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门与宽门——战略是一种选择

窄门与宽门——战略是一种选择

  • 管理咨询业务或其他合作请加微信s13611264887

余华在小说《兄弟》里面,讲了一个两兄弟的故事,一个选择了正确、善良的窄门,另一个选择了隐忍、狡猾的宽门。于是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悲喜在爆发中爆发。在我看来,这个故事诠释了一个看似荒诞透顶,实则暗合阴阳转化的真理。小说后记里的点睛之笔是:“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近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事实上,做企业更是如此。

盛田昭夫在其自传《日本制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创业之初,一个美国大经销商打算给SONY一张10万美元的订单,但是要求把“SONY”换成该经营商的牌子(就当时而言,该经销商的品牌影响力远在SONY之上)。当时,在艰难中挣扎的SONY迫切需要这个订单,但是思考再三后,盛田昭夫拒绝了这一订单——我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坚决不做代工。后来,他做到了,“SONY”这个品牌一度享誉全球,很长时间都成为日本国力的象征。

中国许多企业都喜欢走“宽门”,借壳国外品牌迅速崛起,然而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看似辉煌,背后却危机四伏。当它们发展起来以后,就会面临二次选择。

当年柳传志与倪光南的贸易与技术之争,最后柳传志还是选择“宽门”,走贸工技术道路。但是时至今日,联想又开始重新选择,重视技术研发(很大程度上,联想PC业务事实上就是个组装工厂)。海尔借助国外驰名品牌迅速崛起,然而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现在的品牌定位都模糊了,一提到海尔,人们很难清晰的指出它是做什么的。

与之相反的是格力,格力一直选择“技术”的窄门,时至今日(2014年),我们看到海尔年销售额1600亿元左右,格力是1100亿元左右。表面上,看似海尔占优,事实上,格力的利润总额要远远高于海尔,因为格力走的是“窄门”,掌握核心技术。

华为在“终于活下来”后也选择了走“窄门”。

1993年,用任正非当时在年度总结大会上的的话讲是“我们终于活下来”了,当时,华为员工不到200人,年销售额过亿。这个时候,华为下一步该怎么走,成为任正非需要思考的问题。有人提出大家辛苦了这么多年,该享受了,把挣来的钱给大伙多发点奖金。而就是这个时候,任正非做出了一个大胆、有挑战性的决定:开发局域交换机,进军公用电话电信领域。

在当时,华为面临的挑战:一是技术难题,华为算是刚刚起步,基本上是从零开始;二是同世界级的对手竞争,包括美国AT&T、日本的NEC、法国的阿尔卡特、瑞典的爱立信等,它们这些公司在1993年时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十万名员工,年销售额上百亿甚至数百亿美元。也就是说,华为当时面临着比自己强大数百倍的竞争对手。任正非当时讲:“研发成功,我们都有发展,如果研发失败,我只有从楼上跳出去。”

今天回过头来看,华为选择的肯定是“窄门”,技术的窄门,然而它也是中国最具核心能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我们服务的很多企业,刚开始时,也选择走“窄门”作为切入点,后来觉得走得太辛苦,非想要找一扇“宽门”来走,结果常常出了问题。

我曾服务过一家零售超市,十几年前,创始人下岗后2万块钱起家,租了个30平方米的门面,开了个便利店,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夫妻店,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做大了,这时,他们就老想着动脑筋挣点“快钱”,于是想要做“超级市场”“百货商场”等,试来试去,交了很多学费,尤其是在受电商的压迫下,这些新业务基本上处于“半死不活”状态。最后,发现还是社区便利店盈利模式最强。

事实上,我们认为做“超级市场”“百货商场”等,一般的公司永远不能和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正面叫板,而其他的零售形态只要能更好地去弥补超级市场的空档处,就能很好地生存。事实上大润发也正是钻了沃尔玛等国际巨头在国内三、四线城市、城镇的空档而发展起来的。

窄门与宽门——战略是一种选择

往期回顾

窄门与宽门——战略是一种选择

加入“管理之声——华夏基石读友群”添加微信s13611264887,姓名+公司+职务+联系方式,审核通过后即可入群。读友群定期组织管理知识分享、同行及跨界交流等。

“管理之声——华夏基石语音微课”上线了!试推广期。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语音微课程。

↓↓↓

点击“阅读原文”获知更多华夏基石图书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