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澳大利亚国防军主要包括陆军、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根据2016年国防白皮书,澳大利亚将在接下来的10年里,大幅提高国防预算,推动国防军事发展。其中,增加的大部分经费主要用于建造新战舰、潜水艇及飞机等军事设备,2018年是集中显现的一年。此外,在太空、网络新型领域,澳大利亚也正在积极通过国际合作等措施增加影响力。

本文将从多样化陆军武器装备、海军力量布局、有人/无人战机力、太空发展、网络安全、盟友合作这六个方面,

全面且详细地分析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的发展特点。本文综合自网络信息,仅供参考,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图片来自于澳大利亚国防部网站

相关阅读

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作者:学术plus 高级评论员 YR

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2016年国防白皮书,军费预算,国防工业政策

http://www.defence.gov.au/WhitePaper/Docs/2016-Defence-White-Paper.pdf

http://www.defence.gov.au/WhitePaper/Docs/2016-Defence-Integrated-Investment-Program.pdf

http://www.defence.gov.au/WhitePaper/Docs/2016-Defence-Industry-Policy-Statement.pdf

一、多样化陆军武器装备

2018年9月,萨伯澳大利亚公司宣布获得美国认证,对澳大利亚陆军近程防空(SHORAD)系统进行升级,使其具备敌我识别能力或升至Mode5型。该认证将使澳大利亚陆军的RBS 70防空导弹在与美国和盟军的作战行动中实现安全部署。升级到Mode 5型后,澳大利亚陆军近程防空系统将有效识别澳大利亚、美国和盟军的部队,避免友军误伤事件。萨伯公司为澳大利亚陆军提供的近程防空系统的三个关键部件正在升级,包括RBS 70导弹发射器、“长颈鹿”AMB雷达和战术指挥控制系统(TaCCS)。其中,“长颈鹿”AMB雷达具备3D监视和指挥、控制、通信(C3)功能,可预警多种空中威胁,包括火箭弹、炮弹和迫击炮等。

2018年11月,澳大利亚陆军宣布,它很快将成为“世界上人均无人驾驶(飞行器)力量最强的陆军”。3种类型的无人机将在复杂而重叠的架构中用来支援战场上的士兵。

  • 一是RQ-7B“影子200”。这种重200千克的有翼无人机利用安装在拖车上的气动弹射系统起飞,降落在距离很短的跑道上,由简单的传动装置将其拖停。

  • 二是RQ-12“黄蜂”AE。这是一款重1.3千克的鸟形无人机,从手上掷到空中起飞,回收时由操作者迫使其进入渐进失速状态,然后降落在地面或水面。

  • 三是PD-100“黑色大黄蜂”。这种小型直升机仅重18克,由士兵携带,随时启用。

此外,2018年8月,澳大利亚陆军正式与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签订合同,采购200余辆“拳师犬”8×8轮式装甲车。2018年12月,澳大利亚陆军的“陆地400”项目第3阶段招标选中韩国韩华防务系统公司的AS-21红蜘蛛式履带步兵战车,并宣布将购买450辆AS-21以代替M113-AS4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二、海军力量布局正在形成

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2018年3月,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第一艘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霍巴特”号在悉尼的一个造船厂正式交付,这是其采购的3艘“霍巴特”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的第一艘,也是南半球第一艘携带有宙斯盾系统的驱逐舰。该舰装备有48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未来可以和美国的海基反导系统配合使用。

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2018年6月,澳大利亚正式宣布英国宇航防务系统(BAEs)公司的26型护卫舰是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大洋5000”(SEA-5000)计划的中标者,拟采购的9艘澳大利亚版26型被命名为“猎人”级护卫舰(Hunter class)。澳大利亚希望首舰至少能在2027年左右服役,9艘能在21世纪40年代中期前全部入列形成战斗力。

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未来潜艇项目是海军造舰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2018年12月,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表示,未来潜艇将被命名为“攻击”级,首艇艇名为“攻击”号(HMAS Attack)。有海军官员表示,“攻击”代表了潜艇的隐身能力、续航力和杀伤力。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表示,按计划,“攻击”级潜艇将建造12艘,首艇将在2030年代初期交付。

此外,2018年11月,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新一代舰队补给舰“供应”级首舰“供应”号(HMAS Supply,AOR-195)在西班牙举行下水仪式。

三、提升有人/无人战机空战能力

2018年8月,德国亨索尔特公司表示,为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制造的第一套新型空中交通管制(ATC)雷达将于2018年11月投入使用。这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订购的9套ATC雷达中的首套。这套雷达名为ASR-NG,已经部署至澳大利亚廷德尔空军基地。目前,澳大利亚奥基陆军航空中心已经完成第二套ASR-NG雷达的现场安装,而信天翁海军航空站和东塞尔空军基地已经安装了临时系统。

2018年11月,澳大利亚拟从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波韦的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购买12架至16架MQ-9B“死神”无人机。这将使澳大利亚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个购买“死神”无人机的国家。这些新无人机将为澳大利亚一系列任务提供更强的火力、情报以及监视和侦察支持能力。“死神”无人机或将部署在南澳州,但也可能以印度洋上的前沿基地和其他澳大利亚领土为基地,从而将印度尼西亚和马六甲海峡周边具有战略意义的贸易通道纳入其理论上的活动范围。

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2018年12月,首批两架部署在澳大利亚的F-35A“闪电”Ⅱ型战斗机抵达位于悉尼以北威廉敦的澳大利亚空军基地。这两架战机已是澳大利亚空军接收的第9架和第10架F-35A战机。澳大利亚空军已经订购了72架F-35A战机,计划到2023年全部接收。澳大利亚空军还将在未来10年决定是否再采购28架该型号战机。F-35A是一种多用途战机,能够打击陆地和海上目标,并且能够参与空战,将是澳大利亚的第一架隐身战机。F-35A将取代自1985年开始入役的71架F/A-18A/B“大黄蜂”战机,据称将是澳空军转变为第5代作战部队的催化剂。

此外,2018年3月,澳大利亚国防部宣布空军装备的P-8A反潜巡逻机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澳大利亚计划采购15架P-8A反潜巡逻机,其中12架已经通过采购批准,目前已经装备了6架。P-8反潜巡逻机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新一代海上巡逻机,主要用途为海上巡逻、侦察和反潜作战,内有5个弹仓,外有6个武器挂载点。

四、致力于多渠道太空发展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网站2018年4月19日报道,该公司将为澳大利亚提供“智能太空”(iSpace)空间态势感知培训和演示任务系统。iSpace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2017年4月推出的一款为军、民、商和国际客户提供传感器数据处理、太空感知、指挥控制以及太空作战管理能力的系统。iSpace所提供的态势感知、智能指控能力将为“多域战”提供有力支撑。iSpace计划部署在澳大利亚空间运营中心,将包括澳大利亚本土传感器数据在内的各种空间监视数据汇聚在一起,形成空间环境的统一态势图,以对诸如碰撞、在轨机动、碎片、发射、飞越领空、再入和共轨威胁等各类空间事件进行前瞻性评估和管理,为未来国防任务需求提供重要分析工具。

2018年10月,美空军太空司令部举行“施里弗-2018”(SW 18)太空战演习,主要关注一些重要的太空议题,并研究如何协调太空相关的部门与机构开展联合作战。除美国外,澳大利亚作为7个盟国之一也参加了该演习。

此外,美军在澳大利亚部署的地基C波段太空目标监视雷达具备全面运行能力,也将大幅提升对亚太地区的太空目标监视能力;未来在澳大利亚部署的“太空监视望远镜”每晚能多次扫视整个地球同步轨道带,将明显提升美军对中高轨太空事件的监测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

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

2018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旨在加强澳大利亚国家安全的新版《国家安全科技》文件。网络安全是该文件确定的国家安全科技政策方面六大重点领域之一。

2018年4月北约网络合作防御卓越中心(简称CCDCOE)举行“2018锁盾”演习,2018年9月美空军举行第5次

“全球哨兵”演习,澳大利亚均参与其中。其中,“2018锁盾”演习集成技术和策略博弈,让参与国在遭遇严重的网络事件时,从战略到作战层面考验民事和军事能力,来实践整个指挥链。CCDCOE汇聚了具有军事、政府和行业背景的世界级专家,以制定网络防御战略与工具。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加入CCDCOE,CCDCOE成员也同意澳大利亚的加入。

六、加强与盟友合作

2018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访问日本,澳日双方签署部队访问协议,形成澳日在军事上的深度融合。澳大利亚或将借助日本更大力度地参与西太平洋地区的亚太事务,从而增大澳大利亚对亚洲的影响力,确立起澳大利亚在亚洲的地位。

2018年7月~8月,澳大利亚举行“漆黑”军事演习,除了主办方澳大利亚之外,其他参加演习的国家包括法国(新喀里多尼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国、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德国、荷兰和新西兰等国。

2018年澳大利亚军力发展大盘点

澳大利亚国防部年度报告2017-2018

http://www.defence.gov.au/AnnualReports/17-18/Downloads/DAR_2017-18_Complete.pdf

(全文完)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