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害人谬论——“木桶理论”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传统的理论和观念在左右着你的世界观,导致你做出错误的选择。有些人明知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仍旧用这些理论激励自己,为自己的错误选择寻求理论支撑,以求得心灵上的安慰。由于这些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当身边大多数人都相信其“放之四海而皆准”时,你很难再有勇气去推翻它们,而不得不在职场上逆来顺受,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最终导致职业生涯发展的失败。

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害人谬论——“木桶理论”

每个人天生都不是完美的,同样有长处和短处。但遗憾的是,80%的人把80%的精力重点放在弥补自己的短处上面,却对自己的长处视而不见。而中国流毒广泛的“木桶理论”也成为这些人勇往直前的“思想武器”:一个木桶能盛水的高度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只要这个木桶里的一块木板高度不够,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因此,我们应该去补短,以求“滴水不漏”,从而获得最大价值。

特别是这一理论,经过无数培训师激情四射的演讲,在很多的大脑里已经根深蒂固!于是,“补短”也就成为了很多怀有梦想的人走向成功的必修课,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

如果将这一理论运用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会对管理者起到一个良好的警示作用。毕竟企业的运营更强调团队合作,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哪-方面做得不足,都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而言,要想稳健发展,更要强调协同作战,生产、销售、物流、品牌、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必须到位,这样的组织才能全方位构建核心竞争力。但这个貌似天衣无缝的理论,如果用在个人职业成长方面,则是对职业发展观念的严重误导!

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害人谬论——“木桶理论”

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要的因素是“用人所长”,而不是“用人所短”。在德鲁克的著作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个观点。但“木桶理论”却几乎为所有的中国管理者树立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弥补短处,才能创造更大价值!这种理论在中国企业中被过度放大甚至神化,已经成为严重束缚企业发展及个人职业成长的枷锁。于是,在一个又一个口若悬河的培训师口中,“补短”成了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员工,甚至未出校门的大学生,都在按照“木桶理论”的指示,拼命地弥补自己的短处,却对长处视而不见。明明不善言辞,却想通过做销售的方式提高自己交际能力的人,身边到底有多少?更可怕的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90%以上都无法在销售方面获得成功,业绩指标平平,内心痛苦不堪,工作两三年之后因为无法胜任而不得不再次进行职业选择。

当前社会需要的是“专才”,而不是“全才”。一个人无论有多完美,也不可能成为全才。每个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长处。因此,因人而异,用人所长,才是人才成长的关键。同样,对于每-一个在职场上打拼的朋友来说,有效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弥补短处更容易获得成功。即使你再努力,你也不可能把你的天生短处变成你的强项。试问,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强项比,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你胜算的几率又能有多大呢?

不是说补短不重要,相比较而言,补短能够使我们达到“及格”,而发挥优势则能使我们达到“优秀”。在现实工作中,“及格” 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一一个起码要求,让我们不被淘汰;而“优秀”则会为我们的事业成功贡献更多的砝码。

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害人谬论——“木桶理论”

把80%的精力放在优势上面,把你本来具备优势的东西锤炼得炉火纯青,力争达到90分甚至100分,这才是你独步天下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自己的弱势,只需要花20%的精力做到及格即可。如果本末倒置,那么你离失败就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