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之虎——日军一场奇异的“闪击战”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作战的一方,有一座远东最强大的堡垒,两艘世界最先进的军舰,一条号称小马奇诺的坚固防线,还有大英帝国的十万大军。而另一方,是刚从中国战场上换下来的,不到五万日军疲兵,踩着一万多辆自行车,受命于一员日军的弃将,这场战役谁胜谁负,似乎一目了然。

然而,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日军就疯狂推进一千多公里,英印军听到日军自行车队声音就纷纷溃逃,这是为什么呢?日军最终兵不血刃取得胜利,这一场离奇战役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1941年12月8日,发起攻击的命令,不仅传向珍珠港外的联合舰队,也传向了马来,一支从中国三亚出发,早已在海上待命的日军部队,迅速冲上了海岸。

马来之虎——日军一场奇异的“闪击战”

这支部队的主力,就是平型关、台儿庄、昆仑关历次大战中的,日军一方的主角——第五师团。而统领他们的,是负责进攻马来的日军第25军司令——山下奉文。

不同于第五师团春风得意的原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山下奉文是一个长期以来被日军弃用的弃将。6年前,在山下供职的陆军省,一个叫做相泽三郎的年轻皇道派军官,用军刀砍死了统制派的总头领,东条英机的老上司永田铁山。据说山下在凶案发生后,拍了拍相泽的肩膀说:“放轻松,干得不错!”从此,在统制派控制军部的情况下,皇道派的山下就再也没能回到中央。

山下一直等着一个机会,让他能够东山再起的机会。

马来之虎——日军一场奇异的“闪击战”

顺着马来的丛林一直向南走,就到了锁住马六甲海峡咽喉的狮子城——新加坡。由于地理位置重要,经过英军多年建设,新加坡防御工事密布,号称远东最牢固的堡垒。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日本人自己,都不认为日军能够轻易地啃下这个硬骨头。

英国人认为,日本人要拿下新加坡,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而自信的日本军人却认为,半年足矣,但日军25军的作战参谋辻政信则认为,只需三个月!

是什么给了辻政信如此的信心呢?

马来之虎——日军一场奇异的“闪击战”

辻政信,日军侵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将领,在日本陆军中被视为天才,深受重用,但山下奉文认为这个参谋太过狡猾,特别是辻政信的目光中,隐藏着凶残,这让山下感到不适。山下公开评价过辻政信:“辻政信过于自我为中心,是个不能托付国家大事的狡猾小人”。

在登陆地点的选择上,辻政信敏锐地发现,马来半岛沿岸地形崎岖,马来中部的哥打巴鲁、宋卡是最好的登陆地点,当他向山下得意地建言时,山下对这位讨厌的参谋,这次却从善如流、言听计从。

如同其他帝国军人一样,山下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只要辻政信的建言有利于打仗,那就听!何况,辻政信背后是统制派的东条英机,作为失势的皇道派成员,山下只能对他言听计从,不过,这也注定了他在攻下新加坡之后的悲剧。

日军根据辻政信作战计划,经过一阵苦战,日军成功抢滩登陆。

登陆后的日军,面临一道著名的防线,耶特拉防线,被称为“小马奇诺”的防线,这里驻有以逸待劳的六千英印联军,以及九十辆装甲车。英军声称,这道防线,足以抵挡日军三个月以上。

山下奉文,这个曾留学德国的日本军官,曾见过希特勒,以及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深谙此道的山下,拒绝了陆军中央再加一个师团给他的建议,成功登陆后未做任何休整,而是立即全力快速突进,一路猛攻到耶特拉防线面前。

山下敢于犯兵家大忌单兵突进,除了迷信闪电战术外,山下还有一个秘密武器---神本利男,这位原伪满警察,当年曾捕获了苏联柳什科夫将军。早在年初,神本就作为特工潜入马来,向山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耶特拉防线大量军事情报。

12月11日,日军的581名先锋部队,向耶特拉防线发起冲锋,遭到了炮火打击,伤亡惨重被迫撤退,晚上,当日军再次发起冲锋时,意外的一幕出现了,英印军的驻守阵地竟然早已空无一人了,原来

英印军自己撤退了,最终日军以阵亡27人,花费16小时的代价,攻破了耶特拉防线,抓获上千俘虏。

这是一场有悖常理的战斗,英印军究竟为什么自己撤退呢?

辻政信也颇不理解,他询问一个抓获的英军工兵军官,问他:“你觉得阵地应该守多久?”

这位军官回答辻政信:“我认为至少三个月,日军在中国四年都无法获胜,我们认为日军并不可怕。”

辻政信又问:“那为何不堪一击呢?”

回答是:“我们认为日军敢于正面进攻,一定是主力迂回到了我们背后。”

英军过高估计了日军,这一次,日军赌赢了。然而,接下来日军面临的,是比英军更为严酷的热带密林,日军该如何应对呢?

闪电战的核心在于“快”,接下来日军所面临的,是一千多公里长的狭长地带,只有一条大路,两边都是茂密的丛林,即便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团来此,面对地面松软,植被茂密的雨林恐怕也无计可施,英军因此放松了警惕。

然而英军不知道的是,山下是日本四国人,生活在这个多山的岛屿上的人都知道,走山路,最好的方法,是借用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山下五万多人的进攻部队中,配备了一万二千余辆自行车,骑车的日军除了携带军需装备,还可携带10公斤干粮和6公斤白米,减少了后勤负担,突进速度大大增加。

为了减少补胎的麻烦,这支自行车部队的轮胎,统一换上银色金属车轮,日军自称为“银轮部队”。谁都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小的改进,给日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战果。几千辆金属车轮发出的巨大响声,让英印军误认为是日军庞大的坦克部队,大量的英印军闻声溃逃。

日军兵不血刃,55天的时间里,日军跃进1100公里,穿过251条河流,冲到了新加坡城下。但这样的战果的光芒,却被日军海上一场划时代的胜利冲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