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娃娃魚重達50多斤,數千條放歸自然!探祕達州大鯢科研基地

在州河通川區羅江鎮附近河段的東岸,座落著一座不起眼的兩層小樓,這裡卻棲息著500多條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

娃娃魚是世界上最大的最珍貴的兩棲動物,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達州幽靜的山澗峽谷內,也能尋到野生娃娃魚的蹤跡,然而2008年左右,因為人為捕殺、環境變化等原因,達州的娃娃魚曾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2010年,達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從零開始,致力娃娃魚移養、繁殖、馴化、放養等科研工作。8年來,數千條娃娃魚從科研基地迴歸自然,不但使達州整個野生娃娃魚生存狀況趨於良性循環,也讓娃娃魚養殖走向了規模化產業化。

走進大鯢科研養殖場

近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羅江鎮州河東畔的大河村附近,大鯢科研繁育中心就座落在河邊不起眼的兩層小樓裡。

“目前,養殖場有娃娃魚500多條,其中清本(野生種魚)100多條。”據水產技術副站長呂蘭平介紹,大鯢科研養殖場的主要工作就是通過人工手段,繁育娃娃魚的“子一代”(清本的後代)和“子二代”(子一代的後代)。大鯢科研繁育中心的專家隨即帶著記者走進小樓一層,記者發現每間屋裡都砌著十幾個小池子,每個小池子上方都有水管24小時導入清水。“住‘單間’的大多數都是清本。”專家一邊帶著記者參觀娃娃魚的家,一邊給記者普及娃娃魚的知識。

24歲的娃娃魚重達50多斤,數千條放歸自然!探秘達州大鯢科研基地

據瞭解,娃娃魚屬亞冷水魚,被叫做“水中大熊貓”,是特有珍稀野生動物,是世界現存兩棲類中體型最大的物種,體長可以達到2米,它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侏羅紀時代。但是,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野生大鯢的種群數量已下降80%以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將其瀕危等級評定為極危(CR),我國也於1988年將其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娃娃魚對生存環境需求比較苛刻。如果要正常的生長繁殖,其生存環境的水質必須達到直飲水標準,常年水溫不超過22℃。同時,娃娃魚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境裡。記者注意到,科研繁育中心每條娃娃魚所住的小水池裡全部鋪設了瓷磚,專家告訴記者,娃娃魚的皮膚很容易被刮傷導致感染魚病,所以生活的水池一定要十分光滑。

24歲的娃娃魚重達50多斤

在最大的一個水池中,記者看到了一條近2米長、嬰兒腰身粗的娃娃魚。呂蘭平告訴記者,這條娃娃魚今年24歲,是他們科研養殖場中年齡最大的娃娃魚,也是達州最早獻身科研的野生娃娃魚,目前體重達50多斤。

2008年,水產技術推廣站的專家發現,因過度捕殺和棲息地被破壞,導致達州野生娃娃魚數量急劇減少,已處於瀕危狀態。“當時娃娃魚市價高達一兩千元每斤。”據呂蘭平回憶,不少群眾非法捕撈野生娃娃魚,並偷偷高價出售;同時,很多適合娃娃魚生存的河道因為興建水利工程,造成水位抬升,影響了娃娃魚的自然繁育;而最讓人揪心的則是因為化肥、農藥的使用和非法毒魚、炸魚造成的水體汙染,讓娃娃魚自然生存受到了直接的威脅。為了維護達州的生態環境健康發展,達州市科委遂對娃娃魚的繁育工作科研立項,以達到挽救瀕危物種的目的。

24歲的娃娃魚重達50多斤,數千條放歸自然!探秘達州大鯢科研基地

2010年,達州市水產技術站牽頭成立了達州大鯢保護髮展協會,並在通川區、宣漢、萬源等多個地點選址建設繁育科研中心。“當時達州基本上已經找不到適合的清本了。”呂蘭平告訴記者,他們只得到陝西、湖南等地,以每條3-4萬元的價格,高價收購野生娃娃魚。

然而娃娃魚的科研繁育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2010年夏天,因氣溫過高,位於宣漢黃金鎮的科研繁育場內,100多條娃娃魚一夜之間突然死亡,不但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也讓日夜陪伴它們的科研人員十分痛心。自此之後,繁育場的工作人員更是每天24小時守候著這些珍貴的娃娃魚。

數千條“子一代”放歸自然

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回報,隨著娃娃魚科研繁育工作不斷取得進展,娃娃魚的種群也在不斷擴大,形成了清本、子一代、子二代等等科學繁育鏈條。

“野生清本人工授精後,誕生的子一代,就可以放歸自然。在適應自然環境後,就能成為新的野生物種。”專家告訴記者,由於基礎建設、環境變化等原因,以前能讓娃娃魚生存的地方,可能已經不再適合了。科研人員踏遍了達州高山峽谷,不斷地尋找著適宜娃娃魚生存繁衍的自然環境,給所有的河流小溪做四季水溫測試,看山間溪谷是否有適宜娃娃魚生長繁衍的洞穴……

比如2017年,大鯢保護協會就在達州宣漢百里峽、渠縣龍溪谷、萬源龍潭河等地,將300餘條“子一代”娃娃魚放歸自然。協會成立8年以來,他們已經放生了數千條娃娃魚迴歸自然。

24歲的娃娃魚重達50多斤,數千條放歸自然!探秘達州大鯢科研基地

經過大量的工作,如今達州娃娃魚的種群數量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生態圈也形成了良性循環。

“子二代”走向市場助力農民創收

在科研繁育中心的一個“單間”裡,記者找到幾天前市民在州河裡發現的那條娃娃魚。專家告訴記者,這條娃娃魚是養殖場魚,送到這裡來時,體表被州河的岩石掛傷患上魚病,同時因捕食能力差奄奄一息,經過幾天的細心照料,如今已經恢復了活力。

科研繁育中心的另一個任務就是研究如何飼養娃娃魚。據瞭解,雖然野生的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私自買賣和食用是違法行為,不過食用人工繁殖子二代以上的娃娃魚是不違法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條例,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但應持有相關許可證。

“只有子二代以上的娃娃魚才可以向市場出售、食用。但經營者必須有相關部門的授權。”呂蘭平告訴記者,達州水產技術推廣站是達州唯一一家取得授權的單位。近年來,他們大力推動娃娃魚子二代的民間養殖工作,創辦了娃娃魚養殖協會,為養殖戶提供“子二代”魚苗和養殖技術,如今協會共有70多家娃娃魚養殖戶成員單位。雖然目前娃娃魚的市價有所回落,每斤市場批發價大約在100餘元,但一家初具規模,飼養數百條娃娃的養殖場,每年的利潤能達到數十萬元。同時,協會還在推進農村的散戶養殖,農民們僅需少量投入,就能為自家增加收入。

如今,達州的娃娃魚養殖業已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不少外地商戶,都到達州來收購娃娃魚。

水產技術負責人也提醒廣大市民,千萬不要為了利益和口腹之慾違法捕獲、獵殺野生娃娃魚。保護野生動物,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今日的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