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減持退出保險業?萬達集團27億退出百年人壽

近期,不斷有個別股東出清保險公司股權的消息傳來:

萬達集團清空百年人壽股權,長江財險超過1/3的股權被第二三大股東集體掛牌出售,而在更早之前,安盛天平的中方股東天茂集團等放棄了全部50%的股權,安盛天平從合資險企正式變身為外資獨資險企……

雖然各家公司股權轉讓的原委各不相同,大多也都有資本接盤,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公司的股權交易並不順利。

而更重要的是,隨著行業發展趨緩,一些業內人士已經開始憂慮:如果公司發展遲遲未能達到股東預期,不排除一些股東會心灰意冷,而這會進一步加劇某些亟待增資的險企的困境。

萬達集團27億元退出百年人壽

12月17日,綠城中國發布公告稱,其已與賣方(單一主體)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以27.18億元收購百年人壽11.55%股權。雖然沒有公佈出讓方具體名稱,但是對照百年人壽股東,不難發現,只有第一大股東萬達集團符合條件。

萬達集團將百年人壽11.55%的股權售予綠城中國,這意味著,萬達集團將徹底退出百年人壽,徹底退出保險業。

萬達集團是在保險資金逐漸在資本市場引發更多人關注的2014年,才開始真正介入到保險行業當中的,從2014年到2015年,其先後從百年人壽原股東國電電力、時代萬恆手中收購了合計佔比11.55%的股權,成為百年人壽第一大股東。

不過相較於寶能控股前海人壽、恆大控股恆大人壽,同為國內最知名的房地產企業之一,萬集團達卻始終未能控股百年人壽。實際上,萬達不是沒有這種心思,但在股權較為分散的百年人壽,這一想法受到了來自其他股東的阻力,最終未能實現。

要知道,萬達集團對於保險業本來是有著更大抱負的。在萬達集團2016年的工作報告中曾透露,萬達集團已在上海註冊成立萬達金融集團,註冊資本100億。萬達金融集團下設網絡金融、飛凡科技、保險、投資等公司,很快集團還會增加新的成員。

不過,至少從保險業的佈局來看,萬達之後未能有進一步的拓展,而如今,更是徹底地放棄了僅有的保險公司股權。

近年來,萬達集團不斷進行業務收縮,先是以78億元的價格售出萬達影業部分股權,接著以200多億元的價格將旗下77家酒店賣給富力地產,其後又將萬達文旅項目以438.44億元的價格賣給融創中國……而現在,保險也成為其瘦身計劃的一部分。

百年人壽的償付能力三季度報顯示,三級度末,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91.19%,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3.77%,已經十分接近監管紅線,正亟待增資。不知道這是否也是萬達集團選擇清盤的另外一個原因。

武鋼集團、中電工程同時拋售長江財險

近期,另外一家被第二、三大股東公開掛牌轉讓股權的保險公司是長江財險。

12月20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和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項目信息顯示,武鋼集團和中電工程分別掛牌擬出清持有的長江財險18.67%和16.67%的股份,武鋼集團和中電工程分別是長江財險第二、第三大股東,也是發起股東。

長江財險,是第一家總部設在湖北省的法人財產保險機構,在馬太效應顯著的中國財險市場,這是一家並沒有多少存在感的財險公司,但其背景實力其實不容小覷。現有6家股東中,除湖北省聯合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湖北省屬國企外,其餘5家均隸屬於國資委。其中大股東國電集團以及子公司國電資本總共持有該公司34%的股份,系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谁在减持退出保险业?万达集团27亿退出百年人寿

理論上,有著雄厚股東背景的財險公司往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單單股東業務就足以為其帶來不菲的保費收入。

從長江財險官網介紹來看,“做強股東業務、做優市場業務”的確一直是該公司最重要的經營方針。而從其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股東業務也確實一直是其最重要的業務構成。2017年,僅其從國電集團及其旗下企業收取的保費就達到了2.81億元,在全部保費收入中佔比36%以上。

但遺憾的是,儘管有股東業務的強力支撐,但長江財險7年發展並不盡如人意。

就保費收入而言,前幾年還在保持快速增長,但到2017年,卻出現了同比8%以上的降幅。就淨利潤而言,也已經連續兩年出現虧損。而根據其償付能力報告,2018年前三季度,其虧損額度也已經接近1億元。

業績不穩定,而又每況愈下,或許正是其第二、三大股東同時掛牌出讓股權的重要原因所在。

此次第二大、第三大股東一起出清所持長江財險股權,對於長江財險來說,無疑於一個巨大的變數,因為二者股權相加,持股比例達到35.34%,超過第一大股東國電集團及其子公司國電資本持股比例之和,足以影響未來長江財險的決策格局。

還有誰在退出保險業

除上文提及的萬達集團以及武鋼集團、中電工程外,2018年還有許多企業已經退出保險業,或者減持保險公司股權。(詳見下表)

例如,11月26日,安盛天平的以天茂集團為首的五家中資股東與法國安盛簽訂股份出售和購買協議,同時出售所持全部安盛天平股權,交易總對價達約46億元人民幣。交易完成後,法國安盛將100%控股安盛天平。

例如,2018年三家股東相繼售出華泰保險集團股權,分別是深圳億鑫投資、江蘇悅達投資、國旅貿易。

再例如,海航集團徹底告別新光海航人壽,將其所持50%股權盡數售出。

……

當然,整體來看,這些都只是正常的保險公司股權交易而已,無論是由於股東方的戰略考量,還是保險公司自身經營不當,都是一個健全的市場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將這些與2018年以來的保險市場萎靡的表現相結合,卻又多了一層意味。

谁在减持退出保险业?万达集团27亿退出百年人寿

熱鬧之下,隱憂已顯

最近一次保險市場擴容潮出現在2013年之後,彼時,保險公司負債端以及資產端都剛剛經過一輪市場化改革,資產驅動負債模式的公司開始“彎道超車”,為追求高收益以及其他目的,個別保險公司開始在資本市場頻頻舉牌。

到2015年,隨著萬能險費率市場化改革的完成,資產驅動負債模式更是達到“鼎盛時期”,“財大氣粗”的保險公司成為了資本市場最“耀眼”的存在,一時風頭無兩。也是在這期間,大量資本開始湧入保險業,據當時的可靠數據,到2015年底,排隊批籌的險企數量已經達到了兩百多家。

直到現在,一些資本對於保險業仍抱有極大興趣,雖然監管已經暫停保險公司審批——2018年尚未有一家保險公司獲批籌建,但依然有公司志在保險牌照。這從大多數保險公司股權轉讓都能找到接盤方且價格還頗為誘人就可見一斑。就在近期,上市公司寧波高發還公告稱,公司擬出資不超2億元,與均勝電子一同發起設立一家財產保險公司。

但市場已經開始隱隱不安,不少業內人士開始擔心保險公司不再吸引資本。這種憂慮產生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就是保險市場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發展快速放緩。

雖然中國保險市場仍然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保險市場之一,但很明顯市場發展邏輯已經發生改變,過去粗放的高舉高打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保險公司,無論是壽險公司還是財險公司都必須轉向存量管理,通過精耕細作、經營客戶,贏得進一步的發展。

一些保險公司人士不無擔憂地表示,一些股東因為在過去幾年看到保險公司“圈錢”容易,於是斥巨資發起設立保險公司,結果實際發展情況卻遠遠低於預期,已經有了心灰意冷的跡象,這會直接將一些償付能力吃緊、亟需注資中小險企推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12月4日,信泰人壽4700萬被查封股權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被公開拍賣,不過最終遭遇流拍。統計顯示,自2015年以來,信泰人壽的股權被拍賣次數多達21次,在這21次拍賣中,有些股權是經過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拍賣才最終確定買家。

2017年,湧金投資、國金鼎興投資、拉薩亞祥興泰投資以及北京廣廈京都置業4家股東擬轉讓其所持長城人壽股份。最初的意向接盤方為北京華業資本,但在2018年,由於北京華業資本被監管認定不符合有關資質,交易宣告失敗。

而個別被監管勒令更換股東的保險公司,迄今也未能順利達成目標。

凜冬將至,變得不僅僅是保險公司,更是資本本身。

本文源自慧保天下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