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星座首發星成功發射 一期60顆衛星預計2022年組網運營

“鴻雁傳信、永不失聯”:“鴻雁”星座首發星成功發射 一期60顆衛星預計2022年組網運營

“鸿雁”星座首发星成功发射 一期60颗卫星预计2022年组网运营

這是12月29日拍攝的發射現場。 新華社發(郝偉 攝)

個人智能手機可以直接進入衛星應用領域,一期60顆衛星預計2022年組網運營……12月29日,“鴻雁”星座首發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並進入預定軌道,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鴻雁”星座的建設全面啟動。

懷著“溝通連接萬物、全球永不失聯”的美好願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主建設的低軌衛星通信系統——“鴻雁”星座目前正如火如荼進行。據瞭解,“鴻雁”星座將成為中國首個滿足基本衛星數據通信需求的系統,在太空中構建一條四通八達、覆蓋全球的信息“絲路”。

“衛星互聯網”:一幅萬物互聯的太空商業新藍圖

在商業航天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低軌星座和移動通信行業正交織勾勒出一幅讓人嚮往的商業藍圖。衛星互聯網被認為是衛星通信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產物,是信息網絡構建從平面到立體的重要拓展。低軌衛星互聯網是指利用地球低軌道衛星星座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為主的衛星系統。相比與高軌衛星具有低時延、易於實現全球覆蓋的特點。

國際上,圍繞低軌星座互聯網掀起新一代太空經濟熱潮。在需求和市場的牽引下衛星互聯網星座逐漸走向大眾,規模越來越大、應用越來越廣,衛星互聯網星座容量快速增長、速率顯著提高、服務不斷擴展、成本明顯降低,正在顛覆傳統的電信行業概念,引領產業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近年來,諸多低軌通信衛星星座提出實現“為全球所有人提供網絡通信服務”的願景,得到全世界廣泛關注。專家認為,低軌衛星互聯網的發展將進一步帶來傳統通信衛星運營體系的變革,呈現加速規模商用、天地融合應用、高低軌聯合發展的新特徵,以及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

“作為開放的商業星座系統,我們秉承共建共贏理念,願與世界各國在航天科技與應用領域開展廣泛合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雲介紹,建設“鴻雁”星座是支撐國家空間基礎設施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維護我國全球利益的重要手段。

“鴻雁傳信、永不失聯”:“鴻雁”星座將為偏遠地區用戶提供通信保障

數據顯示,我國網絡覆蓋率在2015年才首次超過50%,而在世界範圍內,這一比例在2018年仍未超過50%,在高山荒漠、深海遠洋等偏遠區域,仍存在通信空白。

“鴻雁”星座的建設將徹底改變這一現狀,系統建設完成後將具備全天候、全時段及在複雜地形條件下的實時全球雙向通信能力,為海洋、兩極、偏遠鄉村、山區、海外等用戶提供通信保障,在確保網絡信息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溝通連接萬物、全球永不失聯”。

“未來要面向全球商業市場,解決行業市場、消費者市場中的痛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志成對星座前景充滿信心。

“鴻雁”星座的一個重要應用就是提供航空數據業務,可支持飛機前艙的安全通信業務,併為航空器追蹤及應急處理提供可靠通信保障,同時支持後艙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已與中國民航局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展“鴻雁”星座系統空管應用研究及機載寬帶通信服務合作。

“終端不變、體驗不變”:個人智能手機將直接進入衛星應用領域

面對大眾最關心的個人應用問題,謝雲表示,星座實現全球覆蓋後,個人智能手機將直接進入衛星應用領域,支持用戶從地面網絡切換到衛星網絡,用戶終端不變、體驗不變。

按照規劃,“鴻雁”星座一期預計在2022年建成並投入運營,系統由60顆核心骨幹衛星組成,主要實現全球移動通信、物聯網、導航增強、航空監視等功能;二期預計2025年完成建設,系統由數百顆寬帶通信衛星組成,可實現全球任意地點的互聯網接入。兩期系統建成後,數百個“小鴻雁”可填補地球表面的通信空白,構建我國自主“海、陸、空、天”一體的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互聯網接入系統。

“後續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將創新星座運營模式,提供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終端產品及應用軟件,面向全球開展系統運營,提供移動通信、物聯網、熱點信息廣播、導航增強、航空監視、寬帶互聯網接入等服務。”謝雲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