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师啥叫平仄,谢谢?

谭吉成1


问题:请问老师啥叫平仄,谢谢?

..........

前言

不敢为人师,老街简单说说,平仄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是学习诗词的基本知识, 但确实有不少朋友不清楚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另外知道平仄的你,知不知道什么是平侧?侧又是什么呢?

……

一、古代字典里的平和仄

顾名思义,平,就是平坦,不倾斜的意思;《說文》解释:平, 平舒也。北宋时期的《广韵》解释:平,正也。《增韵》:平,坦也。

仄,是平的反义词,不平侧倾的意思,倾斜就是仄。

古人把字分平仄两种,格律诗就是有规律地安排“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来追求声律的变化。不过平仄可不是和文字一起诞生的,他是在文字形成以后很久才出现的,那么平仄是什么时候有的呢?

二、齐梁永明体、 竟陵八友与四声的诞生

中国古人研究声韵据说源自于佛经翻译,我们在魏晋时期就有了研究声律的书。不过真正有影响成系统的音韵理论出自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

南北朝齐永明年间齐竟陵王萧子良左右形成一个文学组织,史称"竟陵八友。"《梁书·武帝本纪》记载: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号曰'八友'。

其中的高祖是指的后来篡位的梁武帝萧衍,其他的七个人是他当年的诗友后来的臣子。沈约谢眺等人研究声韵:“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他们把所有的字分为平、上(读作晌)、去、入四声,依据四声创作的诗歌被称为永明体,这是唐朝格律诗的雏形。

四声理论诞生后,很快传播到大江南北,得到了大量诗人们的认可,以至于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格律诗的占比超过了后来唐诗中格律诗的占比,

北魏文学家常景(?~550)说:南齐的沈约是当世文匠,他的四声理论影响巨大,诗人们多以此为准则。并且称赞到:“辞溢流徵,气靡轻商,四声发彩,八体含章”。


三、平仄与四声

四声又被分成了两类, 就是平和仄。不过并不是平均的二分法。

1、平

四声中,平,就是平。类似于今天普通话的一声和二声。如妈、麻。

2、仄

上、去、入三声都“不平” ,我们称为仄。

上声:马,即今天的三声;去声,骂,类似于今天的四声;入声,福,法,阔等字今天分别进入了其他三声,入声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但是南方的方言里还有。

关于入声字可以看看这两篇文章《老街味道-学格律诗怎么辨认入声字》、《这些常用字,在古代竟然都是仄声,原来他们都是入声字》。

另外,唐朝人把习惯仄称之为“ 侧“,读音是一样的,侧读作仄,ze。元和 (806-820年)后诗人王睿 ,号炙毂子。他的书《炙毂子诗格》中有记录:

互律体。 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上四字全用侧声。

上四字全用侧声指的是”八月九月“,这四个字都是仄声。八【入声八黠】、月【入声六月】、九【上声二十五有】。

四、诗词中的平仄

近体诗讲究格律,词要依谱填词,都要求符合平仄要求。诗词谱中的平仄用汉字表示的话有三种:平、仄、中;中就是可平可仄的意思。用符号表示就是:○”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

1、词中的平仄 刘禹锡的词《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恨情。⊙●●○△ ●○○●△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

词谱里的△表示此处要押平声韵,如果是▲,表示押仄声韵。

2、诗中的平仄 杜甫七言律诗《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峡、接、菊,白,入声字,仄。

结语

不知平仄基本就不懂古诗词,平仄是诗词学习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无论是讲究格律的近体诗还是不讲究格律的古体诗,平仄都是无法避开的门槛,否则连押韵都押不对。

为什么这样说呢?可以看看我的头条文章《告诉您一个最基础的古诗小秘密 作诗犯了这个错就可以断定是外行2018-11-11 13:08》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悟空问答栏目展开对平仄的讨论是及时雨顺时风。众所周知,目前出联答对搞的风声水起方兴未艾。有时为了热闹,也不管上联下联,也不论仄声平声对上来就行。以致有些内容大煞风景。那么,什么是平仄?在诗词或楹联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过去老北京的声调是汉字有四个发声,比如温是第一声叫阴平,文是第二声叫阳平,稳是第三声叫上声,问是第四声叫去声。老声调规定,第一声阴平属平声,其余阳平、上声、去声都属于仄声。现在新声调规定:第一、二声也就是阴平、阳平属平声,第三、四声也就是上声、去声属仄声。在诗词或楹联中,平仄运用正确,读起来就朗朗上口,反此則否。,特别是对联,基本要求是仄起平收。为什么?因为仄声给人的直感是意犹未尽,所以上联尾字要仄声。因为平声给人的直感是话已说完,所以下联尾字要平声。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上口要重,下口要轻。比如: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上联大属仄声(口重),下联多属平声(口轻)。水平有限,不妥处欢迎斧正!


张永科38



我妈妈说,那是降龙十八掌之平沙落雁。


青草做的蛋糕


朝天睡叫平,转身睡就叫仄,还想问什么?


夏夜流萤伴虫鸣


平仄诗联都很讲究,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现大多都按平水韵,平上去入,平分上平下平,其余上去入为仄,也有按今音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但最好用平水韵,如用今音要说明,在一联里面今古不能混用。


手机用户63764888787


我不好意思回答,偶尔心血来潮也胡掐几句,不太懂平仄,只简单理解为汉字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竟不知这般深奥,以至于现在都羞于在写所谓的诗了。有几首自己心血来潮的文字,不知道是否可算得上沾点古体的边呢。

其一

日暮风吹劲,翩翩满地金。

依窗观叶舞,夜色掩秋痕。

其二

蛰伏荒芜里

寂寞几更年

夏雨频频唤

步撵侍周天

除污逐淤垢

生死重涅槃

一鸣万丛静

天籁惊宇寰。

其三

青山衔日落

寺鸣暮鼓钟

飞鸟归林静

天外晚云红

其四

斜日染餘霞,

迟暮晚归鸦。

与君更进酒,

醉卧有农家。

很诚恳想得到老师们的批评指点


山野彤阳



追月传说


一般古诗词对联为了押韵,会用到平韵仄韵,平韵为一二声,仄韵为三四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它的韵律: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只有香如故165


声音平缓气流顺畅的发声时声带和口型变化不大,基本都是平声包括儿音。其余,为仄声韵


李金林


文字读音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