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一下,很開心嗎?

最近,網上有個流行語——“皮這一下,很開心嗎?”其大概意思是,你這樣調皮搗蛋很開心嗎?而這句流行語用在下面這名女子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一名女子在朋友圈發割腕自殺的信息,微信好友看到後趕緊報了警,民警多方聯繫到這名女子,她卻說“發著玩呢”。

皮一下,很開心嗎?

發割腕這樣驚悚的圖片到朋友圈,既嚇壞了別人,也玩壞了自己,這反映出該女子至少在這件事上,缺乏必要的分寸感。

所謂分寸感,是一個人內在文化素養、道德修養慢慢積澱後的一種外在體現。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說“過猶不及”“欲速則不達”;三毛說“朋友之間,分寸不可差失”。實際上,凡事都有度,這個度,就是分寸感。

一個人做事沒有分寸感,容易傷了人,害了己。

皮一下,很開心嗎?

前幾天,上海迪士尼一名扮演“雪莉玫”的演員正在和遊客互動,一名男子迅速上前,朝“雪莉玫”的腦袋上打了一下,打完還翹起腳尖,演職人員當即捂頭,被扶進休息室。這並非“迪士尼夥伴”第一次“遭襲”,去年11月,一名女遊客從“花栗鼠蒂蒂”身後助跑跳起,拍打“蒂蒂”的腦袋,導致演員頭部與撐起頭套的硬質材料碰撞,造成腦震盪被送往急救中心。

平心而論,無論是男遊客,還是女遊客,無論是打“雪莉玫”,還是拍“花栗鼠蒂蒂”,純粹是為了好玩,開個玩笑,但是因為缺乏分寸感,這個玩笑對別人造成了傷害,也讓自己成為網友譴責的對象。

皮一下,很開心嗎?

人際交往講究分寸,過親則疏,過熱則冷,過密則疏,過近則遠。在社交中,高情商的人,通常舉止有度,言語得體,讓人覺得舒服,這其實是恰到好處把握分寸的一種結果。一句話,有分寸感,也是一種高情商。

實際上,把控分寸感並不難,不過是能換位思考,理解對方的處境,體諒他人的心境,懂得適可而至。您能做到嗎?(新聞觀察員 洛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