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一道獨特風景:“次塔拿”,“放生”的樹


“次塔拿”,“放生”的樹。 藏族人保護森林樹木的形式多種多樣,如在藏區寺院或寶塔周圍的山上的樹林被稱為“次塔拿”,“次塔”意為“長壽”或“放生”,“ 拿”即森林、樹木之意。圖:布達拉宮背後的龍王潭公園,人在轉經,樹在生長。攝影:李林

不知從何時開始藏族人民便採用了“放生”這麼極為獨特的保護形式將如今人們祭神、拜佛勞徒過後輕鬆過“林卡”的這片樹林給保護了下來。圖:龍王潭公園裡的放生樹。攝影:李林

“放生”本來是藏傳佛教在家畜等動物身上,使用的一種包含“長壽”、“用不宰殺”等意義的殺戒形式,其標記一般用一撮白綿羊毛系在被“放生”的動物身上。藏族人一看此標記便知曉該動物已被“放生”,不敢宰殺或買賣,只有讓它長壽直至自然死亡為止。圖:在龍王潭公園裡,轉經的藏族人,很重視自己的轉經筒和念珠,一定會將其放置在最潔淨的地方,而放生樹無疑被認為是聖潔的。攝影:李林


但藏族人們將這片樹林被當做有生命的物體,每棵樹上都系掛著白綿羊毛,其含義很明顯,是指已被“放生”,不準砍伐。圖:在西藏,經常可以看見樹上掛著各種用來祈福、吉祥的物品。攝影:李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