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的五大难点整理,看到就是赚到!

MBR的全称是膜生物反应器。刚接触MBR的都觉得是一项很高大上的很难懂的技术,有很多刚入行的粉丝跟大叔私下里抱怨:现在先进的技术太多了,好技术大家都想学,但是现在培训教材参差不齐,看了半天还是一知半解。学了半天,总结了一句话:

MBR太难了!

学习MBR真的这么难吗?

不难,安峰环保告诉你真的不难。

很多人吃的了生活的苦,却吃不了学习的苦。

生活的苦,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回报,而学习的苦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生活的苦是自愿选择的,而学习的苦确实被动的。

所谓的难,无非是这几点没有做好:

不善于科学的利用学习时间

学习缺乏计划性

不会利用教材

只知死记硬背,完全不理解

安峰环保整理了MBR的五大重点、共7976个字,看到就是赚到。

MBR的五大难点整理,看到就是赚到!


MBR的五大难点整理,看到就是赚到!

|MBR运行相关问题及回复

问题1

在曝气的条件下,生物膜上能不能同时发生硝化和反硝化,碳源不足对反硝化有多大影响?

回答:

可以发生消化和反硝化的。反硝化要保证足够的碳源。

问题2

请教一些关于MBR的问题,现在我做一个1个立方每小时的纸浆废水的调试,设计污泥负荷是0.2kgBOD/kgMLSS,但是,现在由于进水水植改变,原设计值COD450mg/l,现在降到160mg/l。所以,污泥负荷也下降到0.04了,现在污泥浓度处于下降趋势,原来维持在5000ppm,但是今天只有4400ppm,而且,希望污泥浓度达到8000ppm,但是一直涨不上去,溶解氧值较高,在6mg/l,现在请教怎么才能把污泥浓度长上去?

回答:

既然进水浓度不足,浓度涨上去比较困难的,需要等进水浓度上去才行的。适当降低溶解氧值有利于污泥浓度上升。

问题3

好氧工艺用的是膜法。请问一下跟活性污泥法到底有多大区别呢?我越看越糊涂了。膜法也跟活性污泥法一样也有MLSS?如果有,那么MLSS在什么范围内比较正常啊?我从好氧池打起来的水可以看到水中有好多细小的悬浮微粒。沉不下去。加PAC之后絮凝物变大,有部分上浮,有部分下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在有好多细小悬浮物的情况下测出来的COD也可以在150mg/L在内。不过过滤后值要小点。

回答:

1、好氧处理分为2类: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

2、生物膜法没有MLSS,不正常的时候,导致了膜泥共生,你是可以测到MLSS,但是参考意义不大。

3、颗粒加了PAC后絮凝也很正常的,出现上浮和下沉,上浮主要还是絮体松散,夹有气泡所致。

问题4

为什么我用的是膜法还会出现絮体松散的现象呢?我们公司是做打印耗材的,喷墨打印机上的废墨水浓度高,色度高。废墨水(40多万mg/L)跟清洗墨盒墨水(8000~12万mg/L)混合后COD大概在2~5万mg/L。能否给个处理工艺上的建议?

回答:

1、先不谈油墨废水的可降解性。就高浓度废水进入系统后,势必导致微生物总量增加,对应的絮体松散在进水高浓度时也是可以遇到的。

2、当出现生化系统回流后,微生物得以补充而繁殖,导致泥膜共生,这样你就会在膜池看到微生物(活性污泥)了。

3、如果不回流,原则上是不会有活性污泥的,但是,如果生化池有死角、非连续运行时,也会出现少量活性污泥,表现为低浓度活性污泥,此时出现絮体松散就是因为活性污泥浓度不高所致。

问:出现泥膜共生会有什么危害?是否会降低处理能力?膜法加活性污泥法在一个池子里,是否增加污泥活性,增加去除率?

回答:

出现泥膜共生,通常是后段有生化沉淀池,并有回流时泥膜共生,原则上不提倡的,会消耗无谓的能耗。活性污泥浓度也不容易控制好。但是,在增强抗冲击负荷,处理构筑物能力不足,扩能改造时,可以使用。低负荷状态不宜使用。

问题5

工艺是:集水池-生物流化床+生物滤池 -沉淀池-砂滤池-出水.生物流化床和生物滤池是底部联通的,流化床内的污泥和填料在水力作用下进入生物滤池区,水流自下而上,是污泥和填料自动形成一个滤层.填料会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又自动滑回生物流化床中。进水:生活污水COD 350mg/L左右,现在出水清澈,但COD 50mg/L左右,超标了,其他站点同样工艺的出水COD在20mg/L左右。现在我看现场,泥比膜还要多,调试的时候我也是按照泥法调试的,做了回流操作。因为第一次接触膜法,不知道怎么样的工况现象能很好确定实际的运行情况,请教下膜法运行的经验。

回答:

1、既然出水清澈,看看是否可以延长停留时间,以便提高处理深度。

2、就泥比膜多,还是调整调小回流量来确保膜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