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山东临沂第四人民医院的网戒中心13室半夜传来小女孩的尖叫哭喊,医院辟谣说,网戒中心已经关停,杨永信目前负责精神卫生工作,小女孩是因为便秘而哭叫。

我姑且相信这一说法,但我同时也注意到,杨永信这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做下了那么多可怕的“事业”,居然还能好端端“负责精神卫生”工作?网戒中心这多年来限制人身自由,暴力电击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难道不是犯罪吗?

为什么时至今日,他依然可以好端端地活跃在“精神卫生”战线,是不是未来的某一天,“电击治疗”还会卷土重来?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如果对一个东西上瘾,就需要电击治疗,那么此刻我已经死了,我不但有网瘾,我还有书瘾、篮球瘾、电影瘾、美食瘾,我吃个烧烤,能吃一下午,我打篮球,能打一天,我读一本好看的书,能彻夜不睡,我写文章,能写到六亲不认茶饭不思,你说我该不该被送到杨永信那里去电击治疗?

我老婆每天教书回来,都对我说:“怎么办呢平原,有的小孩痴迷篮球,一有时间就去打,还有的小孩整天王者荣耀,一到周末就在QQ空间秀王者荣耀的截图。”

我说这都不是事儿,高中生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癖好,这个时代,他们不打篮球、不玩游戏,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咱们高中的时候,不也是一有空就看小说嘛,一个道理。

咱们别说孩子,很多成年人,很多为人父母的人,就真的能以身作则,毫无上瘾的癖好吗?那些彻夜打麻将的爹妈怎么说?那些一回家就端着手机刷淘宝刷朋友圈的中年妇女怎么说?是不是都得抓起来电一电。我不觉得打麻将、刷朋友圈比孩子打游戏、玩网络社交更高端。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在我看来,“人无癖不可交”,一个人如果痴迷音乐、花鸟、猫狗、艺术、数码、军事、文学、影视、游戏,对我来说都是极有趣的朋友,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如果一个人从8岁到88岁都是乖孩子,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不痴迷,你说这样的人该多无趣,该多可怕。

我有个朋友,对世界地理历史了如指掌,闭着眼睛就能说出古代各个国家的各个城市的所在位置,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纵横欧亚,无所不知。其实他早年上学的时候对历史地理并不感兴趣,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两款游戏《文明》和《钢铁雄心》。我小时候是个三国迷,对人物、掌故了如指掌,但光靠读史书,并不能了解荆州在哪里,江陵在哪里,后来上了大学,我天天玩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把三国时代中国所有的城池都摸了一边,那就了然于胸了,我和人讨论的时候,随手就能画出三国地图,告诉他刘表在哪里,张鲁在哪里,马腾又在哪里,六出祁山走的是那条路,五丈原又是什么地方。

前几天,我老婆让学生每天上台搞诗词赏析,讲自己最喜欢的诗词,一个对诗词、文学毫无兴趣的小孩,让她大吃一惊,因为那个小孩一上台就讲离骚的《东皇太一》,并且详细分析楚地的上古神话,说的头头是道,不专门研究这个的成年人,根本不如他了解这些。后来一问才知道,这小子痴迷王者荣耀游戏,看到游戏中的那些英雄,忍不住就用搜索引擎去了解他们的背景、原型,甚至自己买书查资料。这不是好事吗?这是天大的好事!如果小孩子能够因为上瘾,因为爱好,去学习,去钻研,没有这个更好的事情了。

我们有一些父母,其实已经配不上我们的下一代了,也没有资格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因为自己失败、自己无能、自己无趣、自己的人生已经无法改变,所以就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去努力,希望他们出人头地,更希望他们按照自己的希望去生活去学习,这是极其可笑的事情,你自己一辈子都没活明白,有什么资格去指导你的下一代?

我一直说,山东临沂网戒中心的杨永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恶魔,真正的恶魔是那些无知愚蠢的家长,杨永信为了赚钱,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都可以想象,最难以想象的是,那些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乖”一点、“听话”一点、“孝顺”一点,就把他们送进炼狱一样的地方接受折磨。据我所知,很多小孩走了一遭之后,都被电得痴痴傻傻,畏惧陌生人,见到父母就下跪,满口阿谀奉承,于是父母很高兴,封建家庭的传统美德又回来了,父慈子孝,岂不美哉?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我能够想象,一些本身无能无趣的父母,一些失败的婚姻家庭,每日除了喝酒打麻将就是夫妻吵架,人生一塌糊涂,卑微劳碌地活着,生下孩子,也不愿意去沟通,去了解,更希望孩子回到家后就好好写作业,不要打扰老子喝酒打麻将。更希望孩子学习好,孝顺自己,能做家务,考得好可以出去出吹牛逼,全是自己基因优秀教育有方,考得不好那就是狗日的杂种不孝子,肯定偷偷上网打游戏谈恋爱,老子打死你个畜生。

青春期的小孩往往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伙伴,可能会出现自闭、忧郁的症状,可能不愿意和父母以及亲戚交流,但这在父母看来就是大逆不道,就是有网瘾,不学好,不孝顺,“没人形”。他们一辈子是简单粗暴地过来的,他们也希望可以简单粗暴解决问题,他们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自闭、忧郁各种问题,他们只会觉得小孩子不是早恋就是有网瘾,他们不想沟通,只想解决问题。

然而叛逆期的小孩是喜欢讲道理的,希望你能以道理说服他,结果你说服不了,没那个水平和耐心,只能送给杨永信电击治疗了。然而,你既然没有本身和耐心教育下一代,你生他做什么?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父母的控制欲不止体现在“网瘾”上,有些父母,是希望能够掌控孩子一生的,你做什么,都要符合父母的期望。我举个例子,杨永信网戒中心的受害者,不只是未成年人,还有成年人,甚至还有法学硕士,有一个被电疯了的叫做“高艳雷”的人,你们可以了解一下。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网戒中心”和“豫章学院”的存在,不是中国医学和中国教育的耻辱,是中国式家庭的耻辱,是中国父母的耻辱。因为这些父母有需求,所以这些“禁闭岛”一样的东西才能够存在。

2018年了,很多中国父母不懂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格”,不懂小孩子也和你一样是平等的人,不是你的财产,不是你的附庸,你可以教育,可以训斥,可以沟通,甚至可以骂两句打两下,但你不能用限制人身自由和伤害他们生命安全的方法,用暴力手段去让他们低头。你这是在犯罪。

美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么一个“简单粗暴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时代,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前脑叶白质切除术”。

工业时代最繁荣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非常繁忙,人们往往也疲惫不堪,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孩子,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和孩子沟通,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儿童”,他们有的忧郁,有的自闭,有的叛逆,这在家长和社会看来,是个大麻烦,甚至认为他们是“精神病”。

20世纪初期,来自耶鲁大学的神经学家约翰·弗尔顿与他早期的同事卡莱尔·雅各布森发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他们损毁了两只黑猩猩的前脑叶与其它脑区的神经连接,结果发现这两只黑猩猩变得温顺了许多。对于这个实验,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博士如获至宝,他认为这是治疗精神病的灵丹妙药。所以,他决定在人身上实践这个伟大的成果——

把“精神病人”的前额脑叶切除,就可以根治精神病了。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黑猩猩不听话,那就切断它的前脑叶神经,孩子不听话,那也切断他的前脑叶神经?历史上就是这么干的!这手术看起来极为恐怖——医生直接用锤子将一根大概筷子粗的钢针从病人的眼球上方凿入脑内,而后徒手搅动那根钢针以摧毁病人前脑叶。这种手术不但简便快捷,而且还不需要很严格的消毒措施,当时精神病院里那些用来对付危险患者的束缚用具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一个临时的手术台,因而在发明之初便大受欢迎。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在现在看来绝对是极端不人道的手术,可是当年手术的创始人莫尼斯却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并且此手术被广泛用于治疗不听从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在当年,有太多的美国家长把他们那些看上去“精神不正常”的孩子,包括那些只是有点多动症、抑郁症,甚至只是不听话的孩子送去接受“前脑叶白质切除术”。那些孩子在手术之后,确实变得听话了,温顺了,但都成了麻木无知的玩偶人。更可怕的是前脑叶切除术开始遭到滥用,这也是该手术在今天声名狼藉的主要原因之一。精神病院的医生为了省事,开始没节制地给病人实施前脑叶白质切除术;那些饱受患有精神病的家庭成员折磨的家人也热衷于将他们得病的亲人送去接受这种手术——这和杨永信医生在那些网瘾少年身上做的事情何其相似?

大家大概都看过此类电影,如《飞越疯人院》、《禁闭岛》和《美少女特工队》,大约都能理解那种失去自由,失去人文关怀的痛苦,一个好端端健康正常的人,却被怀疑成精神病,被羁押、被监禁、虐待,却强制认为自己有问题。有病没病最后都得怀疑人生——我是不是真的有病?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当年的家长和社会,也痴迷于这种所谓“一劳永逸”的手术,20世纪40年代,在日本,许多小孩子被他们的家长送去做前脑叶切除术,而原因仅仅是家长觉得他们“不乖”。在丹麦,政府专门为这类“新型疗法”建造了大量医院,而针对的疾病则是从弱智到厌食症简直无所不包。在情况最严重的美国,由于弗里曼等人鼓吹“精神病要扼杀在萌芽状态”,成千上万的人没有经过仔细检查就被拉去做了这种手术。最著名的病人是肯尼迪总统的姐姐——肯尼迪小姐手术后智力不增反降,成了一个整天只会发呆的“木头人”。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在《飞越疯人院》一书问世以后,美国和欧洲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滥用电击治疗精神病人的运动,通过了限制精神病院权力的法律条文,精神病人的生存状况才得到很大改善。1950年,苏联禁止了这项技术,认为它“违反了人类的准则”,他们说手术将“疯狂的人变成傻子”,美国在20年时间里进行了4万项手术。看起来,噩梦终于结束了。

然而,在66年之后,在科学和文明繁荣昌盛的21世纪,在东方的中国,这样的噩梦再次上演了,中国的家长们,其实并不是如我们记者和媒体所想的那样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他们并非不知道杨永信所谓的“电击治疗”对孩子产生的伤害,但这些家长和当年的美国家长一样,他们不在乎,他们只需要一个听话、守规矩的孩子,哪怕他变成一个麻木胆怯、只知道服从的木偶人。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杨永信也被我们低估了,他和他的学校能够存活至今,他的理念居然能够横行于某些人的心中,是有他的市场和逻辑的。所以他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传销骗子,而是一个真正的心理学恶魔,他精通心理威胁、和精神控制。他让孩子们在他的电击治疗仪器面前瑟瑟发抖,他和家长一起建立了严密的管控机制,孩子一有反抗意识、消极情绪立马就会被送到“网瘾治疗中心”的电击治疗仪前,他让学校宿舍中的孩子互相检举揭发,人人自危,以出卖同伴获得一时的安全,那些经过电击之后的孩子,无不痛哭流涕,跪在父母面前剖心自承:“我错了,我就是有网瘾,我以后听你们的话,孝顺你们。”

相比网瘾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电击治疗”


这一切,和六十多年前的前额脑叶切除手术,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这些家长和杨永信、莫尼斯们结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联盟,他们不想着教育,教育太麻烦了,电击和脑叶切除一劳永逸,干净利落还他们一个想要的听话的孩子。从前的悲剧,我们可以认为是不择手段工业时代的流毒,如今,我们只能说是人性的悲剧。我无法想象,一个怎样丧心病狂的人才能想出这种灭绝人性的方法来治疗所谓的“网瘾”,也无法想象是多么无能多么不负责任的父母能想到把孩子扔到这种人间地狱。

你的孩子有问题,那是你家庭教育的失败,请不要把锅甩给什么网瘾,更不该让你的孩子去炼狱一般的地方承受痛苦和折磨。有问题的可能是你自己,而不是你的孩子。

最后回到网瘾,我要说,身在这个信息时代,谁他妈没有网瘾?写字楼中上到那些年薪30万的码农、策划、设计师、科研人员、工程师,下到普通运营、销售、文员,哪个不是十几个小时对着屏幕?工作群、老板、同事、OA系统,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绑架了人的工作生活,这是有网瘾吗?这他妈是挣钱吃饭的工作!可是有的父母连这个都理解不了,觉得你他妈一天十几个小时盯着屏幕就是有病。

照这么说,我也有病了,我一天起码六个小时是要对着屏幕的,电脑、surface、手机、kindle,不是在读书,就是在浏览资讯,不是在谈合作,就是在写稿子,我也该被电击治疗咯?

这是一个触手都是屏幕的时代,资讯满天飞,只怕中老年的网瘾比我们年轻一代还要严重,大爷大妈们走路都在看手机,一闲下来就能窝在沙发上刷一晚上的朋友圈,看到些洋葱新闻就一惊一乍,没事还要转发给我们,教导我们不要整天对着屏幕,小心辐射,小心将来不孕不育。

你说,这到底是谁有网瘾?到底是谁有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