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異獸名稱及圖片(四)

山海經異獸名稱及圖片(四)

赤鱬

赤鱬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異魚名,人面,音如鴛鴦,食之可以療病,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之後《北次三經》的人魚、《中次七經》之締魚、《海外西經》之龍魚、《海內北經》的陵魚等都指赤鱬。

山海經異獸名稱及圖片(四)

滅蒙鳥

滅蒙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怪鳥,出自《山海經》。《山海經》載:滅蒙鳥在結匈國的北部,鳥的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紅色的。滅蒙鳥就是孟鳥。秦的先人,是帝顓頊的孫女,名叫修。女修在織布時,有一隻玄鳥生了個卵,女修吃了下去,生了個兒子取名大業。大業娶少典的女兒少華。少華又生了大費,大費生了兩個孩子,一個叫大廉,便是鳥俗氏。另一個叫若木,便是費氏。大廉的玄孫孟戲、仲衍,都是身子像鳥,但會說人的語言。因此他們是滅蒙鳥的國民,但是他們沒有留下子嗣。

山海經異獸名稱及圖片(四)

天狐

天狐是傳說中有通天之術的仙狐,早期的狐女形象大多溫柔善良、聰明勇敢,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也用來形容女子魅惑、兇惡。據《山海經》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山海經異獸名稱及圖片(四)

虎蛟

虎蛟是中國神話中的魚名,其魚身蛇尾形,屬於水中非魚非蛇的怪蛟。《山海經·南山經》:“東五百里曰,禱過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虎蛟,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

山海經異獸名稱及圖片(四)

刑天

刑天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人物之一,和黃帝爭位,形象一直深入人心,作為傳說中的人物,實際上早已被神化,在民間藝術與文化作品中廣為流傳。據《山海經·海外西經》當中記載:“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鏚以舞。”

山海經異獸名稱及圖片(四)

彘是山海經中的一種異獸,形狀像老虎卻長著牛的尾巴,發出的叫聲如同狗叫,能吃人。《山海經》:“浮玉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山海經異獸名稱及圖片(四)

當扈

當扈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異獸,樣子像雉,據說吃了它的肉可以不瞬目。《山海經·西山經》:“(上申之山)其鳥多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山海經圖贊·當扈》:“鳥飛以翼,當扈則須,廢多任少,沛然有餘。”

山海經異獸名稱及圖片(四)

青鳥

青鳥是鳳凰的前身,色澤亮麗,體態輕盈,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本為王母娘娘的信使,後人將它視為傳遞幸福佳音的使者。《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鳥,人面有發。爰有青鴍、黃鷔、青鳥、黃鳥,其所集者其國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