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後期水軍的活動有哪些?他們主要在幹些什麼?

金朝後期水軍的活動有哪些?他們主要在幹些什麼?

貞祐南渡後,金政權偏安於河南與陝西南部,恃黃河、潼關以為固,抵抗北方的蒙古;在南面,金與南宋沿淮河對峙,互有攻守。這一時期金水軍的主要活動區域為黃河與淮河流域。因對手特點及戰爭形勢的不同,北部的水軍以運糧和防河為主要任務;南部的水軍則主要謀求控制淮河,以保障對南宋戰爭的順利進行。

金朝後期水軍的活動有哪些?他們主要在幹些什麼?

隨著戰略形勢的每況日下,金軍完全喪失了對蒙古戰爭的主動權,只能被動防禦;而且金朝步騎也無力與蒙古鐵騎在平原曠野爭鋒。在嚴峻的現實面前,金朝只能學習宋人,以河流與水軍阻擋敵軍。在金末的特殊形勢下,黃河不僅是防禦蒙古的重要防線,而且還是聯繫河南、陝西的重要經濟通道,所以金水軍的活動便主要包括了運糧與防河兩個交織部分。

金朝後期水軍的活動有哪些?他們主要在幹些什麼?

都水監作為造船與運糧的主要承擔者,其活動的成效是決定金朝命運的重要因素。而且,金朝的都水監在不同時期的責任有所不同。在開國初期以及南渡之後,都水監除造船外,還擔負統率水軍作戰的任務。比如徐文以都水監造船於通州,並且還率水軍鎮壓東海縣起義;武將蒲察毛花輦擔任東外監的都水監,抵禦山東紅襖軍等都說明都水監有著較多的軍事職能。在金末的特殊形勢下,都水監統領的維護堤防的埽兵有時也會被投入戰爭,並且在水戰中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將都水監作為金朝水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金朝後期水軍的活動有哪些?他們主要在幹些什麼?

金朝經營黃河防線不遺餘力,除嚴防渡口外,還堅守黃河北岸的河中府等重鎮以為門戶。而在支援和聯繫河北重鎮的過程中,黃河上的水軍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朝在策劃救援河中府時,其大軍“目今沿河屯守一日可渡”,從中可看出金水軍的運輸能力是較強的,而這對於金軍保有黃河之險並跨河作戰意義重大。

金朝後期水軍的活動有哪些?他們主要在幹些什麼?

金朝侷促於河南、陝西,國力不強,已不可能大規模建設水軍。但防禦黃河又離不開水軍,所以金朝此時的水軍規模小而分散,被置於各行省、行院、行元帥府的指揮之下。此時的金水軍雖不強大,但尚可保護各主要渡口的安全。整個關河防線能夠支撐近二十年,是與沿河水軍以及都水監的存在有著密切關係的。

金朝後期水軍的活動有哪些?他們主要在幹些什麼?

在蒙古軍的打擊下,金宣宗不能在中都立足,乃遷都汴京,企圖憑籍黃河、潼關固守河南。如投降蒙古的李昌國所言:“金主遷汴,所恃者黃河、潼關之險爾。”如此一來,防禦與突破黃河便成為金朝與蒙古戰爭的關鍵之所在。在正大八年(1231年)之前,蒙古軍雖數次由陝西突入河南,但一直未能突破黃河防線,金朝得以堅守河南近二十年。在與蒙古軍及山東義軍的多年戰爭中,金軍在黃河北岸的支點逐漸丟失,黃河防線被嚴重削弱;面對蒙古軍的斡腹戰略,金軍應對策略過於被動,最終在蒙古軍的夾擊下慘敗,黃河防線也被徹底突破,金朝不久滅亡。通過對金朝防守黃河的研究,可以發現金軍利用舟船及火器的優勢較為成功地抵擋了蒙古軍的正面進攻,而在平原運動戰中卻一敗塗地。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金水軍在金蒙戰爭中特殊的作用。但是,金水軍並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其大多隻是扮演運輸與防禦的角色,而未能成為一支進攻力量。這既與金朝本身的人員、環境等特點有關,也與當時水軍發展水平較為低下不無關係。

金朝後期水軍的活動有哪些?他們主要在幹些什麼?

天興二年正月十五日夜,蒲察官奴“率忠孝軍四百五十人,自南門登舟,由東而北,夜殺外堤邏卒,遂至王家寺……官奴以小船分軍五七十出柵外,腹背攻之。持火槍突入,北軍不能支,即大潰,溺水死者凡二千五百餘人。”此戰,在忠孝軍舟船與火器的聯合攻擊下,新衛達魯花赤“撒吉思不花全軍皆沒。”蒙古軍對歸德的包圍也被打破。金朝雖一時得以苟延殘喘,但金哀宗懼怕蒙古軍至秋冬再來,乃自歸德逃往蔡州躲避,並最終在蒙古與南宋的夾擊下城破國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