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民間文學」丁蘭刻木的傳說

丁蘭刻木的傳說因契合儒家孝道思想,自漢代以來備受推崇,傳承兩千餘年,影響遍及華夏。鳳城街道丁蘭集村,是丁蘭寓居之地。明版《豐縣志》載:丁蘭,河南陳州人,後寓居豐之東十里;早喪父,事母至孝。及母喪,刻木孝母,事母如存。時因以名為其地,曰丁蘭。豐縣博物館收藏宋初石碑載有東丁蘭村、西丁蘭村,明清時豐縣鄉保裡甲中有丁蘭裡。鳳城街道王大莊村南原寶堌寺小學院內存有丁蘭墓斷碑,為豐縣知縣辛啟泰於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六月所立,墓碑中間楷書大字“......大夫孝子丁公諱蘭之墓”。

「豐縣民間文學」丁蘭刻木的傳說

配圖

丁蘭刻木傳說作為儒家孝道文化的經典,被收入《二十四孝》,廣為流傳。雖然其他地區歷史上形成多種版本的丁蘭刻木傳說,有傳丁蘭父母早亡,刻木奉父母;也有傳丁妻不孝,丁休妻奉母等。但豐縣作為丁蘭的寓居之地,民間世代相傳的丁蘭刻木傳說獨具原生風貌。

豐縣民間關於丁蘭刻木傳說的基本內容是:丁蘭自幼因嬌生慣養不孝,經常打罵寡母。其妻雖賢,但多勸無效。一次丁蘭鋤地歇涼,看到樹上小烏鴉覓食喂瞎了眼的老烏鴉,又見羔羊跪著母羊吃奶,頓生感悟:畜禽尚知孝義,我乃一人,難道還不如飛禽走獸?決心痛改前非,做個孝子。適巧此時丁母又來送飯,丁蘭慌忙去接,怕捱打的丁母,見狀驚惶失措,回頭急逃,撞在路旁大柳樹上氣絕身亡。丁蘭見狀,哭得死去活來。厚葬母親後,用此柳木刻了一尊母像,供奉堂前,一日三餐供祭,出必告,返必面,侍母如生。一日鄰人張書(另說張叔)妻到丁家借羅(另說借紡車),恰丁蘭外出,丁妻請示母像。張書妻見之,出言不遜。母像慍怒,便婉言拒絕。張書聞情,闖入丁家辱罵、摔打木像。丁蘭歸,向母問安,見母像顯怒色似落淚,問其妻,妻實告之。丁蘭去張家論理,爭鬥中誤殺張書,自身亦受重傷。縣官審理,疑其案情不實,實地查訪。丁蘭跪母像前哭訴後,在場人見木像淚流成行,深受感動。縣官再三斟酌:依法該殺,孝義可嘉。難以決斷,便報奏朝廷。漢宣帝御批“丁蘭孝母,殺人免罪”,並封丁蘭為中大夫。丁蘭名聲大振,全國上下,忠孝之風日盛。

張書後裔深受丁蘭孝義感動,不計前嫌,化干戈為玉帛,帶頭捐資在村西為丁蘭修廟,命名“丁公祠”(亦稱孝子祠)。並把張姓老家嵐山張集(今華山鎮張集)的集市遷到此地,把原村名“小張橋”改為“丁蘭村”。後因集市繁榮,又被稱為丁蘭集。“丁公祠”大門兩邊牆上鑲有石刻對聯,上聯“金聲玉振”,下聯“江漢秋陽”。院門兩側對聯為:“刻木以相親須作乎孝子,殺人不償命慶幸哉大夫”。

隨著丁蘭刻木孝母影響範圍的擴大,前往丁公祠祭祀的人不斷增多,便形成了每年臘月初三、三月初三的丁蘭廟香火大會,丁蘭集亦成為十分繁華的集鎮。

豐縣丁蘭刻木的傳說,通過丁蘭由不孝至大孝的轉變所彰顯的孝道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說在以丁蘭刻木事親為主線頌揚孝道的同時,融入了“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皇帝御批”等經典內容,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由於丁蘭刻木的傳說源於真人真事,歷經提煉昇華,故事結構完整,人物形象豐滿,思想情感真切,教育意義深刻,因而傳承時間長,傳播形式多,流佈範圍廣,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鮮明的地域特色,成為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絢麗奇葩。兩千多年來,通過民間群體性的口頭相傳,詩詞、圖文的頌揚,戲劇、曲藝的演唱,使丁蘭刻木傳說所承載的中華民族的傳統孝道代代相傳。雖然丁公祠及丁蘭的祭祀活動、丁蘭集的集市不復存在,但在倡導敬老尊長,崇情尚義,構建和諧社會,打造情義豐縣經典名片的今天,保護丁蘭刻木傳說的原生風貌,對弘揚傳統文化和孝道美德,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6年1月,豐縣丁蘭刻木的傳說入選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