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檢察專項監督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新學期開學後,常州市金壇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再次對校園周邊小商店回訪後,欣慰地笑了:那些曾經吸引著孩子們眼球,卻可能對他們造成危害的“三無”零食,已經基本絕跡。而就在幾個月前的六一兒童節前後,各種“三無”零食在學校周邊還比較普遍。

當時,民事行政檢察科幹警通過調查走訪,發現了金壇市區多所幼兒園、小學周邊的流動攤販及小商店存在售賣包裝簡易、無生產日期、生產批號及生產廠家的“五毛零食”現象。於是,便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城市管理局發出兩份檢察建議。隨後,有關部門開始專項整治與日常督查,才出現了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的現象。

媽媽檢察官現場調查“三無”零食

今年6月,金壇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科負責人李莉發現一條線索:金壇城區幾所小學門口的文具店、零食店店裡存在種類繁多、包裝簡易的“三無”零食在售,有些攤位上擺放著五花八門的零食,附近卻垃圾成堆、氣味難聞。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難以保障。

“作為民行檢察官,同時又身為家長的我們覺得很有必要對這個情況進行監督,如果真的是‘三無’食品,就應該及時查處,孩子的分辨能力低,我們要儘可能保障他們的健康安全。”李莉隨即召集民行科幹警商討監督方案,開通了綠色通道,先行快速審查並從速辦理。方案確定後,幹警在第一時間前往重點區域學校周邊開展調查。

大夥挑選了孩子們放學的時間段,在城區的華城小學、實驗小學、河濱小學等學校門口的商店、小攤進行走訪調查,發現不少“五毛零食”。同時,校門口還有一些賣點心、飲料的流動攤販,所售的飲料、蛋糕等食品都是簡易包裝,且沒有生產日期和生產廠家等標記。“我自己也有孩子,想到孩子們放學後會吃這些含有大量添加劑且來路不清的食品,我也很擔心。”同樣是媽媽的檢察官鄒慧娟說。

兩份檢察建議促成一次專項行動

經實地調查後,金壇檢察院迅速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市場監督管理局淨化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環境,打擊無證經營和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建議城市管理局對轄區中小學周邊亂設攤點情況進行全面清查,並依法處理。

收到檢察建議後,金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局都非常重視,專門下發了《關於開展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嚴查無證攤販,嚴厲打擊售賣“三無”食品和玩具等行為,並對校園周邊的小攤販、小商店開展拉網式清查。

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城市管理局根據檢察機關建議,從今年5月底開始,針對轄區內的小學及周邊重點區域進行了為期一個月專項整治行動,主要以糖果製品、奶製品、碳酸飲料、膨化食品,特別是“五毛食品”等為重點,對店家食品安全狀況進行了仔細排查,要求店家出示食品進貨渠道、食品進銷貨發票等相關證件,對存在的問題要求其限期整改。

檢查過程中,市場監管局還向食品經營戶開展誠信經營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宣傳教育,通過簽寫“誠信書”的方式,提醒經營戶樹立安全和質量觀念。

聯合制定常態化監管措施

據瞭解,此次清查中,兩局共出動執法人員400餘人次,檢查食品經營戶222戶次,取締流動攤販16處,發現食品無證無照經營戶9戶,經營水晶泥玩具產品3戶,檢查中發現的少量玩具存在質量安全隱患,已當場處理,並清理了店裡庫存。

目前,經過一個月的專項整治,校園周邊已無食品攤販經營,水晶泥等有害玩具均已下架,食品產品安全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為了鞏固這次整治的成效,金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局還根據檢察建議制定了常態化的監管措施。城市管理局對全區的5所高中、5所初中、10所小學和12所幼兒園及周邊全部實行了定人、定崗、定時管理,特別是高考、中考期間,實行全天候24小時保障,並不定期組織專項整治,堅持教育勸離和行政處罰相結合的方式促進長效管理,保障學校周邊環境的整潔有序。

“守護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們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還將持續關注校園周邊的食品產品安全。”金壇區檢察院檢察長王強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