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中国国内在忙些什么?

传说--白胡子


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一声枪响,传遍了整个欧罗巴大陆。谁能预料到,就因为一个青年的激进行为,将使欧洲大陆燃遍战火。谁又能料到一个月后,一场改变一代欧洲青年人的大战就此爆发。那么,当欧洲烽火连绵的时候,中国国内的形势又是如何的呢?

一言蔽之:军阀夺权;一字概之:乱。

就在大战爆发前的三年,中国以“辛亥”为名结束了君主专制。正当五色旗徐徐升起时,共和之路却没能像中华儿女所盼望的平坦。当时,这个新兴的共和国一如襁褓中的婴儿般,亟待大家的呵护。然而它所面临的环境却是极其恶劣:革命党、北洋军,以及保皇派各自在这个喧闹的舞台上上演着自己的戏码。此时的中国还在忙着思考统一的道路何去何从。

一、袁世凯集权

统一、民主、共和是当时的革命党人思考最多的问题。理想虽好,但毕竟现实太骨感:实际掌握大权是北洋军阀,而出身旧时代的他们完全对共和不感兴趣。所以,此时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正忙于集权与独裁之事。

一番表演后,《临时约法》于1914年5月被废除。袁世凯代之以一部新的法律:《中华民国约法》。该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可连选连任。从此,袁世凯独裁有了合法的外衣。

在此之前,就有人反对过袁世凯,如白朗起义。但终因各种原因,起义于1914年8月失败。

二、青岛战役:一场被忽略的战役

就在起义军被镇压之后不久,中国大地上又上演了一场“日俄战争”的翻版:青岛战役;日德之间在齐鲁大地上大打出手。

此前,两国矛盾就由来已久。在一战之前,因为德国在山东大肆扩张,这引起了日本的不满。为缓和矛盾,德国表示可以将所占地归还中国,日本也必须按照同样的方法执行。二者就这样争执不下。于是日本趁着德国在欧洲战场无暇东顾之期,准备强行占领青岛。英国也趁机和日本在远东联合,企图从中分得一羹油水。

▲青岛战役中日军使用的四五式榴弹炮

1914年9月2日,4.5万日军在飞机和多种火炮的配合下在山东龙口登录。15天之内,相继占领了黄县、即墨等多个地方和胶济铁路沿线多个城镇,直逼青岛。由于德军守备不足,北线的日军很快就击溃了德军。该支部队后来向李村进军,与南下的日军汇合。另一路日军则从仰口湾登陆。此时的北洋政府如同日俄战争时期的清廷一样,保持中立,并划归地方作为两国的交战区。26日,日军开始向青岛外围发起进攻,并占领多处德军外围阵地。

由于日军从海陆两方面进攻,导致德国腹背受敌。经过多时的战斗,德军渐渐处于劣势;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德国的多个炮台被摧毁和占领。战至11月7日,日军接受了德国的投降,并占领了青岛。这一问题后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政府直到1922年才收回该地。

▲德军被摧毁的要塞大炮

三.护国运动:推翻封建帝制!

北洋政府在外不敢得罪列强,在国内又做些什么呢?袁世凯在公布新宪法之后,权力欲望越来越大。所以,到了1915年,就忙着为称帝做准备了。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中华帝国,接受了皇帝的尊号,并宣布次年改元,称为“洪宪元年”。

袁世凯的这一做法自然引起了多数人的不满。所以到了25日,云南率先宣布独立,并组成了“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就在同年,《青年杂志》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1916年1月16日,护国军和北洋军在四川发生激战.27日,贵州宣布独立,并派出军队配合蔡锷作战。战至3月底,北洋军终因伤亡过重,无力持续战斗下去,四川一役结束。在湖南一线,1916年1月下旬,王文华帅护国军进入湘西之后,就已不可挡的士气攻克多地,并于3月底击溃北洋军。在云南广西一带的战斗中,李烈钧部与龙济光部战至3月初,已处于胶着状态。就在此时,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护国军趁机发起进攻,最终取得了胜利。此后,不断有省份宣布独立。袁世凯见大势已去,只好取消帝制,于当年6月忧愤而死。

四、护法运动:争取民主!

袁世凯虽死,但局势仍不太平。护国运动后,军阀集团陷入了不断的内斗中。经过“府院之争”,段祺瑞实际掌权,又通过对张勋复辟的讨伐,赢得了“再造共和”的美誉。但“再造共和”的他却无意于恢复共和体制,所以拒绝恢复《临时约法》的他又遭到了来自革命党人的讨伐,史称“护法运动”。

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抵达广州;21日,程璧光率领舰队南下,表示支持护法运动。8月25日,响应号召的各方在广州召开大会。9月10日,孙中山正式就任大元帅。10月,护法运动正式开始。在过程中,和、战反复;各军阀互相争斗、破坏宗旨。他们借着护法的名义不断抢占地盘,还不断排挤孙中山。逸仙看清现实之后,于1918年5月离开广州去往上海,护法运动终成泡影。

▲身着戎装的孙中山

就在这一年,李大钊发表了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一个全新的时代悄然拉开帷幕。

纵观一战的几年时间,中国的国内局势充满了动荡。但就在这动荡的过程中,新的思想出现,无数仁人志士依旧为着民主、独立和富强的中国而奋斗。中国就在这样的局面中缓慢地前行着。


WarOH协虎


一战的爆发时间是一九一四年,终止时间是一九一八年!

一九一四年的中国刚刚结束了传承了中华民族四千多年的君主制时代,迎来了民族史上一个崭新的共和时代。

它正处在一个大清王朝结束之后的巨大混乱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不约而同的迎来一场大的动乱。

东汉结束之后的三国动乱时期,李唐王朝结束之后的五代十国的大动乱时期。

而现在的大清王朝结束之后,又是迎来一个大动乱。

其实大清王朝的终结,还是比较温和的,它与起义的革命党人达成了权利移交的和平过渡的方式。

大清王朝结束后的中国依然是一个动乱不堪的中国。

既有南方的革命党,又有传统的保皇派,还有一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体系!

若论理想主义应该是南方的革命党人,但若论实力派那就的说是北洋军阀了!

北洋军阀脱胎于原清廷最有实力的新军,它是属于国家的正规军队体系,又聘请外国的教习做顾问,实力自然是非同一般。

而南方的革命党人基本是靠野路子起家,实力当然不能同北方的北洋政府相提并论!

北洋政府的掌门人是袁世凯,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争议比较大的一个人物!

袁对待下属其实还是挺厚的,与其说是为了收买人心,那也总比那些残暴不仁为人苛刻的宵小之辈要强吧?

他其实还是比较有治国手腕的,而且思想也并不守旧。

最不该的是做了一件企图称帝的蠢事。

本来流行中国四千多年的君主制已经被彻底推翻,实行民主共和制,从而代表了新时代的到来。

偏偏这个老昏头又要回归到旧的体制上去。

当时的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实行了民主共和制,或者是君主立宪制。

偏偏他又还想恢复家天下!

云南的蔡锷将军首先起兵讨伐,紧跟着四川、湖北、江西等省也纷纷独立。

随后那些他平时对待不错的下属也纷纷反水、落井下石。

最后老袁在做了83天的洪宪皇帝之后,因恼恨交加病重身亡!

一九一六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注定要发生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袁世凯梦想称帝遭到了全国民众的一致反对,本来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竞选总统。

但他不满足,他还想当终身大总统。

终身大总统的目的达到了以后,他又想获得指定下代总统候选人的权利。

指定总统候选人的权利通过以后仍不满意,最后干脆想一步恢复帝制。

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东方中华不败


其实,我国导演完全可以拍点这方面的电影,像澳大利亚的奇袭60阵地,韩国拍的登陆日,以点概面,中国毕竟是反法西斯的同盟国,也是受害国,完全可以通过电影来表述我国为一战,二战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受到的伤害!



一战(1914年——1918年)期间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期间中国大事可以概括为:

①1914-1916年袁世凯复辟,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与之进行复辟帝制与反复辟斗争;

②1916.6-1917.7北洋军阀内部“府院之争”,大总统黎元洪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争权,实质是日美争夺;

③1917.7-1918.10代理大总统冯国璋与总理段祺瑞争权,中国陷入军阀混战。

注:一战时中国没有直接参战,但是有十余万劳工赴欧洲参与了挖筑工事等活动。


英俊伟岸的饭饭大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7月28号,结束于1918年11月11号,在这4年3个月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延续近千年的封建制度和皇帝制在这个时候随着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下台而宣布终结,中国正式步入民主时代,史称“民国”。

当然这四年三个月中中国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我们肯定不能详细的去说,这里我就列出对中国的进程有影响的一些大事:

一、1914年

8月3号,白朗农民起义彻底失败,白朗在鲁山石庄与北洋军战斗中阵亡。

此人凭借一己之力拉扯起数万人的队伍,攻州克县多达50余座,先后同北洋军队二十多万人展开战斗,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最后袁世凯依靠段祺瑞才将其彻底的击溃。

8月3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北洋外交部通告各国不得在中国领土领海及英、法、俄、德、日等租借地交战

8月6号,北洋政府就欧战爆发发表中立宣言,公布《局外中立条规》,正式宣布中国不参与一战,恪守中立

8月8号,日本军舰出现于青岛海面,同时日本拒绝中国限制战区建议,企图强行登陆青岛

8月9号,北洋政府外交次长曹汝霖,向日本提议,如日本迫使“亡命乱党”退离号本,可同意日本在青岛登陆。

8月11号,外交部取消限制战区建议

8月12号,英法德意美日等列强承认中国中立国的地位

8月13号,德国驻华代办向外交部表示,愿交还青岛及胶济铁路。日驻华使馆代办警告外交次长曹汝霖,不准中国接受德国的建议。中国方面未作出任何回应

8月15号,日军对驻华德军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从日本和中国的所有水域撤走所有德国舰船,并在一个月内将胶澳的全部租借地交给日本,“无条件地,无偿地”。德国未答

8月16号,孙中山改变在东北建立革命基础的方针,转注全力于江、浙与广东。遂派“邓铿图粤,夏之麒图浙,复灵兄弟图宁,互为犄角,策划决定”。为便于统一指挥,又决定在上海设立总部,并派蒋介石和陆惠生前往筹办。同时派遣三百多中华革命党党员从号本回国筹备起事。

8月20号,德国驻华公使照会外交部,请求禁止外国军队经过中国领土。中国方未同意

8月23号,外交部向德国驻华公使抗议德国以青岛为作战根据地,同日,日本对德宣战,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封锁了胶州湾海口。为了从德国口中夺取青岛这块大肥肉,在出兵之前,日本就为驻防青岛的德军修建好了战俘营。为了这次战争,日本总共出动5万兵力,而守卫青岛的德军(包括预备役国民军、武装起来的商人)总共加起来还不到5000人。

8月25号,日、英联军近百艘军舰封锁胶州湾,中国外交部表示强烈反对,未果

8月28号,外交部抗议英国在威海卫、香港破坏中国中立,同时北京政府答应号本要求,撤走山东莱州驻军。此外,中国境内首次空战。日本“若宫丸”号运载舰运载4架作战飞机前往青岛,双方为争夺青岛展开激战。9月5号,日本2架飞机用炸弹击沉一艘德军布雷艇。10月2号,德军仅有的1架“陶柏式”飞机向日本军舰投弹。13号,3架日机与德机在青岛上空发生空战,德机逃脱。

9月1号,日本公使会见袁世凯,声明日本没有占领中国领土的企图。

9月2号,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派兵强行在山东半岛龙口登陆,

9月3号,北京政府宣布,划山东省龙口、莱州及胶州湾附近地区为日德交战区。同日,在山东龙口登陆的日军,长驱直入,过平度,抵即墨,到胶州,很快占据了潍县,并沿胶济线迅速向西挺进。且因日本在山东采取军事行动,外交部照会各国使节,声明不负完全中立的责任。

9月4号,德、奥两国驻华公使向外交部抗议扩大山东战区。

9月8号,中、俄、蒙代表在恰克图举行谈判。自从外蒙宣布“独立”后,沙俄为控制外蒙,又不致引起国际干涉,力促中国承认外蒙“自治”。中俄双方为此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谈判。

9月13号,在龙口登陆日军,继侵占平度、即墨、高密之后,于本日侵占胶州

9月20号,孙中山在东京召集中华革命党干部会议,定青天白日满地红为中华民国国旗

9月21号,教育部通饬全国,要求学生慎守中国在欧战中的中立态度,言论交际不可偏激

9月23号,英军西库斯联队900余人也从崂山湾登陆,侵占李村。在此英日联军会合,完成了对青岛德军的陆上包围。

9月25号,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山东潍县车站。袁世凯发布祭孔“告令”,规定9月28日“旧历仲秋上丁”,中央与各地方一律举行“祀孔典礼”

9月26号,北京外交部向驻京日使提出抗议。日使复称:胶济铁路系德国财产,故按站占领。同时日德激战一天,德军败走,浮山和孤山失守,德军失去了控制青岛市内的制高点,预示着德军全面退守主防御线堡垒一侧,日德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9月28号,日使据外务省训令照会北京政府,日军将占领胶济铁路全线,并由日本经营管理。同日,袁世凯率各部总长、文武官吏,着新式祭服,在北京孔庙举行“秋丁祀孔”礼。

9月29号,中国驻日公使再次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未果

10月1号,外交部通告日本、德国驻华公使,要求约束其在华的军事行动。

10月4号,北洋政府将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设京兆尹,辖20县

10月5号,日本答复外交部,谓凡德国在东方所有的权利,日本均可以武力获取。同时参政院就日军侵占胶济铁路一事,向政府提出质询,并请求向日本、英国抗议。

10月6号,日军侵占济南车站,胶济路全线遂为日军控制。袁世凯命中国驻军撤出沿线地区。

10月7号,外交部再次向日使抗议日军非法侵占胶济铁路。

11月5号,中华革命党人洪兆麟在广东惠州举兵反袁,龙济光派军警镇压。失败逃亡香港

11月7号,日英联军攻占青岛,德军投降,青岛彻底被日军控制,德军在青岛所有权益归属日本

11月11号,中华革命党广东负责人朱执信在顺德县举兵讨袁,攻佛山。龙济光派大队至,党人撤退

11月23号,袁世凯以近日有人倡“归政清廷之说”,通令各省,严禁复辟邪说,如有“紊乱国宪者”,照内乱罪严惩

11月29号,袁世凯令内务部将上书主张复辟的国史馆协修宋育仁押解回籍

12月6号,山东省各界推定代表上京请愿,要求北京政府交涉撤退胶济路日军

12月23号,袁世凯在天坛举行祀天礼。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穿起龙袍,率文武百官在北京天坛举行祀天典礼,袁世凯的皇帝梦终将开启

12月24号,天津造币厂开铸袁世凯头像银币

12月28号,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改为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

12月29号,世凯公布28日约法会议通过之《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该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且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三人,将其姓名亲书于“嘉禾金简”,密藏石室,届时交付选举。同时,北京农商部颁布《交易所条例》。为在中国境内设立证券交易所提供了法律依据。

总结:

1914年的中国注定是个极其羞辱的一年,德日两个列强竟然在中国的家门口打起了战,而这场战役竟然是为了解决属于中国领土青岛的归属权,这一切似乎都与中国没关系,即时德国当时愿意将青岛还给中国,但是中国外交部居然不敢要,最后还划山东省龙口、莱州及胶州湾附近地区为日德交战区,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两国在自己的家里打起架啦,这种屈辱我们注定是不能忘记的。而这一年,北洋政府的首领袁世凯关心的不是德日战争,也不是想着恢复国内的经济,发展国内的军事力量,而是想着做皇帝,12月23号,他穿起了龙袍,率领着所谓的文武百官在北京天坛开启了祀天典礼,而在这不久,11月7号日英两国才刚刚占领青岛,胶济铁路还依然被日军占据着,可是袁世凯什么也没做,他依然自私的在做着自己的皇帝们。

二、1915年

1月6号,袁世凯颁布《权度法》、《权度营业特许法》。规定以旧度量衡为甲制,万国权度通制为乙制

1月7号,外交部照会英日两国公使,声明取消山东战区,请撤退该国军队,以尊重中国中立。日本仍不撤兵

1月18号,日本驻京公使日置益以阴谋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面递袁世凯。“二十一条要求”共分五号,主要内容有:第一号四条,要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并加以扩大;第二号七条,要求承认日本在南满(东三省南部)和东蒙(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和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都延长到九十九年;第三号二条,要求合办汉冶萍公司,附近矿山未经公司同意,不准他人开采;第四号一条,要求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第五号七条,要求中国政府聘用日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日合办中国警政及兵工厂,将武昌与九江、南昌,南昌与杭州,南昌与潮州间的铁路建筑权让给日本,日本在福建有投资、筑路和开矿的优先权。

2月2号,中日就“二十一条”开始谈判。中方代表为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日方代表为公使日置益等。在日方相逼之下,中国政府节节让步。至4月26日,中日双方共进行了24次谈判,日方基本上坚持原意,对中方所提修正方案多不应允。

2月11号,中国留日学生千余人,抗议日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同时北京英记者端纳(澳洲籍)设法获得“二十一条”原件,并向国外公布。

2月17号,中国报界披露“二十一条”全文。举国愤慨,并爆发大规模的抗议,

3月8号,恰克图会议议定中国与外蒙边界线

3月10号,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中国出兵

3月11号,日本颁布南满驻军出发令,正式开启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3月14号,日本派兵3万来华,外交部向日本公使提出抗议。未果

3月18号,袁世凯的造法机关约法会议闭幕。该会从1913年3月18日开幕后,曾先后议决《中华民国约法》、《修正总统选举法》、《国民会议组织法》等,为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制造法律根据。

3月19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馆开幕。美国政府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的竣工,定于1915年2月举办国际物产博览大会。本日,中国展览馆建成开幕。中国馆以浓郁的东方特色,受到外国人士好评,并被大会文艺审查部授予头等大奖。博览会结束后,东道国要求保留该馆,后经中国政府同意,照原样移建于旧金山市金门大桥公园内。中国参展的产品,特别是丝绸、瓷器、茶叶等,在博览会中出尽风头,夺获各类奖章共计1,200多枚,其中金牌258枚。和其他参赛国相比,“我国尚在最优之列”。中国产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胜,一度刺激了中国实业的发展。同日,袁世凯召开对日会议,段祺瑞主张采取强硬态度。

3月23号,袁世凯会晤美国公使苪恩施,谈中日交涉情形,希望美国政府相助。美国政府答应帮忙

3月24号,上海4万人在张园召开反对“二十一条”大会,并发起抵制日货运动。

4月1号,上海掀起震动全国的储金救国运动。一名爱国志士在《申报》上倡议开办救国捐,并自愿捐献财产1/10。此议一披露,响应者纷纷声援,虞洽卿等人计议在沪成立救国储金团临时通讯处。4月7日,召开成立大会,宣布该团以中华国民协力保卫国家为宗旨,预定筹集储金5000万元,专备国家添设武备之用。会后,通电号召“各省各埠,请商会发起,冀达人人爱国,人人输金之目的”。上海的倡议在全国迅速引起强烈反响。4月8日,天津总商会率先响应,成立储金会分事务所。4月9日,上海救国储金会开始接收储款。到中国银行交款者络绎不绝。银行所得储金与日俱长。到第五日,即得25386元。

5月7号,日本向袁世凯政府发出关于“二十一条”的最后通谍,限48小时内答复。

5月9号,史称“五·九”国耻,这一天袁世凯政府承认日本提出之最后通牒。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后,从2月2日到4月17日,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共举行二十四次。4月26日,日方向外交部提出最后修正案二十四款。5月7日,日本致外交部最后通牒,限四十八小时内——9日午后6时以前答复。5月9日,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竟无耻接受日本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二十一条”,只是对第五号中五项提出“容日后协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侵略和袁世凯的卖国,激起全国规模的反日爱国运动。全国教育联合会规定各学校以每年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北方各省也以日本提出最后通牒日期5月7日为国耻纪念日。

5月13号,汉口日侨准备举行提灯庆祝会,当地爱国青年阻止,全市商店熄灯停止夜市。中日商民冲突、捣毁日本商店。

5月25号,由外交总长陆征祥与日本驻京公使日置益签署“二十一条”草约及换文。计条约二件:《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换文十三项。6月1日经袁世凯批准,8日在日本东京换文。

5月31号,段祺瑞请辞,袁世凯任命王士珍署陆军总长。

6月1号,中、俄、蒙协约签字。中、俄及外蒙古之恰克图会议,自去年9月开始,历时九个月,至是日结束,《中俄蒙协约》正式签字换约。共二十二条。其要点为:外蒙古承认1913年11月5日中俄声明文件;外蒙古承认中国宗主权;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等。9日,外蒙古库伦活佛宣告取消独立;12日,袁世凯册封其为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任徐绍桢、荣勋为册封专使。

7月1号,袁世凯令参政院推举中华民国宪法起草委员,制定宪法。3日,该院推定李家驹、梁启超、杨度、施愚、严复、汪荣宝、达寿、马良、王世澂、曾彝进等十人为委员。

7月13号,水火交加,广州千年大灾难。珠江上游堤围崩决,广州发生空前特大洪水灾。14日下午,正当水位最高之时,广州十三行一带不慎失火,祸及专售火油、汽油、火柴等的同兴街。火种一到,油箱爆炸,油浮水面,火随油流,所到之处燃起熊熊烈火,四处蔓延,不可遏制,火势更借珠江上首尾相连结的船艇蔓延至河南大基头,珠江两岸顿成一片火海。大火足足烧了一天半。据统计,广州居民死伤在3,000人以上,房屋损毁2,000余间,财产损失达白银200余万两,为广州旷古未有之浩劫

8月1号,全国银元市价统一,以袁世凯头象银元为新币。

8月14号,“筹安会”成立。杨度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及严复,发起组织“筹安会”,并联名通电各省,发表宣言,大力赞扬君主制度,同时电请各省将军、巡按使及各团体选派代表到京,共同讨论国体问题。10日,袁世凯宪法顾问美人古德诺在《亚细亚日报》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一文,力言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19日,筹安会发布启事,谓推定杨度为理事长,孙毓筠为副理事长,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为理事。23日,筹安会宣告成立,通电谓从学理上研究君主、民主在中国孰为适宜。24日,筹安会公然通电各省将军、巡按使派代表来京讨论国体问题。29日,筹安会发表第二次宣言,谓全体一致主张君主立宪。在筹安会鼓吹下,各省袁派官僚、军阀纷纷派代表到京请愿改行帝制。

8月15号,蔡锷赴天津与梁启超密商反袁。20日,梁启超在《大中华》杂志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变更国体,要求袁世凯以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

9月1号,参政院代行立法院开会。是日,有自称山东、江苏、甘肃、云南、广西、湖南、新疆等省代表呈变更国体请愿书。6日,袁世凯派政事堂左丞杨士琦在代行立法院声明变更国体应“征求多数国民之公意”。20日,参政院议决请政府于年内召集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26日,筹安会副理事长孙毓筠密电各省将军、巡按使等,提出包办选举国民会议办法。

9月19号,19日(八月十一日癸丑),梁士诒等在北京发起“全国请愿联合会”,推定沈云霈为会长,那彦图、张镇芳为副会长。并向参政院请愿组织“国民代表大会”,投票解决国体问题。

10月2号,英国公使会晤袁世凯,表示英国赞成中国实行帝制。

10月6号,参政院在请愿联合会的催促下,议决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决定国体问题,并通过“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8日,袁世凯公布《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5日,各省选举代表,袁的亲信操纵选举。28日起,各省“国民代表大会”开始“国体”投票,11月20日即告完成,代表票数1993张,全体“赞成”君主立宪,并以同样的词句委任参政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推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

10月28号,驻京日使联合英、俄两国公使至外交部劝告展缓变更国体。11月1日,法使劝告展缓变更国体。4日,日代公使请外交部解释国体问题。11日,英、日、俄、法质问外交部,变更国体能否延期。

11月6号,外交总长陆征祥与驻京俄使库朋斯基在北京签订《呼伦条约》,承认呼伦贝尔之特殊地位及俄国在该地区之特殊利益。

11月7日,朱启钤、梁士诒等密电各省:日、英、俄国公使劝告为干涉内政,请速办推戴事宜。

11月20号,刺刀下的民意投票。全国各省国民代表大会国体投票,在各地军政长官亲临监督下全部结束。上月25日,全国各地开始选举国民代表,从28日起陆续举行国体投票。投票地点按规定设在将军或巡按使公署内,将军和巡按使是法定的投票监督人。会场内外布满军警,票面只印“君主立宪”4字,令投票人写上“赞成”或“反对”字样,再签上自己的姓名。投票前每个代表发大洋500元,将军或巡按使还要发表演讲,痛诋共和,称颂君主立宪。各省分别举行集体投票后,将选票送至北京汇总,由参政院举行总开票,统计票。各省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

12月5号,中华革命党人策动肇和军舰起义,炮击上海制造局。陈其美集众起义。袁军大队来攻,旋皆败。

12月12号,袁世凯通电全国,正式宣布接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袁世凯事先已与清室达成协议,用优待条件换取清室声明拥护他当皇帝。昨日上午,参政院举行“团体投票”总开票,各省代表1,993人全票通过君主立宪,并一致上推戴书:“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万世。”袁世凯假意推辞,参政院竭力推戴,袁世凯“只好俯就民意。”13日,袁世凯在中南海居仁堂接受文武百官朝贺,下令把总统府改名新华宫。决定从明年起,废除民国年号,改为“洪宪元年”。并特设“帝制大典筹备处”,赶制御座、龙袍、御玺、金印等。为筹办明年元旦的登基大典,所费竟达2,000万元。15日,日使联合英、法、俄、意公使至外交部第二次劝告缓改国体。16日,申令清室优待条件永不变更。17日,《政府公报》自是日起改大总统命令为“政事堂奉策令”。18日,将原总统府改称新华宫。19日,正式设立大典筹备处。20日,申令以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张謇为“嵩山四友”。21日,特任陆征祥为国务卿,封龙济光、张勋、冯国璋等四十九人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22口,申令永远革除太监,改用女官。23日,复封刘冠雄、张作霖等七十余人爵位。31日,申令改明年为洪宪元年,积极布置登极丑剧。

12月13号,驻京日使因袁世凯改行帝制照会外交部,要求至15日为诚意满足之答复。

12月15号,日、英、俄、法、意五国公使提出第二警告,声明对改变国体持静观态度。同日,袁世凯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

12月25号,蔡锷等宣告云南独立。先是,蔡锷于19日潜赴昆明,联合唐继尧、李烈钧等共同发动反袁。25日,蔡锷、唐继尧、戴勘等通电宣告云南独立,反对袁世凯称帝,并组织护国军,拟分三路向四川、贵州、广西出兵讨袁。同日,朱德在滇南蒙自誓师讨袁。

总结:

1915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主要发生了三件大事,分别是“二十一条”协议的签订、袁世凯称帝和蔡锷等人发起的护国战争。“二十一条”协议的签订可以说我们国家最屈辱的一个协议,日本对中国领土的狼子野心可谓是昭然若揭,最可恶的是袁世凯最后签下了这个最为耻辱的协议,这里固然有着当时我们国家弱小的缘故,但是再这么说袁世凯也要负上很大的责任,同时在签订这个协议之后,袁世凯也开始了自己称帝的路程,12月12号,在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劝进”闹剧下,袁世凯正式通电全国,接受帝王,并改中国民国为“中华帝国”,改年号为“洪宪元年”,并开始了“封爵”的闹剧,封龙济光、张勋、冯国璋等四十九人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并同时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场闹剧也只是维持了83天,袁世凯的皇帝梦最终会破碎。而在袁世凯称帝之后的不久,也就是在12月25号的时候,蔡锷等人宣布云南独立,并联合唐继尧、戴勘等发起了护国战争,之后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这场战争最终促使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

三、1916年

1月1日,31日,袁下令翌年(1916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于1月1日即皇帝位。

1月3日,在护国战争和列强的压力下,袁世凯下令对外仍称民国,对内则书“洪宪

1月5日,袁世凯颁布讨伐令,对云南护国军正式用兵。北洋军和川、湘、粤等省军队共约8万人,从川、湘、桂三路攻滇,第1路司令马继增率北洋陆军第6、第3、第20师各一部及部分混成旅,由湘西经贵州从东面攻入云南,第2路司令张敬尧率北洋陆军第7师和第3、第6、第8师各一部,与驻川北洋军和川军会合由北面进攻云南。曹锟任第1、第2路总司令。第3路为广东陆军第1师师长、云南查办使龙觐光部由粤经桂入滇,袭扰护国军后方。

1月10日,参政会奉请袁世凯速正大位

1月16日,蔡锷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1916年1月16日,蔡锷提前向四川泸州进发。出发之际,他发表《告滇中父老书》,表示要“竭股肱之力,济之以忠贞,以求勿负我父老之厚望”,并率全体官兵宣誓,誓词为:“谁捍牧圉?日维行者。与子同仇,不渝不舍。严尔纪律,服我方略。伐罪吊民,义闻赫濯。汝惟用命,其功懋懋。违亦当罚,钦哉违谖。”1月21日,护国军进驻叙州城。17日,护国军左翼刘云峰两支队已进抵驻川北军川南镇守使伍祥祯旅高的新场附近。17日晨,首战告捷,逼敌退守燕子坡。18日晨,刘部向横江挺进,当时11时占领横江。19日,刘部乘胜向安边前进。守敌高踞峰巅,以机枪、大炮严密封锁江面。刘云峰自率主力从上游罗东地方渡江,直插安边后方。下午23时半,刘督队蜂拥登山,直扑守敌之背,击毙敌军营长戴鸿智一员,杀伤敌兵、缴获军械无数,次日晨攻占通往叙州的要津。安边伍祥祯弃叙州城而走。汉军统领张占鸿败归叙城,见伍祥祯已去,也率残兵一走了之。21日夜10时,刘云峰率部进取叙州,取得护国战争第一个重大胜利。22日,四川将军陈宦急忙悬赏50万元,命冯玉祥率两个营泸州出发攻叙东,败将伍祥祯率残部回攻叙北,朱登五统汉军攻叙西,由泸州派两营绕攻叙南,企图夺回叙州。26日,刘云峰命邓泰中支队开赴叙北宗场迎击伍旅,27日战于斗牛岩,30日再战于宗场,将敌全数击溃,杨蓁支队开赴叙东,31日与冯旅相遇,大战三昼夜,击杀、溺毙捕获敌军无数,冯玉祥率残部遁去。南路敌军见北、东两路连遭惨败,不战而退。

1月21日,外交部通告各国驻华公使:袁世凯暂缓登基

2月23日,云南起义后,日本改变初衷。19日,日内阁通过一项决议,要求袁世凯不得忽视“南方”动乱而实行帝制。21日,日政府表示,袁若不延缓帝制,日本将出兵中国,并承认南军为交战团体。袁世凯腹背受敌,慑于威胁,被迫于本日下令缓办帝制,并且撤消了大典筹备处。

3月10日,冯国璋等5人联合发电给袁世凯,迫其退位,取消帝制。

3月15日 广西宣告独立,并通电加入反袁行列。

3月17日,护国战争中蔡锷大败张敬尧,1916年3月17日,蔡锷对泸州发动第三次攻击。 其中路为顾品珍梯团,左路为何海清支队和刘存厚部,右路是这次反攻的主力,由白节滩向牛背石、纳溪及蓝田坝前进,以扫清长江南岸为目的,参战部队为赵又新梯团的金汉鼎、朱德支队和义勇队的张煦、廖月疆支队,朱德支队担负主攻任务。

17至23日,三路护国大军连日激战,大获胜利。中路顾品珍梯团20日夜袭成功后,先后攻占金盘山、鹞子岩等地,击落敌人侦察飞机两架, 杀伤逆敌共约500余人,正面之敌已无反攻之勇气。左路何支队和刘存厚部分别收复了江安和南溪。右路金支队连克沙山、牛背石,前锋直趋双河场;朱支队更是长驱百里,直插张敬尧的大本营泸州。其先头部队甚至到达距离泸州仅仅十余里地的南寿山附近。张敬尧损兵折将,一面收缩战线,放弃安富街、纳溪等城镇,于双河场、棉花坡南寿山一带专务“固守”;一面飞电各方,请“火速分兵援泸”。护国军度过了出征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3月22日,洪宪垮台。袁世凯宣布撤消帝制。次日,颁布废止“洪宪”年号,仍以本年为民国五年。在举国讨袁的形势下,广西宣告独立,北洋军阀内部也分崩离析,徐世昌告老“退休”,段祺瑞冷眼旁观,冯国璋则联合北洋军阀中的4省将军,密电袁世凯“取消帝制,以安人心”。日本公使公开表示承认西南护国军为交战团体,日、英、俄等5国又提出口头警告。财政也濒于破产。于是,他召集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等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销帝制,并致电护国军要求停战议和。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流亡日本坚持反袁斗争的孙中山等在东京召开“帝政取消一笑会”以示庆贺。

3月25日,袁世凯下令朱启铃将皇室推戴书退还参政院。

3月26日,护国军提出停战条件,要求袁世凯即日退位。

4月14日,蒋介石率领革命党人占领江阴,并发表《江阴独立宣言》。

4月20日,温州外海面,北洋海军护航舰撞沉一艘运兵船,酿成重大事故。广东独立后,袁世凯令海军总长刘冠雄率北洋军由海路南下平定“内乱”。15日,海军部扣留招商局“新裕”、“新唐”、“新铭”、“爱仁”4艘轮船,运载第十二师一部南下。“海容”、“海圻”号护航。本日,舰队驶至温州外海面,遇上大雾。“新裕”轮被“海容”号军舰撞沉,船上700多名官兵及船员20余人被溺毙,军饷10万元沉入海中。其余各舰23日抵达福建。

4月21日,袁世凯公布政府组织法,下令恢复责任内阁制。

5月7日,已独立的滇、黔、桂、粤四省都督以护国军军政府名义宣布,为统一对袁军事和筹划建国方案计,特暂设一军务院,直隶大总统,指挥全国军事,筹办善后庶政。院置抚军若干人,用合议制裁决庶政。其对外交涉,对内命令,皆以本院名义行之,俟国务院成立时,本院即裁撤。

军务院于5月8日在广东肇庆成立,唐继尧任抚军长,岑春煊任抚军副长,梁启超任政务委员长。正式宣布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大总统。5月9日通告各国公使、领使:“以后除地方商民交涉,照例仍由各该省军民长官与各国驻近该地各官厅就近办理外,其中央外交事务,一概改由军务院办理。”从内外两方面否定了袁世凯政府的合法地位。 11日,军务院发布第二号布告,宣布“此次举义之真精神,一言蔽之曰:拥护约法而已”。号召“各省国会议员迅速筹备集会程序及地点,俾一切问题得以解决,各种法定机关得以成立”。次日,针对冯国璋否定“约法”的谬论,梁启超再次声明:“约法”者,民国之生命也。项城毁之,国人争之。国人以爱护“约法”,故不惜糜顶踵以为之殉。项城虽自绝于“约法”.而“约法”未尝因此而损其毫末也。项城所以失去总统资格,全因其犯“约法”上之谋叛罪、并非“约法”消灭,总统名义消灭,而彼之资格随而消灭也。

5月18日,辛亥革命党人陈其美遇刺。陈其美,字英士。浙江吴兴人。1878年1月(清光绪三年十二月)生。早年习典当业与丝业。1906年到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1908年奉派回国,往来沪、浙等地,联络党人,策动革命运动。1909年至1910年,先后在上海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进行革命宣传。加入上海青帮,且为大头目。1911年7月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成立,被推为庶务部长。10月10日武昌爆发起义,发动上海商团、青帮及部分青年响应,上海光复后任沪军都督。旋发起组织江浙联军,会攻南京。次年1月为派系权力之争,令蒋介石派人刺杀在江浙一带影响较大的革命党人陶成章。1913年宋教仁被袁世凯谋杀,陈其美任上海讨袁军总司令,失败走日本。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任总务部长。此后不断策动上海及江浙等地武装讨袁,屡起屡败。1916年5月18日,张宗昌被袁世凯收买派人暗杀陈于上海寓所。

5月27日,张作霖侥幸躲过了日本刺客刺杀,安然无恙。去年袁世凯称帝后,日本支持东北“宗社党”的一派对积极参与袁称帝活动的张作霖十分不满,决定用暗杀手段除掉他,使东北成为“宗社党”的天下。本月中旬,日本土井少将在奉天召集日方军职人员,密商暗杀张作霖的计划,决定由伊达顺之助、三村预备少尉等组成的“满蒙决死队”执行杀张任务。5月27日,日本关东都督中村雄次郎赴奉天“访问”,张作霖率其部下汤玉麟等乘马车去车站迎接。在归途经过小西边门里时,日本刺客三村丰等从窗口投出炸弹,但只炸伤了汤玉麟和一些随从卫士。张作霖见此便舍车驰马,并与骑兵卫士互换上衣,奔向军署。在张经过奉天图书馆时,日本刺客又向他投出炸弹,但未中,刺客被炸死。事后张作霖对事件佯装不知,未予追究。

6月6日,袁世凯病死北京,年58岁。云南护国战争爆发后,西南各省及两广纷纷独立。上月9日,陕南镇守使陈树藩宣布独立,并率兵进据西安,驱逐陕西将军陆建章,自称都督,这是北洋系统的将领首次公开倒戈。20日和29日,袁世凯的心腹陈宦、汤芗铭,先后宣布四川、湖南独立。袁众叛亲离,深感绝望,一病不起。本日,袁世凯在全国反袁呼声中死去。临终前,袁召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张镇芳入府,口述遗嘱,表示遵照约法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

6月7日,黎元洪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6月29日,北京政府声明恢复1912年所定的《临时约法》,并宣布重开国会。同日,黎元洪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

7月6日,黎元洪重新任命各省军政长官:奉天都督兼省长张作霖,吉林督军孟恩远、省长郭宗熙,黑龙江督军兼省长毕桂芳,山东督军张怀芝、省长孙发绪,河南督军赵倜、省长田文烈,山西督军阎锡山、省长沈铭昌,江苏督军冯国璋、省长齐耀琳,安徽督军张勋、省长倪嗣冲,江西督军李纯、省长戚扬,福建督军李厚基、省长胡瑞霖,浙江督军兼省长吕公望,湖北督军王占元、省长范守佑,四川督军兼省长蔡锷,陕西督军兼省长陈树藩,广东督军陆荣廷、省长朱庆澜,广西督军兼省长陈炳焜,云南督军唐继尧、省长任可澄,贵州督军刘显世、省长戴戡,直隶督军兼省长朱家宝,新疆督军兼省长杨增新,甘肃督军兼省长张广建。

7月12日,1,698名华工从天津大沽口乘船出发,开赴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至大战结束,赴欧华工达20万人,其中15万人在法国境内。

7月14日,北京政府着手惩治帝制策划操办者。西南原提出一个惩治祸首名单,除筹安会“六君子”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和胡瑛外, 加上梁士诒、朱启铃、段芝贵、周自齐、张镇芳、雷震春、袁乃宽所谓“七凶”( 合称“十三太保”)。

段祺瑞起初不同意惩办,主张将帝制派与被缉拿的国民党人一起予以特赦。黎元洪认为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黎、段发生意见分歧。南方坚决要求惩办,为了满足要求,经多次磋商研究,北京政府于7月14日发表惩办帝制祸首命令,将杨度、孙毓筠、顾鳌、梁士诒、夏寿田、朱启钤、周自齐、薛大可8人列为祸首,命令发表前祸首们早已逃之夭夭,只顾熬一乘车离京时在车站被捕。

8月1日,参众两院议员在北京众议院举行开幕式,名称为国会第二次常会,到参议员众议员456人。会场中,“议员彼此握手,频语寒暄”,对国会的恢复,“不胜悲喜交集”。黎元洪、段祺瑞及其他在京阁员均出席

10月10日,黎元洪授孙中山以大勋位,授蔡锷、唐继尧、陆荣廷、梁启超、岑春煊以勋一位。

10月26日,外交部抗议日俄无视中国主权,把松花江以南的北满铁路让于日本。

10月31日,民国元勋黄兴在上海病逝,终年42岁。

11月8日,蔡锷病逝日本

11月19日,政学系形成。国民党籍在京议员300多人,由李根源联络,本日召开政学会成立大会。该会的骨干,多为原欧事研究会成员,他们支持段祺瑞对德宣战的主张。此后,政学会成员与滇桂军阀关系较为密切。国会解散后,该会停止活动。原属政学会的杨永泰、张群、熊式辉等依附蒋介石,成为蒋手下大员和被称为“政学系”的派别。

总结:

1916年,袁世凯的皇帝梦彻底破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又一个类似于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时代的到来,中国终于陷入了群雄混战的时代。6月6日,袁世凯病死北京,终年58岁,从称帝从退位,这短短的83天注定是袁世凯这位枭雄的最后的日子,他的皇帝梦也只做了83天,临终前,袁召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张镇芳入府,口述遗嘱,表示遵照约法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之后张作霖、阎锡山、冯国璋、王占元、陆荣廷、唐继尧等日后的大军阀也相继登场,中国又一个混乱的时代也即将来临。同时,在这一年中国虽然并未加入一战,但是民国政府陆陆续续派劳工前往欧洲参战,前期1,698名华工从天津大沽口乘船出发,开赴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陆陆续续赴欧华工达20万人,其中15万人在法国境内。也是在这一年,5月18号,上海督军辛亥革命党人陈其美遇刺身亡,10月31日,民国元勋黄兴在上海病逝。11月8日,一代枭雄蔡锷也病逝于日本。当然,在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对日后中国影响甚远的事情,那就是11月19日,政学系形成,这个时候原属政学会的杨永泰、张群、熊式辉等陆续依附蒋介石,成为蒋手下大员和被称为“政学系”的派别,蒋介石也在日后依靠这些班底慢慢的掌控中国的“统治权”,并成为了日后大家所熟知的“蒋委员长”。

四、1917年

1月1日,胡适发起文学改良运动,针对文学远离生活、充满陈辞滥调的状况,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文学改良争议》一文。胡适认为,文学改良应从8个方面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欲语。他提出要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正宗。在谈及文学内容时,胡适认为真正的文学应“实与今日社会之情状”。

该文与后来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檄文。

2月1日,《新青年》刊载胡适白话诗8首,这是中国第一次发表的白话诗

2月18日,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1917年2月18日,继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后,《新青年》再次发表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其向旧道德、旧文化开战的态度更为明确,陈独秀也开始担当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主帅。

陈独秀将中国“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幕未尝稍减”的原因归结为“盘踞我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

为此,他“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三大主张是:“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将被时人推崇的明朝前七子、后七子和归有光、方苞、姚鼐、刘大魁称为“十八妖魔”,宣布“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与之宣战。

2月23日,副总统冯国璋入京,调停黎(元洪)、段(祺瑞)之争。这次争议史称“府院之争”,府院之争指民国五年至民国六年(1916年至1917年), 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原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军阀,掌握军政大权,与黎元洪分庭抗礼。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最后由徐世昌出面了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双方斗争更加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3月14日,对德绝交。本月1日,1艘法国邮船被德国潜艇击沉,船上450华工葬身海底。3日,北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对德绝交。本日,外交部照会德国驻华公使,宣布断交。同时宣布收回天津和汉口的德国租界,解除中国境内的德军武装,停付德国赔款和欠款。对德国侨民则宽大处理,在各地各部门服务的德国人一律留用,德商可照常营业。

3月16日,北京政府接收天津德租界,更名为特别区,并收管上海、厦门等处德国商船。

3月18日,北京政府接收汉口德租界,改为特别区。

4月25日,段祺瑞推行宣战政策,召集各省督军在京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参战问题。出席会议的25人中,17人赞成对德宣战。段的主张在各省督军中获多数支持。中国正式参战,并加入协约国

5月10日,公民团再次骚扰国会。众议院开会,审查对德宣战案。2,000多名无业游民组成“陆军军人请愿团”、“五族公民请愿团”等,包围众议院,要求通过该案,否则不许议员离院。本月1日,段祺瑞召集国务会议,讨论对德宣战。倪嗣冲、张怀芝等督军冲入会议厅,胁迫国务会议通过参战案。段随即率阁员直抵总统府,称国务院已通过参战案,请总统核准盖印。但黎元洪以国会尚未通过予以推辞。段祺瑞遂授意陆军次长傅良佐花钱雇用无业游民,组成各类“公民团”胁迫国会。本日,“公民团”散发传单,要求参战,有的议员不接传单,即遭殴打。在场议员大为激愤,要求段祺瑞到会。晚上19时半,段抵达众议院,被议员留在院内不许离开,形成“公民”围困议员、议员围困总理的奇观。晚21时,段祺瑞调马队驱散了“公民团”。

5月23日,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的职务。黎元洪得到国会支持,又有部分直系军阀相助,遂下令免去段祺瑞的职务,并任命伍廷芳代理国务总理一职。被免去总理一职后,段祺瑞愤然离京赴津。

6月14日,辫子军开进北京城。张勋率“辫子军”进北京城,黎元洪令大开中华门,以黄土铺路,迎接张勋。张勋早有复辟清室预谋,各督军要求解散国会而纷纷独立时,他却一直保持沉默。上月底他致电黎元洪,提出解散国会等要求,作为北上调停的条件。对时局一筹莫展的黎元洪于本月1日,特以大总统令形式,明令张勋进京调停。7日,张勋率“辫子军”5,000人北上。8日至天津,又向黎元洪提出3日内解散国会、否则武力对付的条件。迫于压力,黎元洪拟好命令,请代总理伍廷芳副署,遭拒绝。此后,黎元洪找李经义、王士珍等人副署,均遭拒绝。12日,黎元洪只好任命步军统领江朝宗为代理国务总理,副署命令,正式宣布解散国会。本日,张勋以“胜利者”的姿态,带同一帮倡议复辟的人物进京。

6月24日,李经义宣布就任国务总理,但声明仅担任3个月。上月黎元洪任命李经义为总理后,曾多次派人催促他上任。但各督军宣布独立,李害怕惹祸,遂住进天津租界。14日,张勋带“辫子军”进京“调解”,李经义才同行进京。

7月1日,张勋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清废帝复辟。溥仪发布“即位诏”,称“共和解体,补救已穷”,宣告亲临朝政,收回大权。他公布9项施政方针,一连下了8道“上谕”,大举封官授爵,恢复清朝旧制。参加复辟的重要分子,均被授以尚书、阁丞、侍郎等要职,康有为任会弼德院副院长,张勋为政务总长兼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被封为忠勇亲王。复辟后的北京一片混乱。“辫子兵”在城内胡作非为,并禁止人们非议复辟,违者格杀勿论。在军警强迫下,全城挂满黄龙旗,还有些人用马尾巴做成假辫拖在脑后。商店也停止营业,各报则全体停刊以示对复辟的抗议。

7月3日,段祺瑞马厂誓师。段祺瑞在天津附近的马厂组成“讨逆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宣布讨伐张勋。讨逆军第八师誓师出发。张勋复辟后,总统黎元洪拒绝归还大政,避居日本使馆,特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勉其讨伐复辟。而段祺瑞已达到借张勋之手逼黎下台的目的,他于4日通电列举张勋等破坏民国的8大罪状,城内“辫子军”一触即溃,纷纷缴械投降。张勋逃入荷兰使馆。

7月5日,段祺瑞在天津宣告就任国务总理。次日,冯国璋在南京宣布代行大总统职权。

7月13日,溥仪再次宣布退位。12天的复辟闹剧正式结束

7月17日,孙中山率军舰抵广州,开始护法运动。

7月21日,海军总长南下护法。海军总长程璧光、第一舰队司令林保怿响应孙中山电邀,南下护法,率领10艘军舰自上海吴淞口开往广东,并发表《海军护法宣言》,宣布海军讨逆3大目标:“一曰拥护约法;二曰拥护国法;三曰惩办祸首。”8月5日,舰队抵达广州黄埔。

8月14日,北京政府发布大总统布告,正式对德、奥宣战。同时,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派,以参战为借口,大借外债,购置军火,装备其嫡系部队,准备发动内战,讨伐西南。

8月25日,广州非常国会。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开幕,国会议员150余人出席。会议由原众议院议长吴景濂主持,自上月17日孙中山抵达广州发出护法号召后,至本月中旬,抵粤议员已有130余人,但仍不足法定人数,遂决定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成立军政府,作为西南各省的中央政府。

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军政府大元帅。

9月26日,广州军政府对德宣战。

10月6日,湖南护法军和北洋军在湖南衡山、宝庆一带展开战斗,护法战争正式开始。

11月4日,陆军次长徐树铮奉段祺瑞令,通知美国公使苪恩施,愿出兵4万赴欧,希望美国予以财政支持

11月22日,段祺瑞二次下台。冯国璋批准国务总理段祺瑞辞。以英、美为靠山的冯国璋一直对段祺瑞的专制弄权甚为不满。护法战争爆发后,他力图借助南方势力挤走段祺瑞,夺得北京政权,便提出“和平统一”的主张,并指使湖南前线的直系将领停战撤兵,致使北洋军失利。段祺瑞被迫于15日和20日两次提出辞呈,冯国璋准其辞。30日,任王士珍署国务总理,重新组阁。

12月26日,中国当局出兵镇压俄国革命党人在哈尔滨建立的苏维埃政权。

总结:

1917年,中国正式加入协约国,成为一战中协约国集团的一员,同时在文学界和政界也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胡适发起文学改良运动开启新文化运动,并在《新青年》中发布了白话诗8首,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发表的白话诗,同时2月18日,陈独秀也加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改革当中,同时在政界发生了后世最为知名的“府院之争”,总统和总理段祺瑞的府院之争,最终以黎元洪退位,冯国璋在南京宣布代行大总统职权而结束。同时在黎元洪和段祺瑞的争斗过程中,张勋的“辫子军”借着“调停”的借口进入北京,并武力解散了国会,拥立溥仪复位,但仅仅只过12天,这场闹剧并以失败而告终,张勋逃入荷兰使馆。之后在7月17号,孙中山率军舰抵广州,开始护法运动,史称“护法战争”,但由于孙中山的“护法军”内部派系林立,西南实力派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结果可想而知,这次护法战争以失败而告终。同时这一年还发生一件不太为后人所知的事情,那就是12月26日,中国当局出兵镇压俄国革命党人在哈尔滨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总的来说,1917年的中国,政界是处于极度的混乱当中,段祺瑞、冯国璋、黎元洪等北洋的政要一度都在上演着“上台下台”的“表演”当中,可以说也正是因为他们,中国彻底的错过了近代最后一次可以和平统一的机会。

五、1918年

1月14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北京政府段祺瑞内阁追随协约国的外交政策,拒不承认苏俄。本日,北京政府派军队封锁中俄边境,阻绝中俄交通,以防范“过激党人”。

2月26日,广州军政府海军总长程璧光被朱执信派人刺杀于广州市海珠码头。

3月5日,孙中山起用蒋介石。接到孙中山电召,蒋介石由上海到广州。这是孙中山首次启用蒋介石。去年9月20日,蒋介石寄给孙中山一份《对北军作战计划》。10月,蒋介石又进《滇粤两军对于闽浙单独作战之计划》,引起孙中山重视。同日,广州国会电巴黎和会各国代表,请将“二十一条”及段祺瑞与日本所签订的一切密约协定废止。

3月7日,代总统冯国璋通电辞职,并电各省筹商解决时局办法。同日,皖系军阀的御用工具—安福俱乐部成立。段祺瑞为巩固其在国会中的力量,从对日借款中取出80万元,命其心腹徐树铮幕后操纵,由王揖唐负责牵头,组成安福俱乐部,目的在于操纵选举、控制国会。该俱乐部于北京宣武门内安福胡同,因“安福”词义吉祥、易于上口而定名。

5月4日,孙中山辞去军政府大元帅,护法运动失败。

5月15日,周树人首次用笔名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狂人日记》

8月12日,新国会开幕。段祺瑞召集的临参议院完成“造法”任务后,在段的亲信徐树铮幕后指挥下,安福系用政治胁迫、金钱贿买、伪造选票等手段操纵新国会议员选举,结果大获全胜。在当选的427名国会议员中,安福系竟占384名。,新国会因被安福系控制,故被称为“安福国会”。此后,段祺瑞通过王揖唐,按月津贴参加安福俱乐部的议员。

8月15日,日本宣布出兵满洲里。

8月19日,日军5,000人由哈尔滨进驻中东路各站。

9月1日,前众议院议长汤化龙在加拿大维多利亚港中华会馆门前,遭国民党人王昌行刺,身中2枪,当场毙命。

9月4日,徐世昌当选大总统。徐世昌在大总统选举中,以425票压倒多数当选。安福国会产生后,皖系认为合法倒冯的时机成熟,由国会提出冯国璋代理大总统已届期满,应另行选举。冯国璋在北京因处处段祺瑞掣肘,自知再当总统已无望,但又不愿段祺瑞独揽大权,于是提出下野,条件是段祺瑞同时下野。皖系内部认为,北洋分化为直、皖两系,矛盾已深,段祺瑞若置冯国璋不顾而出任总统,必激化两系矛盾,因此应推举无兵权、又接近皖系的北洋元老徐世昌任总统。8月底,冯国璋、段祺瑞相继通电下野。

9月10日,段祺瑞辞去国务总理职,由内务总长钱能训兼代。

9月13日,北京政府外交部郑重向日本公使声明,日、俄如有售让中东路协定,中国坚决不予承认。

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总结:

1918年,这一年最重要的全球大事情,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最终以英法俄的协约国战胜德奥的同盟国的结局结束,此次大战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也因为在最后加入协约国而成为战胜国之一。同时这一年,日本正式开启了入侵东北的序幕,8月15日,日本宣布出兵满洲里,谁也不想不到日后的日本会对中国造成如此大的灾难,只能说时也命也。此外,孙中山正式启用蒋介石,蒋介石开始走向国民党的高层位置,并为日后成为孙中山的继承者打下深厚的基础。


澳古说历史


一战时正是我国的北洋军阀时期,直系皖系奉系几大军阀加西南各省军阀正在互相混战,忙的不亦乐乎,虽然名义上的北洋段祺瑞政府后期也宣布加入协约国参加了一战,但只是向欧洲战场派出了大批劳工,并没有派战斗部队参战!


天佑我中华7790127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而这段时期的中国也并不安稳,正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其中以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等为代表的北洋系,以张勋,康有为等为代表的复辟势力还有以孙中山,宋教仁等为主的国民党先后登场,他们互相角逐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年代大剧”!当然了在这其中更有蔡锷,陈独秀,李大钊等出彩的配角为这场“年代大戏”增添不少光彩。下面我便为大家讲一讲那段精彩的历史……

1912年在孙中山,黄兴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和袁世凯的威逼下,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之后孙中山遵照协议,宣布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由袁世凯临时大总统,于是历史书上便有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这句话。袁世凯就任后,将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并改组政府,打压国民党,独裁之心昭然若揭。

1913年,改组国民党的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火车站。宋教仁推行国会选举,到各省演讲宣传国民党,以此希望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能争取到多数席位,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会选举中获胜的党派首脑出任民国总理,组建内阁。因此在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的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应该出任总理,组建内阁,这样一来袁世凯的权力便受到了限制,由此引发了袁世凯的不安,最终宋教仁被刺身亡。同一年孙中山,黄兴等发动第二革命,北伐讨袁,但不久就失败,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人逃亡日本,袁世凯以“叛乱”为由驱逐国会中的国民党议员,强制解散国民党,这一年阴影开始笼罩在中华大地上。


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行《中华民国约法》,强制解散国会,宣布由其亲信组成的“中央政治会议”代替国会行使立法权,规定国家废除责任内阁制实行总统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国家统治权,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这一年袁世凯大权独揽,独裁统治已成。

1915年春,袁世凯开始筹备帝制,同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皇帝尊号,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废除民国纪元,建立“中华帝国”。当然了也是在这一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原因,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逼迫袁世凯承认日本取代德国在华的一切特权等丧权辱国的要求,虽然袁世凯因为某些原因不得已妥协,但袁世凯最终也并没有全部答应下来,那时候的中国还很弱小,有些事情就算是皇帝也无能为力,只能说落后就要挨打!

1915年12月25日,在孙中山等人的领导下,蔡锷,唐继尧在云南宣布起义,反对帝制,出兵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后由于北洋军在前线的不断溃败,最终袁世凯迫于内外压力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但他仍居大总统,只不过之后广东,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这一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忧愤而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黎元洪就任大总统,恢复了责任内阁制,皖系首领段祺瑞出任内阁总理,成为当时的实权派,但是黎元洪不甘大权旁落,于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和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展开了权利斗争,史称“

府院之争”。

1917年5月21日,虽然总统无权撤销总理,但黎元洪还是强行撤销段祺瑞总理之职,“府院之争”达到高潮,段祺瑞因此回到天津,扬言另组临时政府,于是黎元洪在段祺瑞的压力下,被迫同意辫子军首领张勋入京调停。张勋入京后,在皇宫召开“御前会议”,再次强制解散国会并赶走黎元洪,请出溥仪,废除民国纪元,改1917年为“宣统九年”,宣布复辟。身在天津的段祺瑞见到利用张勋赶走黎元洪的目的达成,便组建了“讨逆军”,讨伐张勋,张勋的辫子军一触即溃,讨逆军很顺利的攻入北京,溥仪再次退位,张勋,康有为等外逃,段祺瑞重新担任总理,掌握了政府实权,黎元洪通电全国,引咎辞职,直系首领冯国璋暂摄大总统之职。


1917年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在接连发生“府院之争”,“张勋复辟”等丑闻后,尤其是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引起了孙中山等人的极大不满,于是在7月,孙中山发表讲话呼吁全国各界进步人士为护法而战,在广州发动了护法运动,只不过拥护孙中山的军阀名义上支持他,暗地里却是各自争地盘,最终孙中山认清现实,认为军阀不可信,于1918年5月离开广州,护法运动失败。

也是在这一年北京大学里有两位普通而又特殊的学者正在宣扬一种新思想,他们不知道未来的道路如何,却坚信未来可期,同一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他们指明了道路,革命的星星之火正在积蓄力量等待爆发!他们就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1918年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矛盾逐渐加深,皖系引奉系入,徐树铮又在天津诱杀了直系将领陆建章,再加上南方其他军阀割据,此时的中国内部一片混乱,直皖大战一触即发!不久后冯国璋,段祺瑞先后通电辞职,徐世昌就任大总统。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年被迫宣布对德宣战的中国意外的成为了战胜国,可是没有出过一兵一卒,在国际上也没有任何地位的中国即便是战胜国也受不到公正的待遇。


当政府准备派人参加1919年的巴黎和会时,却不知这场“和会”将会引发国内的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示威运动,而这场运动注定成为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不可磨灭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