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立扶苏为太子,嬴政在盛年时就确定下来,秦朝会是怎么样呢?

欢迎朋友们来看龙观历史,本次要说的是若嬴政在盛年时就确定立扶苏为太子,秦朝的结局会怎么样?朋友们都知道,秦朝亡于暴政,这是历史定论。秦始皇暴政在前,胡亥是有过之而不及。此间,有很多秦朝迷们就提出一个观点,如果当时由扶苏继位,也许秦朝就不会出现灭亡的结局。那么,扶苏就是世人眼里的仁君吗?假定照此推理,就算扶苏继位,面对当时的混乱局面,如果拿不出有效对策,也会被他人左右,何况赵高对扶苏一直怀有深深的敌意。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也无假设。

若立扶苏为太子,嬴政在盛年时就确定下来,秦朝会是怎么样呢?

​先说假设的可能性。如果是扶苏继位,或许秦朝不会马上灭亡,可能会延迟很多年,如果秦始皇在盛年的时候就立扶苏为太子,一旦秦始皇去世,不论当时有多少人知道秦始皇去世,赵高就是封锁消息想搞阴谋,也无法完成暗箱操作更改继位人选。因为太子已经确立,他就无法成功政变,扶苏按法定程序继承皇位,无论是谁也无法改变的,秦始皇一旦去世,扶苏就会按序继承皇位,成为秦二世。这样蒙恬、蒙毅等重要将领就不会死,文臣中的冯去疾、冯劫、李斯等也不会死,秦始皇的其他大小20多个子嗣也不会全部死去,整个秦朝中枢也不可能变成残暴嗜杀,成为赵高掌控玩物一样。所以,这一切的关健就是秦始皇是否立太子,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确立扶苏为太子,秦朝也许就不会灭亡,再退一步说,至少秦朝在扶苏手里不会灭亡。或许会开创另一个盛世。

若立扶苏为太子,嬴政在盛年时就确定下来,秦朝会是怎么样呢?

其实秦亡并不是历史的必然,却是偶然性。主要是秦始皇偶然性死亡,后继无人。赵高沙丘政变,矫诏杀死抚苏,立胡亥为帝。实际权力落在无治国能力的赵高手里。如果秦始皇早点立储君,根本上不可能赵高得逞,这的确是偶然性事件。当时的军队友蒙恬的三十万,在南越的五十万,只要指挥得当,刘邦项羽之流或许无法与秦国的虎狼之师对抗!刘邦、项羽打的都不是秦国的正规军,只是民兵、工兵、囚徒而已。因此,秦亡是偶然性的原因,但是历史不可以假设。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扶苏继位,天下定将安定,也就没有农民起义,楚汉相争等事出现了。只可惜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来的,留下无限不甘留给后人前去惋惜。

若立扶苏为太子,嬴政在盛年时就确定下来,秦朝会是怎么样呢?

再说假设的不可能性。首先谈谈我认为的秦亡的原因。一是过分使用民力,导致百姓不堪重负。二是严刑峻法,残暴统治,尽失民心。三是六国后裔及原六国臣民亡秦之心不死,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生事反叛。四是过分强调郡县制,没有分封同姓诸侯王,导致天下有事时,王室力量没有外藩的拱卫。五是秦在统一了当时的六国后,成为了大一统的庞大帝国,虽然有了一系列适合大一统的政策措施,但是做得还不够,因为它的统治思想还是法家思想,还是商鞅变法的那一套,所以有人就认为,秦,成也商鞅,败也商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扶苏顺利继位,他有没有能力解决这么多的矛盾,有没有威望镇服天下,也是无法确定的。千年以来,人们不断思考与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更多的是处于对扶苏的同情,对赵高等人的憎恨,人们有时候习惯于用同情的思维去评价历史事实。

若立扶苏为太子,嬴政在盛年时就确定下来,秦朝会是怎么样呢?

然而,沙丘政变,就是赵高利用秦始皇没有立太子来进行暗箱操作,赵高利用在秦始皇身边从事的经历,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仅身边几个亲近的人知道秦始皇去世,首先封锁消息,进而说服胡亥和李斯一起参与政变,改立胡亥为帝,阴谋达到自已的政治目的。这样下去的结果会越来越糟,一场血雨腥风的大厮杀就不可避免了。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秦亡于赢政暴政,大兴土木,六国复国,巡游无度。秦亡,亡在胡亥的昏庸无能,亡在赵高的独断专权。这些扶苏都无法改变。

若立扶苏为太子,嬴政在盛年时就确定下来,秦朝会是怎么样呢?

谢谢朋友们读完本文,您对文中的人和事是怎么看的呢?请到评论区留言讨论,动一动手指吧,为我点赞、转发和收藏。关注我吧,每天都有新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