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从月薪5千到1.5万

三年从月薪5千到1.5万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各位缘友好,我是阳光,时刻像太阳的光一样照耀对方,用我暖心的服务让对方心暖。

1、我的家庭教育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母亲很严厉,希望我长大成才、有出息,在街坊眼里,母亲口碑很好,她宁可自己吃亏,也要把事做好,母亲每次做事,不仅合乎情理还很漂亮,母亲有点像《大宅门》白文氏……(这个角色由斯琴高娃扮演)

10岁那年,我读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由于父母工作忙,都是我烧菜做饭,在外人看来,我很听话、很懂事,但实际上我个性拧得很。

11岁那年,父母让我打酱油,路上有个叔叔跟我开玩笑,说瓶底有个蝎子,让我倒过来看,我竟然真的倒了过来,结果酱油撒了一地,当时我哭着非让他把瓶子打满。

12岁那年,母亲让我叫我叔叔婶婶吃饭,他不来我就一直叫,婶婶说炉子点好了,结果我直接把炉子浇灭……

14岁那年,我读初三,母亲开始加强对我的教育,我清楚记得那个冬天,每晚睡觉前,母亲会变着花样给我讲身边的故事,故事折射的道理让我明白,努力学习是唯一出路。

15岁之后,母亲开始训练我的分析判断能力,每次放学回家,母亲就给我讲,当天街坊发生的事情,并问我的看法,我说完想法后,母亲会告诉我,她们怎么做的,母亲很会引导我,让我独立思考。

过了16岁,商量家中之事时,父母会参考我的一些意见,这不仅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习惯,还培养了我民主科学决策的思维,更养成了随和沉静的个性。

2、我的中学教育 从初中开始,我一直酷爱化学,高一深得化学老师喜欢,突然有了学习的动力,第一次月考挤进班级前三。

我所在高中氛围不是很好,同学都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也没全然投入,结果高考落榜了。

当时我就意识到,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能塑造人,也能改造人,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18岁那年,经过复读,我考取了一所普通高校,那时父母知道已经无法指导我,只要我认为对的事,他们都会理解、支持我。

3、我的大学教育

大一下半年,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一边奠定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一边看一些职业规划方面的书籍,包括一些名人传记,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仿佛突然觉醒了。

我对大学四年做了清晰的规划:第一阶段,提升交际能力,通过竞选班长实现;第二阶段,为将来谋前程,通过考上名校研究生实现……

大二我顺利当选班长一职,一直担任到大四,后来由于班级合并,中间出现了一些意外,我发现班长对我能力提升有限,我辞掉班长一职,将所有重心转移到了考研上。

4、我的考研经历 我的目标是考名校研究生,但我心里清楚,我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开始认真分析自己: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劣势是什么?我提升的空间在哪里?……

经过分析思考,我发现优势在于化学和专业课,我的劣势是英语,提升的空间在化学和专业课。

由此,我制定了策略:

1、缓攻英语,英语并非一日之功,能过关就行,无论怎么努力,提升空间都有限。

2、猛攻化学和专业课,将优势发挥到极致,用我的优势与对手拉开差距。(根据策略分配我有限的时间)

随着考研日期临近,我又面临新问题:我要考什么学校?我该考什么专业?我如何跟导师连接?

经过全方位市调了解,我发现浙大昆虫系非常适合我,我立马将其定为考研的目标,浙大要求很高,并且我是跨专业考。

经过市调发现,我报考的专业,上届师兄师姐没一人考上,我知道问师兄师姐肯定无望,就挨挨问认识的老师,包括辅导员、代课老师、专业课老师等。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老师的牵线,我认识了报考学校的一位老师,也就是我后来的导师,他让我安心备考,从那一刻起,我将全身心定在安心备考上。

考研是12月下旬,北方冬天非常冷,难免会滋生惰性无法早起,我为了实现考研目标,我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结伴学习。

我找到宿舍一哥们,他和我一样,对考研目标同样坚定,又考的是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彼此不存在利益冲突,另外他英语好,我英语差,他化学差,我化学好,彼此形成优劣互补。

我和他约定,每天闹钟一响就起床,我听见闹钟响就叫他,我一叫他,他就起床,我看他起来了,我也就起来了,就这样我们互相督促,每天6:00起床,晚上22:30回到宿舍,一直持续到考研前一天。

早起晚睡奋战6个月,最终我的总成绩比面试线高61分,最担心的英语成绩也比国家线高19分,初试排名12,当时学校计划招生录取23人。

这时,又一个挑战向我走来,面试让我有些坐立不安,我很清楚楚自己的劣势:英语差和跨专业。

当时我天天琢磨主考官会问什么问题,再把每个问题一一罗列出来,写出答案并归档,但我心里还是没底,面试到底要不要用英语?没人能给我一个合理满意的答案。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一个灵感冒出来:为何不问问导师?

有时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导师一句话就点醒了我,老师问我:你想以卵击石吗?

听完他的回答,我心立马定了下来,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关键时刻导师指点多么重要。

接下来我又面临下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跨专业面试困境?

经过长时间琢磨,由于面试时间只有20分钟,我发现化解之道就一条:主动出击、隐藏劣势。

自我介绍是面试官了解我的主要途径,自我介绍目的是引起面试官好奇和兴趣,我将会引起面试官关注的蚕砂枕、雄蛾酒、桑叶茶、蛹虫草、丝绵被……制作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点描述一二——都是点儿不破,果然引来两位面试官连续发问,结果不用说,面试印象非常好,38人面试,我成功入围。

5、我的读研经历

在我读研期间,导师安排的事,我都全力以赴完成,不管是又累又晒的下田,还是帮师兄师姐干活……

导师见我做事尽职尽责,就交给我了一个重任——养虫子,之前有两位师兄都养过,由于是近亲繁殖,结果养到第四代就不行了。

接手后我发现,是养虫装置不行,我亲自改良装置,养到了第十代,期间还跨了春节,为了完成导师托付我的重任,大年初二我就到学校照顾虫子。

如今学校实验室,用的还是当时我留下的装置,当时我一次性做了500多个,老师因此对我刮目相看。

6、我的销售经历

毕业前半年,我顺利脱身实验室所有事务,开始谋划自己的未来,毕业之际巧遇师姐招聘,成为公司底薪最高的员工。

公司刚成立不久,由4位领导共同创办,并且他们均有十年行业经验,我选择原因有三条:

①从公司角度来看,能加快个人成长速度,公司属于创业起步期,我有机会获得领导直接带;

②从个人角度来看,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公司和我所学专业完全对口;

③从行业趋势来看,是未来朝阳趋势行业,有机、健康是为未来大势所趋。

想象很美好,现实还是很残酷。入职后我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整理了很多对公司有用的资料,有些甚至都成了公司的宝典,领导因此对我很赏识,对我的期望也很高。

我本以为领导会传我很多秘诀和心得,结果领导一直让我自己摸索,让我尽量放手去做,这让没有任何经验的我有些懵。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观察,我才发现问题症结所在,四位领导刚刚创业,之前他们一直处于管理岗位,已经远离市场很久了,他们讲的那一套早就不适用,甚至早已过时。

我所有的期盼,在发现真相那一刻,彻底落空了,但工作还得继续,业务还得开展,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如何克服面对客户的恐惧心理?如何跟客户融洽沟通?如何灵活化解客户抗拒?……

就在我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偶然间看到朋友空间转载的一篇《实干日记》,日记中绝妙的思维、独到的见地、一针见血的答疑,让我逐渐看清所面临的困惑根源——缺乏科学的思维意识系统。

再复杂、再困难的问题,经过实干哥三五句点拨,必能拨云见日,透过重重迷雾,直指核心。

简简单单三个问题,让过去在我看来,复杂难搞的销售问题,立刻变得简单、易懂、实用。

①谁是我的客户?

②他需求是什么?

③如何满足需求?

通过网上市调和线下展会等途径,我找到了企业电话,开始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去打电话,不断增加客户群基数,熟练了直接还去拜访政府机关。

找到客户并对客户进行分类归档,根据客户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C类客户固定发周末短信,B类客户根据需求送一些小礼品,A类客户直接去拜访,根据需求准备礼物。(ABC类客户会发不同的祝福短信)

实干哥一直告诉我:教会我们本事的不是老师,也不是领导,而是市场和客户。这点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实干哥讲得内容都很简单,但句句都是真经,句句都很扎心。

靠着自己摸索、《实干日记》启发,再加上线上体验之旅YY直播沐浴,我开始扩大客户群基数、提升转化率、增加成交额……

刚开始,我跟家庭农场主打交道都紧张;接下来,我逐渐可以轻松自如交流;再到后来,我能准确感知对方需求,掌握沟通主动权,轻松应对公司领导,过去签单难的问题也能顺利化解。

经过两年沉淀和沐浴,客户数量不断增加,我成了所有同事中市场做得最好的,向公司销冠逐步迈进。

从研究生毕业到进入公司,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两年半,回顾这段经历,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危机四伏。

虽然,我在公司业绩做得还不错,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大的情绪变动,所有的方法都靠自己摸索。

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内心的“魔鬼”开始缠绕我,恰巧此时公司内部出现问题,加上对行业的偏见,当年我入职时的信念突然崩塌。

我发现眼中看到的,都是公司不足之处,比如公司制度不好、标准不统一、没有传承等,当时情绪起伏非常大,各种烦恼妄念丛生,几乎就要快到离职的边缘。

当时,恰逢线下第4期《幸福实相体验之旅》—杭州站,我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当时授课地点在千岛湖别墅,全程采用问答式、体验式和示范式,课程根据现场需求定制生成。

经过实干哥的点拨,我发现过去之所以有情绪,根本不是心态问题,而是

思维模式出现了偏差

实干哥讲,人是感性和理性的复合体,人的所有行为并非经过理性思考,都是感性的表达。

感性显现通道是情感,人的情感总是试图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出来,比如爱会通过为爱付出来表达,恨会通过敌对和报复来表达,情感会通过想法和欲望等途径来宣泄。

当情感找到适合的途径宣泄以后,一切都会安好;如果情感被压抑和克制,这种情感会转化成某种愿望和意念,它会不断聚集能量,只要没有表达,最终都会留存到潜意识成为心结。

心结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东西,除非得以宣泄,否则永不衰退,他会随着每一个相似念头、愿望、意念或者记忆而愈加强烈。

如果始终得不到合理的释放,它会给人带来痛苦的煎熬,严重的会使人的神经错乱,甚至会使人体完全瘫痪。

实干哥告诉我,情感压抑可以通过精神、语言和运动来宣泄,通常都是从这三种途径之中的一种释放出来。

其中,宣泄最快的是运动,但只是暂时释放,其根还在,宣泄最精准的是语言,这是点对点的宣泄,但难以遇到适合的宣泄对象,宣泄最彻底的是精神,它是从情感源头化解。

后来,我又加入了第1期《觉醒实相体验之旅》,这里是一伙人相伴前行,遇到合适知己的几率比较高。

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我们所有伙伴的精神家园,一堂《黑洞实相》会带我们参透心结、阴影和黑洞生成、化解的全过程,经过三年持续沐浴精神家园,别说是心结,即便是黑洞也会逐渐散去。

遇到实干哥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他让我明白,很多问题都是思维模式的偏差,往深的来说,是我们的境界和格局,拉低了我们的认知,是我们的愚昧和无知,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是我们的偏见和分别,干扰了我们的判断。

持续沐浴在《觉醒实相体验之旅》,主要是打通行动、交往、说服、思考四大模块,让内在之主立起来,此时你所有行为都是受内心真实渴望牵引,再也不会被外界诱惑干扰。

至于升职加薪那都是顺带的事,只要心定了,把自己交给一件事,即便再笨,日积月累三五年甚至十年,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就乃至成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就如小树苗长十年会自然长成苍天大树。

过去纠结难受放不下的事,经过实干哥的点拨,也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散去,他就如一道光一样,带着你进入实相,让你自我净化内心的雾霾,最终觉悟乃至觉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