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诸葛亮是圣人,可实际上他只是靠着裙带和算计的枭雄!

提到《三国演义》,有一个人一定绕不过去,那就是——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义的化身,更是神的象征!在《三国演义》中他以一己之力建立蜀汉政权,对蜀汉的不离不弃让后人万古流传!

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这么神圣吗?千里就来和大家挖掘一起真正的诸葛亮!

都说诸葛亮是圣人,可实际上他只是靠着裙带和算计的枭雄!

1、圣人诸葛孔明

千年时光,诸葛亮在罗贯中的笔下,不仅是仁义礼智信的化身,更是神一般圣人,为了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倒在了光复汉室江山的路上,让人唏嘘不已。

从躬耕南阳的布衣,在刘备三顾茅庐之下,才为了汉室江山毅然出山。

一副隆中对,道尽天下局势。

当时的天下,曹操大败袁绍,坐拥河北之地,拥兵百万,奉天子以令不臣;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在江东士族拥戴之下虎视眈眈;但诸葛卧龙却因为对汉室的忠义和对刘备知遇的感激选择了最弱甚至还在初创期的刘备。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凭借大智近妖的才华打出三分天下。

然而,刘备夷陵大败,蜀汉精锐兵马殆尽,实力大减。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没有能力或不忠义,可以取而代之。

但诸葛亮从不窥欲蜀汉政权,一心只想光复汉室江山,完成先主所托,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事必躬亲,直到耗干心血。

其忠义的品格,妖孽的智慧,让后人敬仰万千,对其病逝,难以忘怀。

可事实上,这只是艺术加工与修饰而已。世人皆有欲望,千里不相信有完美的圣人,这些只不过是因时就势,利益权衡,多方博弈的结果而已。

都说诸葛亮是圣人,可实际上他只是靠着裙带和算计的枭雄!

2、裙带起家

诸葛亮年幼时母亲去世,父亲只是兖州泰山的郡丞,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但可以养活一家人。

谁知道,诸葛亮8岁的时候,父亲也死了,只剩他和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

恰逢黄巾大乱,于是举家逃难到荆州,投奔了叔叔诸葛玄,诸葛玄是刘表的下属,刘表则是当时的荆州牧,是荆州细分势力的龙头。

结果过了几年后,诸葛玄又死了,于是诸葛亮一家又失去了靠山,诸葛亮只好在南阳读书干活,等待崛起的机会,家里也是贫困潦倒。

诸葛亮毕竟是读书人,家教也不错,才思敏捷,喜欢拜访名人学士,倒也和上层人略有交集。

恰好,机会来了,就是黄承彦要嫁女。黄承彦的黄家那可是荆州大族,与襄阳的上层名流,庞统(凤雏)、庞德公、司马徽、徐庶等人的关系都不错。可是他的女儿因为长得不好看,同阶层的权贵不愿意和他联姻,但是黄承彦又不想找一个没文化的人,正在忧愁的时候,诸葛亮出线了。诸葛亮有学识,有教养,是个年轻的帅小伙,现在家道中落,正好符合黄承彦的要求。

于是,黄承彦对诸葛亮说“听说你找老婆,我女儿虽然长得比较丑,头发枯黄,皮肤黑,但是比较有才华,我们家里也有实力,可以帮你后期发展铺路,因此我女儿和你很配”。

诸葛亮本就烦恼怎么出人头地,于是开始了思考:

1)、黄承彦是当地名士,与黄氏结亲,可以立即得到黄承彦的所有资源。

2)、黄承彦的老婆是荆州最大豪族蔡讽的女儿,黄承彦和刘表都是蔡讽的女婿,也就是说刘表是自己妻子的姨父,蔡瑁是自己妻子的舅舅...贵族之间互相通婚很正常,关系盘根错节,一旦结婚,立马就能直达权力顶层。

3)、黄氏虽然长得丑,可是有才华,未来应该能帮到自己。

诸葛亮思考之后,觉得还是可以的,取个丑女能少奋斗二三十年啊!而且当时环境混乱,拥有了名望与权势,可以占据一定的先机啊,这生意可以做。

但是,当时十里八乡把这都当成笑料...

《三国志》记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都说诸葛亮是圣人,可实际上他只是靠着裙带和算计的枭雄!

结婚后,诸葛亮尝到了甜头,于是开始运作裙带关系。

后来,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琪,二姐嫁给庞家的庞山民,于是诸葛亮和蒯、庞两家又建立了亲戚关系,而庞家的庞林娶了习家的女儿,所以诸葛亮和习家也间接有亲戚关系。

这样运作下来后,荆州的六大豪族中,蔡,蒯,庞,黄四族都和诸葛亮有姻亲关系,荆州的最高统治者“刘表”还是诸葛亮的姨父。

所以,刘备后来到荆州后,要拉拢诸葛亮也是看重他身后的资源,这也正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初衷。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刘备,以诸葛亮的心机,轻而易举就能给自己某个好前程,诸葛亮显然知道这点,但都不点破,演戏就要演全套,从此天下多了一桩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知遇之恩的故事。

所以,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婚姻只是一桩交易而已,只要利益足够,结个婚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无上枭雄巨孽的基本素质。

只有凡人生活贫瘠无趣,才会转而追求精神的意义。

后来糜竺把他妹妹送给刘备,是因为想跟着刘备混,而刘备则看重了糜家的钱财,所以刘备势成后,就封糜竺做了安汉将军。

因此,裙带关系虽然让有的人难以接受,但这确实屌丝逆袭的捷径,现在社会同样适用。

都说诸葛亮是圣人,可实际上他只是靠着裙带和算计的枭雄!

3、操作舆论

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中学都背过,其文章尽显君臣之情,知遇之恩。让人感其忠义,叹其辛劳。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三国志·诸葛亮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还记得白帝城托孤吗?

刘备临死前,先给诸葛亮说,如果我儿子不行,你就取代他吧。又给刘禅说,你和丞相一起办事,一定要待他如待我一样恭敬。

可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

刘备好歹也是白手起家的枭雄,自己打下的江山,就这样送人?太天真了。

俗话说得好,“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刘备让其取而代之,完全是逗他的。诸葛亮也明白,所以连忙表忠心。

其实对蜀汉政权多了解后,我们会发现:蜀汉政权的派系斗争是最多的,其内部主要分为元老派,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

元老派,最先跟随刘备的,随着多年征战,基本死伤殆尽,不足为虑。

益州派,以益州本地的豪族为主,虽有实力,但处于蜀汉政权的底层,一直被其他派系联合打压,但只要不过分逼迫,倒也不足为虑。

荆州派,蜀汉政权的核心支柱以诸葛亮为首,荆州本就是诸葛亮的大本营,但随着荆州被夺,刘备去世,这一派也是元气大伤。

东州派,军事实力最强,但也是荆州派最要打压的一派。

东州派的代表是李严,主要是蜀汉征战的军事将领,而诸葛亮代表的荆州势力不仅在荆州势力根深蒂固,也带来了很多的文臣武将,所以刘备出于平衡各方势力,拉拢东州和荆州的目的,才托孤李严和诸葛亮。

本来刘备托孤时,预想的很好。东州派的李严和荆州派的诸葛亮一起辅政,相互牵制。结果我们都知道,世人大都熟悉诸葛亮的忠义,只知道因为李严克扣军粮导致北伐希望最大的一次以失败告终。这足见诸葛亮的手段。

《三国志李严传》: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滇永安。

都说诸葛亮是圣人,可实际上他只是靠着裙带和算计的枭雄!

白帝城托孤,天下皆知,无论是道义,才华,名声,诸葛亮占尽先机。

一篇“出师表”,赢得舆论支持,后世千年传唱忠义之名。

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名正言顺的行事。

假借先帝意志,确立北伐战略,利用战时特殊情况,完美掌控政权。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这哪里是写给君主的,完全是把刘禅当小孩对待,事无巨细,全部都要管,并且拉帮结派,让刘婵要听费祎、董允等人的话,直到刘婵死,也没能亲政...

李严毕竟是武将,遇到的是权术高手诸葛亮,轻松被碾压。

禁入帝都,让李严留守永安,反正不准来成都。

吴蜀结盟,弱化东州军事地位,又调走永安部队。

排斥异己,“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将权利中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人手里。减少东州、益州等不服自己的势力。

以“兴复汉室”的大义做事,借刘备名义宣传北伐战略。

那么,诸葛亮为何非要北伐?

因为,诸葛刚掌权,急需一场胜利来巩固地位,战时特殊时期,可加强中央集权。

确立北伐战略后,诸葛亮独断专行,任人唯亲,人人都推荐老将魏延,诸葛亮偏要用亲信马谡,输了...

原本想装装样子,检讨一下自己算了,但迫于东州和各方势力的压力,不得已,只能找个替死鬼,然后就有了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既然要杀人,就一定要利益最大化,制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

斩马谡成就了诸葛亮法不容情,铁面无私,军纪严明的名声。

挥泪成就了诸葛亮感人至深的同僚之情,人人皆同情诸葛亮。

第一次北伐失利,基本就没什么机会了,但诸葛亮建功立业,名垂千古的心思并没有减少。

六次北伐,全部战败,损兵折将,劳民伤财,掏空了蜀汉政权。

北伐期间,确立了战时制度,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大权独揽,并开除了李严,权利达到了巅峰。

直到数年之后,诸葛亮身死。

蜀汉依旧在北伐的泥沼中难以自拔,姜维九伐中原...

都说诸葛亮是圣人,可实际上他只是靠着裙带和算计的枭雄!

4、对我们的启发

大多人循规蹈矩的活一辈子,结果碌碌无为,而另辟蹊径的人往往能获得成功。

通过婚姻或裙带关系加速自己的成长,让自己少奋斗几十年,自古以来就很常见,春秋时期就是一帮“亲戚”互相征战,三国时期借势门阀制度森严,有多少寒门弟子脱颖而出了?现在社会需要努力,但也需要有人赏识,能看到你的才华。

道义之争本质权力之争,权力之争的本质利益之争,道义的本质是共识,只要人们还有忠君共识,那么不妨打着忠君的幌子给自己办事

好了,本文到此就结束了,或许有些腹黑,但历史不正是需要不同的声音吗!你心中的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欢迎留言和千里一起讨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