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何动不了曾国藩?因为曾、左、胡等人事先早已布下了局

历史上,兔死狗烹的悲剧经常发生,一旦功高震主那么结果将会是致命的。可这种情况并未在曾国藩的身上发生,按说以他的功劳和实力是绝对可以让清廷坐立不安的,为何慈禧以及满洲贵族们没有对他下手呢?

慈禧为何动不了曾国藩?因为曾、左、胡等人事先早已布下了局

准确的说,不是清廷没想法,而是拿曾国藩没辙。其实,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前,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就有这个担忧,生怕拿下天京后难免兔死狗烹。于是,他们三人达成了某种共识,为了稳固权势,他们采取了可分可合,似分实合的固权策略。

湘军的诞生就是为了镇压太平军,但它的本质却不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世谓湘粤之争,乃为孔耶而战,而非忠于清室。”也就是说,曾国藩、胡林翼他们的湘军不仅是为了保卫清王朝,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冲突和信仰的矛盾把他们推到了对抗太平天国的一方,太平军信仰耶稣,而曾国藩标榜的是保卫中国的正统宗教。

清朝入关后,对汉人一直采取防范和歧视政策,尤其不授予汉人兵权。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八旗和绿营节节溃败,朝廷这才不得已启用汉人,曾国藩、胡林翼这才有机会掌握兵权。可清廷一直对汉人怀有戒心。咸丰四年(1854年),湘军攻克武昌,咸丰帝很高兴,授予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

慈禧为何动不了曾国藩?因为曾、左、胡等人事先早已布下了局

可是有人却说:“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巷一呼,从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也!”咸丰帝听后,脸色顿变,马上收回了曾国藩湖北巡抚的任命,结果几年间,曾国藩一直处于有兵无权的尴尬境地。

直到同治元年(1862年),曾国藩才署理两江总督,有的地方实权。曾、胡、左都是熟读中国历史之人,一旦镇压了太平军,清廷就会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必然会设法消灭湘军和残害湘军将领,上演兔死狗烹的悲剧。因此,他们必须事先有所准备,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慈禧为何动不了曾国藩?因为曾、左、胡等人事先早已布下了局

三人中,曾国藩是盟主,胡林翼是智囊,左宗棠是干将。胡林翼有胆有识,以天下为己任。他曾说:“天下糜烂,岂能安坐而事礼让?当以吾一身任天下之谤!”这话说得确有胆气,可当时他不过是一个巡抚身份,就算是要拯救苍生,也轮不到他。很显然,胡林翼有着更大的企图,他觉得,湘军既然已成气候,而且在不断地壮大,最终可能会和清廷发生对抗。所以曾国藩评价他说:“近于权霸之术”!

左宗棠向来清高,也确实有才,他自比诸葛亮。他对满族的统治也是不满的,所以希望出现一个像刘备一样的君主,左宗棠和胡林翼是莫逆之交,又是胡的长辈,他们的思想共同点很多。他的加入,正式形成了湘军的三驾马车。

我们不能说曾国藩对清朝不忠,但也不难看出他不是绝对忠于清廷。从他发布的那份《讨粤匪檄》中便可以看出,他只提维护名教,不提维护清王朝,这一度让满清高层觉得不满。更何况,曾国藩向来谨慎,对历史上那些兔死狗烹的悲剧更是了然于胸。自从宿松之会后,曾、左、胡联盟的格局就已形成,既互相呼应也互相制约,即使镇压太平天国之后,清廷也不敢轻易对他们下手。

慈禧为何动不了曾国藩?因为曾、左、胡等人事先早已布下了局

咸丰十一年(1861年),随着胡林翼的去世,三驾马车的架构遭到破坏,为了保持这种局面,曾国藩决定建立淮军,让李鸿章来顶替胡林翼的位置,于是又形成了曾、左、李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是这个局面,支撑了晚清三十多年的政局。

这种局面作为最高的统治者慈禧当然也意识到了,也付诸了行动,曾国藩为表心意,裁撤湘军大部,而且还让曾国荃回家养病。此外,慈禧还利用湘、淮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左、李之间的矛盾,实现权力的平衡。由于地域的区别,湘、淮两军已经有了很大的利益冲突,经常出现不和的迹象。但是在关系到整体利益的时候,他们还是能抱成一团,让清廷不敢轻举妄动。

慈禧为何动不了曾国藩?因为曾、左、胡等人事先早已布下了局

可以说,正是曾、左、胡三人布下的这个局,让后来的湘军、淮军两大集团能够安然无恙。而对于慈禧来说,她知道局势已经无可挽回,但也时不时的挑拨离间,让他们之间互生嫌隙,只有这么做,才能最低程度地减少湘、淮两大集团对朝廷的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