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興縣 山西晚報」“千里走黃河”——興縣掠影

「媒体看兴县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兴县掠影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流經山西境內的黃河,是九曲黃河最為壯觀、最富傳奇的一段。10月10日,山西晚報“千里走黃河”大型採訪活動在黃河入晉第一縣偏關縣正式啟動。10月18日——10月21日,山西晚報採訪團在結束了黃河忻州段的採訪,來到呂梁興縣。採訪團對興縣的紅色旅遊、沿黃文旅資源進行了全面採訪。正式報道請看明日山西晚報。


興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地處秦晉黃河大峽谷中段,沿黃(黃河)旅遊公路全長93公里。沿途所經之處不僅包含晉陝大峽谷神奇動人的自然景觀,而且散落著原始質樸的古村、古寨等人文景觀,形成了一條90多公里的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景觀帶。近代以來,興縣歷經革命洗禮,紅色底蘊深厚。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著名的晉綏邊區(解放區)首府所在地,八路軍一二〇師的主戰場之一,革命聖地延安的屏障和門戶。


1946年4月8日,我黨高級幹部王若飛、秦邦憲、葉挺、鄧發和著名教育家黃齊生等由重慶去往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在興縣黑茶山遇難,史稱四·八烈士。


波瀾壯濶的革命戰爭史,造就了興縣境內星羅棋佈的紅色遺存,有據可查的革命遺址就有108處,廣泛分佈在13個鄉鎮的70多個村。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興縣就有兩個。

位於興縣蔡家崖鄉北坡村的晉綏分局舊址。


1942年8月,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正式成立,於1949年5月前駐北坡村,由關嚮應任書記,林楓任副書記(因關嚮應患病療養,林楓代理書記,1945年9月,林楓調往東北,李井泉接任),委員有賀龍、周士弟、甘泔琪等人。晉綏分局成立後,對黨政軍民各級領導機構進行了精簡,重新調整了行政區劃,統一了黨政軍組織的轄區,實現了黨的一元化領導,加強了黨組織、政權和國防建設,為克服經濟困難,加強對敵鬥爭,恢復和擴大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該舊址共有四院,均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佔地面積約30000平方米。2006年7月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八”烈士紀念館位於興縣東會鄉莊上村,黑茶山南部,距縣城45公里,是山西省1965年5月24日公佈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2005年1月,列為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建設項目,是黨團組織、工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重慶談判後,國民黨決意破壞政協協議,為維護政協決議,1946年4月8日,中共政協代表王若飛、秦邦憲等,由重慶飛往延安向中共中央彙報和請示工作。飛機起飛後,由於天氣惡劣,濃霧阻隔,電訊中斷,致使飛機迷航。當日午後2時許,飛機在山西興縣東南80裡的黑茶山南側,海拔1580米的地方,撞山焚燬,機上17人全部遇難。史稱四八事件。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歷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黨和人民的一次重大損失。


“四八”烈士紀念館新館包括主館和副館兩大場館,總建築面積10000多平方米,主館包括序廳,“四八”烈士空難事件綜合展廳以及烈士生平事設展廳三部分,主要展陳了烈士生前革命活動史料。



副館主要展陳失事飛機機型(已購回一架與C-47同機型飛機)及我國的航空歷史。“四八”烈士紀念館新館生動的記錄和反映了革命前輩為爭取國家統一,實現人民民主而奮鬥,頑強拼博的歷史,對於推進紅色旅遊開發和弘揚精神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黃河古剎昊旻寺,位於興縣羅峪口鎮東豆宇村北3000米昊旻山巔,又稱浩明寺。創建年代不詳,現存主體結構為清代遺構。

昊旻寺入口處只有一條極其陡峻的石階通道,需要藉助於鐵索才可以攀爬進來,這個看著讓人頭暈目眩的地方,在興縣舊十景中被叫做“昊旻飛蹬”。199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廟坐北朝南,東西長300米,南北寬50米,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依山而建,線型佈局,中線從南到北建有正殿、膳房、戲臺、財神廟,東側有僧窯。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單簷硬山頂。六檁前出廊構架,柱頭科三攢,平身科三攢,均為一斗二升交麻葉頭。膳房為石砌窯洞三孔、舍窯為背向石砌窯洞二孔、財神廟為石砌窯洞一孔。地面有殘碑一塊,清代等各時期碑5通,清代康熙年間香客們捐獻的鐵鐘一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