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鑽戒趣事一二三

“鑽石不僅是寶石中最有價值的,而且是這個世界所有事物中最有價值的。“——古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Pliny)說:


古鑽戒趣事一二三


人們對鑽石的熱衷起源於印度,他們那時可以在河流和小溪中採集鑽石。古印度人把鑽石顏色分為四個等級,這是印度所特有的種姓制度,就是對印度人地位、身份所進行的一種劃分:無色的鑽石稱作“婆羅門”;淺紅色的鑽石稱作“剎帝利”;淺綠色的鑽石稱作“吠舍”;灰色的鑽石稱作“首陀羅”。 當時有限的鑽石產量能夠滿足印度富裕階層這一有限市場。 到了 15 世紀,鑽石成為歐洲上流人士的時尚配飾。


古鑽戒趣事一二三


18 世紀初,巴西成為鑽石的另一個重要來源。 淘金的工人在篩選當地河流的礫石時,意外地在淘選盤中發現了鑽石。 當時為了滿足人們對閃光之追求,鑽石的打磨技術得以改進,工匠以圓形車工代替玫瑰形車工,並且將鑲嵌的金屬的金屬部份縮小範圍,以顯露更多的鑽石面。

有的工匠甚至將鑽石鑲在銀底上,以增強白色的光芒,同樣的技籌集資金也用在其它的寶石,如紅藍寶、祖母綠之上。自1760年開始,戒指的底部才採用黃金鑲襯,藉以防止配戴時寶石因摩擦而失去光澤。

現代鑽石市場的傳奇故事開始於非洲大陸,也就是 1866 年發現的南非金伯利鑽石礦。 22 年後的 1888 年,企業家 Cecil Rhodes 成立了 De Beers Consolidated Mines Limited (戴比爾斯聯合礦業有限公司)。 到1900 年,戴比爾斯公司通過在南非的各個礦場控制了世界原石鑽石產量的 90%。


古鑽戒趣事一二三


南非鑽石產地為鑽石行業的很多領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鑽石開採正在這個時候開始從地表轉移到更深的地下。 鑑於高額的成本和相對較低的產出率,這些新產地迫使人們開發更高效的採礦技術。 這一情況也促使更有效的市場營銷成為必然。 同時也帶來了切工、拋光等領域的進步。這些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改善了成品寶石的外觀。

19 世紀 70 年代,鑽石原石的年產量遠低於一百萬克拉。 到了 20 世紀 20 年代,這一數字大約 300 萬克拉。 五十年後,鑽石原石年產量接近 5000 萬克拉,到 20 世紀 90 年代更是超過了每年1 億克拉。

在這繁榮富裕的19世紀,沒有人比維多利亞女王更懂得珍藏更頂級的珠寶。她耗資大量金錢,向宮廷珠寶商加勒德(Garrard)購買首飾。1850年,東印度公司送她一顆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鑽石「珍貴光明之星Koh-I-Noor」,成為女王最珍貴的收藏品。而在所有的收藏品中,女王最心愛的還是夫婿亞伯特王子(PrinceAlbert)於婚前送她的鑽石琺琅戒指。


古鑽戒趣事一二三


19世紀的珠寶設計突飛猛進,當時有一位紐約的珠寶商第凡內(Tiffany)發明了一種鑽石鑲嵌法,是以六爪細小突出於戒圍之上的白金爪子將鑽石牢牢地抓住。這種鑲法使鑽石的光芒大大增加,且顯露出整個鑽石的顏色、淨度、車工,成為優質鑽石的真正考驗。


古鑽戒趣事一二三


數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盛讚鑽石的璀璨奪目,今天依然如此,因為她代表著永恆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