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寫月,這首唐詩完全不遜色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開元宰相張九齡同時也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作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那首《望月懷遠 》了。其中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更是廣泛傳誦。可能是那首詩光彩太盛,我們特別容易忽略他的其他優秀創作,尤其是一篇短短20字的小詩。

賦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同樣寫月,這首唐詩完全不遜色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這首詩是賦得體。賦得體指的是以古人成句為題或為句,來進行詩詞創作。詩歌中的“自君之出矣”,就是古人成句,是樂府詩雜曲歌辭名。

簡單點說,就是詩人想練筆,通過抓鬮之類的辦法,抽中了那個樂府歌辭名,於是既以它為題,又以它為首句,來寫一首詩。

同樣寫月,這首唐詩完全不遜色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結果,就寫下來這首不遜色於《望月懷遠》的名作。同《望月懷遠》一樣,本詩內容也與月有關,而且都是“睹月”思人。

之,結構助詞,有語法意義,沒有實際意義;出,離開;殘機,殘壞的織布機。本詩大意是說,自從心上人離開之後,主人公愁悶不已,再沒有心思織布,只是日夜思念,難以自拔。

詩歌最後兩句化虛為實,以月亮由盈逐漸轉虧來擬態主人公身體及心理的變化,表現隨著時間推進主人公受到愈加濃烈的相思之苦。對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本詩更多了幾分生活氣息和兒女情態,可謂各具特色。

同樣寫月,這首唐詩完全不遜色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除了這兩首關於“月”的詩歌,張九齡還有一首創作,筆者也很喜歡:

秋夕望月

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

所思如夢裡,相望在庭中。

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

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

在張九齡筆下,思念不管如何濃烈,似乎都會探出溫暖的觸角,在流暢清麗的語言中,帶來美好的詩意,給人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