上生長,樹體過高,田間空間較小,樹體抱合,產量和質量均很難提高,生產效益很不理想;而在同一時期,靜寧南部的仁大等鄉鎮,在栽培紅富士時將667 m2株量降到33株,由於單株所佔空間充足,枝條受光充分,成花多,產量上升快,所結果實品質優,在進入結果期後,產量跨越式增加。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表明,密植栽培中選用易成花品種是很關鍵的。

現代蘋果產業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在千陽海升國際現代蘋果示範園中,2012年栽植的從荷蘭進口的許多大苗中,2013年成花容易的夏紅碩果累累,而成花較難的富士坐果寥寥無幾。

紅富士蘋果品質優良,在我國生產中的主導品種的地位不可動搖。密植栽培由於具有前期產量和效益上升快的特點,進行密植栽培是大勢所趨。在紅富士蘋果密植栽培時應注意選擇成花較容易的短枝型品種,以儘快達到以果控冠的效果,像陝西鳳翔採用的雙矮密植栽培模式就比較成功,在矮化砧木上嫁接短枝型品種,既有效控制了樹體生長,又促進早果,各地發展時可借鑑。

品種關乎產業發展成效,在進行密植栽培時應高度重視。

4提高覆蓋率是關鍵

密植栽培前期產量和效益提升的關鍵是果園的覆蓋率。果園覆蓋率越高,則田間枝量大,光能利用充分,光能轉化率高,產量和效益上升快,因而提高果園的覆蓋率是密植園管理的主要任務。生產中應通過合理密植,輕剪長放,少疏少截,對樹體萌生的枝條能用盡用,以促進覆蓋率的提高。

5以果控冠是有效途徑

樹冠的控制是密植栽培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密植栽培中易出現樹體間枝條交叉生長現象,枝條交叉生長會導致園內整體光照惡化,光照惡化則無效光區增加,不利於產量的提高和品質的提升,因而要加強樹冠的控制,以延緩交叉現象的出現及控制交叉的程度。樹冠的控制最可行的辦法是促進枝條結果,使樹體內的養分主要供給結果。用於結果的養分多,則用於長枝條的養分就少,枝的生長就受到控制,因而在密植栽培中要充分利用結果控冠措施,防止密植園整體光照惡化。

6枝量調節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密植栽培的優勢在前期,到進入大量結果期後,枝量過多、光照惡化會成為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因而枝量調節應貫穿栽培的全過程。在生長的前期應以增加枝量為主,到生長的中後期要以減少枝量為主,應將667 m2枝量控制在8萬條左右,特別在進入盛果期之後,要及時疏除過密的遮光枝,保持樹體上下內外、南北均衡受光,立體結果,以利於產量、質量和效益的持續提高。枝量調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能利用率為目標,以落頭、提幹、開角為手段,改善頂射光、側射光和地面反射光的利用狀況,不斷地優化光照條件,減少無效光區。

7培肥地力是密植栽培的根本保證

密植栽培單位面積產出多,對肥力的要求量大,生產中應將培肥地力作為主要突破口,提高土壤供給養分能力,以滿足樹體生長的物質需求。現代密植園生產中多推行生態栽培法,通過果園生草措施,補充土壤中消耗的有機質,以持續不斷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有條件的地區,在推行生草栽培的前提下,還應廣闢肥源,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這是生產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應保質保量地做好補給,為蘋果生產打好物質基礎。當然,蘋果生產對土壤中養分消耗量大,僅靠有機肥的補充是不能滿足生長需要的,化學肥料的施用不可忽視,化學肥料施用時要注意適時適量適法,以提高肥效,減少損失。

8選擇適宜砧木是捷徑

蘋果生產中應用的砧木種類較多,不同砧木對蘋果樹體的控制作用各異,生產中按其對樹體的控制作用不同分為喬化砧木、半矮化砧木、矮化砧木,其中矮化砧木對樹體的控制作用最強,半矮化砧木次之,生產中選擇矮化或半矮化砧木是密植栽培成功的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