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高通大戰還在繼續 蘋果忙著自救也不忘反擊

蘋果和高通咱們都不陌生,作為科技圈內的專利大戶,它們如果不做產品,僅憑專利都能夠在外界眼中以一種比較滋潤的狀態活下去。不過最近兩個企業卻打起了“仗”,起因就是因為專利權。在米國,因為專利權發生的紛爭不在少數,不過這次率先發難的高通卻是在中國提起了專利訴訟。


蘋果高通大戰還在繼續 蘋果忙著自救也不忘反擊


最終相關人民法院發佈法院指令,禁止出售iPhone X、iPhone 6S系列、iPhone 7系列等機型。不過據目前的消息,這項指令似乎並沒有得到貫徹,至少蘋果發表的聲明稱蘋果旗下的iPhone在國內還是正常銷售,部分地區的專賣店以及三方渠道也都還處於正常的銷售中,已經下架的iPhone 6系列以及iPhone X則是因為其它原因。


蘋果高通大戰還在繼續 蘋果忙著自救也不忘反擊


但即便如此,蘋果也沒有忽略這其中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因為過往的事例表明,任何一項與專利權相關的賠償都不是小數目。先是通過系統更新解決了可能存在專利糾紛的兩處問題,但是高通似乎並不買賬,並稱蘋果這是在藐視我國法律。

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蘋果還是拎得清楚的,所以馬上又找到了另一種補救措施,將部分訂單轉給了和碩進行生產,因為和碩生產的iPhone不在法院頒佈的禁令範圍內。據悉,蘋果目前已經在與和碩洽談是否能夠吃下更多訂單以此來解決禁令帶來的問題,不過目前並未達成任何協議,且這一舉動也只是針對中國市場。


蘋果高通大戰還在繼續 蘋果忙著自救也不忘反擊


和碩生產的iPhone不在此禁令約束範圍內的原因在於,和碩在之前蘋果與高通產生爭議時為蘋果的軟件支付了一筆專利費,而目前主要承擔了iPhone生產任務的富士康和緯創均沒有支付。這一點已經得到了高通方面的確認,稱和碩確實擁有這兩項專利的授權。

雖然近兩年蘋果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並不怎麼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是我國消費者在換機時的首選。從庫克執掌蘋果以來,其實我們可以發現蘋果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視。中國對於蘋果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市場,在iPhone的銷量中,中國市場貢獻良多。


蘋果高通大戰還在繼續 蘋果忙著自救也不忘反擊


蘋果也並沒有“坐以待斃”。針對高通的的這一舉措,蘋果的四大供應商緯創、仁寶、和碩和鴻海精密(富士康母公司)已經將高通訴諸法庭,稱高通“非法”利用了早期在蜂窩技術上的一些優勢,早早地構建起了反競爭機制,阻礙其它企業創新與高通競爭,索賠共90億美元。想想也知道,蘋果在這起反壟斷案件中起了多少推波助瀾的作用。

可能還有一些人還記得,在今年新iPhone發佈之後,曾經有消息稱因為產能和部分關鍵零部件延遲出貨等問題,蘋果曾將和碩大部分iPhone XR訂單交由富士康,在調整之後,和碩的iPhone XR訂單不足三成,甚至還不及此前的一半。蘋果現在的做派,可不就是小姑娘看不慣男朋友和男友分手,最終又覺得還是原來的好,巴巴的跑回去求複合嗎?

嗯,典型的“舔狗”情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