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火星情報局》第四季收官:跳出舒適圈,展現原創力

隨著楊迪當選為“終極特工”,《火星情報局》第四季(以下簡稱“火星4”)也圓滿落下帷幕。這檔節目從推出之初就火遍全網,如今已成為一個含金量很高的大IP。

綜藝|《火星情報局》第四季收官:跳出舒適圈,展現原創力

創新、求變是綜N代保持持久新鮮感與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也是《火星情報局》從第一季以來一如既往的堅持與承諾。對於走到第四季的《火星情報局》來說,它需要找到一個新的出口,讓已有IP煥發出全新生命力,同時儘可能保留並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正如總導演胡明所說,“我們對於第四季的命題既不是求生欲也不是升級,而是要解決接下來幾季如何走的問題。”

笑點與淚點齊飛

這些高光時刻值得銘記

昨日,《火星情報局》第四季最後一期節目在優酷上線。第四季的收官,恰逢2018年即將結束,特工們也在火星會議上各自總結起了自己的2018。回望過去的一年,眾特工有喜有憂,錢楓坦白自己曾想離開綜藝重回演員身份;劉維喜提新歌,隔空呼喚薛之謙;李希侃自曝家境,數度哽咽;還有特工好友汪蘇瀧、盧庚戌驚喜現身。現場笑點與淚點齊飛,溫情與搞笑同在。觀眾在充滿暖意的舞臺上收穫了滿滿的感動。《火星4》收官,網友也直呼不捨,“最後一期看得淚奔,不想說再見。”“get了很多科幻知識,這一年與《火星情報局》一起成長。”

有驚喜、有感動、有淚點也有腦洞。回顧第四季的《火星情報局》,有太多的高光時刻值得被銘記。

綜藝|《火星情報局》第四季收官:跳出舒適圈,展現原創力

最後一期節目中,沈夢辰在回憶2018時,突然收到來自男友杜海濤的驚喜VCR。VCR中,杜海濤自稱“杜錦鯉”,為女友送上祝福三連:“祝你早生貴子,祝你一年抱倆,祝你新婚快樂。”這對主持CP似乎是要預約2019年的開門紅了,也因此喜提熱搜。

薛之謙也曾在這個舞臺進入走心模式,在現場被粉絲表白之後,薛之謙忍不住淚目。“謝謝你們今天站出來說喜歡我,這三個字對於我來說太重要了,我相信我的故事有一天會被人看見的,大家會相信真相的。”

吉傑的分享則感動了無數追求夢想的年輕人。在《火星4》的舞臺上,吉傑拋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當你發現夢想已經無法實現時,你是該繼續堅持,還是主動修正?吉傑的感慨來自於看到同屆參加快男選秀的張傑在鳥巢舉辦的個人演唱會。對於已經四十歲的吉傑來說,實現這個夢想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小。其實,堅持夢想不易,修正夢想更難,但重要的是,心中有夢想,便是最可貴的地方。

綜藝|《火星情報局》第四季收官:跳出舒適圈,展現原創力

正是憑藉這些走心的呈現和正能量的分享,火星情報局微博主話題閱讀量破65.9億大關,討論1120.4萬,截止小編髮稿前全網播放量破14.3億,《火星4》已然成為2018年最具話題度、最具討論量的網綜之一。

創新升級無處不在

“社會性深度話題+科幻式解決方案”

走到第四季,最讓節目組揪心的莫過於,如何將《火星情報局》進一步優化升級,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全新體驗。籌備了整整15個月才回歸的《火星4》可以說是大變特變。無論是羅馬鬥獸場的舞臺呈現,還是引入了各具“武功”的新鮮血液,從主持人張紹剛、脫口秀演員李誕到全能藝人吉傑、最佳辯手姜思達,他們憑藉超強的口才和“藝能感”為觀眾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當然,若論《火星4》最大的創新,莫過於探索了“社會性深度話題+科幻式解決方案”的全新模式。這一季的出發點是去驗證和解決地球人的煩惱。因此,團隊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是讓火星人討論地球問題,而是以很“火星”的方式去嘗試解決。對於觀看節目的觀眾來說,也不失一次思考這些貼近日常生活提案的機會。


綜藝|《火星情報局》第四季收官:跳出舒適圈,展現原創力


《火星4》的創新,還體現在節目開播之後,節目組依然積極蒐集觀眾的意見與反饋,不斷調整和改進節目方案。最初幾期節目中,節目組更多地使用“火星道具”去解決地球困擾,但是趣味性、新鮮感增加的同時卻無形中弱化了《火星情報局》一貫以“故事分享”、“特工互懟”見長的特點,因而被網友吐槽“沙雕道具”,呼喚“火星迴歸”。針對網友的反饋,節目組在保留《火星4》創作理念的基礎上開始做出改變。後期調整了道具比例,還原了“原汁原味”的火星,同時也保留了一部分腦洞大開的道具。收官期也做了很走心的“年終總結”,通過所有特工分享自己在2018年的經歷來鼓勵大家,充滿溫情的“故事分享”也收割了觀眾的好評。

綜藝|《火星情報局》第四季收官:跳出舒適圈,展現原創力

其實,觀眾喜愛的《火星情報局》從來都沒有變,就像一位老朋友一直陪伴在身邊。對節目組來說,與觀眾的互動和聽取來自觀眾的反饋與意見,是頭等重要的事。從“引導觀眾,與觀眾和解,保留自我特色”的角度來說,《火星情報局》第四季的創新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在綜藝的道路上“向前一步”

縱觀當今綜藝市場,借鑑或是購買國外版權者佔據半壁江山。為了搏收視,話題類節目大多滿滿都是愛情題,娛樂類節目則是一味搞笑,缺乏思想深度。好的綜藝節目應該向前再走一步,在展現原創力的基礎上,能給觀眾以思考,真正做到引領社會價值,傳播正能量。

作為一檔原創綜藝節目,《火星4》的原創力恰恰體現在,不斷跳出舒適圈,拒絕一味搞笑。它把娛樂和科幻、娛樂和未來融合在一起,看似是一檔讓人“哈哈哈”的節目,但搞笑的背後蘊含著對待科學般的嚴謹精神。有新意,也有誠意,真正為觀眾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帶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生活的重新審視。正如導演胡明所說,“希望能夠讓觀眾瞭解到我們是真正的火星人,我們要做地球人的哆啦A夢,用新的角度去看地球這個世界,從科幻和科學的維度提出一些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

綜藝|《火星情報局》第四季收官:跳出舒適圈,展現原創力

內容上,《火星4》的議題設置更加多元,也十分貼近社會現實,很容易觸發網友共鳴。比如通勤之路正在逼瘋大量上班族、地球人普遍缺乏勇氣、顏值的困擾、年輕人越來越窮……話題內核具有偏向嚴肅的社會性意義,節目組選擇另闢蹊徑,從科幻的角度來解決社會性問題。畢竟,世界上很多巨大真實的改變都是來自於看似荒誕的想法。

形式上,在對於社會問題解決方案的設計中,嚴謹的節目組特別成立了專家顧問團。專家們會幫助將選題拆解出不同的維度,通過天馬行空的科幻手段延伸出多種解決方式,進而篩選出最適合現場演繹的幾種進行綜藝化的策劃。節目體現的科技理念得到了科技大神的高度認可,這在綜藝界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

綜藝|《火星情報局》第四季收官:跳出舒適圈,展現原創力

事實上,創新和原創力,也是優酷始終如一的初心與堅守。2018年,優酷製作了《挑戰吧太空》、《這就是灌籃》等多檔優秀原創類綜藝節目。前者是中國第一檔航天題材的綜藝科普節目,後者則被福克斯購買模式版權,成為第一個模式成功“出海”歐美的國產綜藝,這無疑為長期依靠購買甚至抄襲海外節目的中國綜藝市場做出了漂亮的示範。從備受詬病的“買買買”、“抄抄抄”到如今的反向輸出,國產綜藝反思求變、展現原創力的時刻已經到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