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券商悄悄調高兩融警戒線,卻折射出近5年牛熊轉換關鍵

再過幾天,2018年就將迎來收官。

隨著年報行情的啟動,以及外圍股市的不穩定,A股市場的經常情緒似乎也越來越濃烈。特別是在融資融券方面,近日,就有券商調高了維持擔保比例警戒線。

另一方面,兩融餘額則呈現出了階段性的下行態勢,一向狂熱的融資客似乎也無心戀戰。

有券商悄悄調高兩融警戒線,卻折射出近5年牛熊轉換關鍵

申萬提高兩融擔保比例

近日,有投資者受到了申萬宏源的通知,自24日起,信用賬戶維持擔保比例警戒線將由130%上調到140%。

我們知道,在進行融資融券時,投資者需要提供一定的擔保物。而維持擔保比例,就是指擔保物價值與兩融債務之間的比例。當該比例達到或低於警戒線時,投資者就不得進行融資買入或者融券賣出。

此番申萬上調該比例的警戒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了其對當前市場穩定性的擔憂。

值得慶幸的是,對於更多的券商而言,目前並沒有調整相應指標的計劃,而140%的警戒線也不屬於非常高的水平。

據統計,目前大型券商維持擔保比例警戒線多數都在140%,有的甚至將這一指標設置為150%。

兩融餘額呈現下行態勢

相比於兩融擔保比例,目前兩融餘額的現狀則更加令人擔憂。

兩融餘額是融資餘額與融券餘量金額的簡稱。其中,融資餘額指投資者融資買進與歸還借款間的差額。融券餘量金額則是指投資者借券賣出後還沒有償還的數量。

目前,兩融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為2 %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市場情緒"。兩融餘額越高,表明市場熱度和投資者參與度越高;反之,則說明市場趨於清冷。

而縱觀整個四季度,隨著行情震盪下行,滬深兩融餘額也下行至7600億左右,反觀2015年股市最瘋狂的時候,兩融餘額則一度高達2.2萬億!

有券商悄悄調高兩融警戒線,卻折射出近5年牛熊轉換關鍵

錢都去哪了?

短短3年的時間,減少了1.4萬億,說實話,觸目驚心。那麼這些錢都去哪了?我們來看幾個活生生的案例:

客戶A,職業投資人,17年底對市場行情有一波基本判斷後,以200萬做擔保母募集了1500萬,重倉買入兩隻股票,到今年年中,虧完了自由資金

客戶B,營業部兩融客戶,自由資金一千萬,經過不斷下跌,自由資金僅剩70萬,靠開滴滴維持家用

客戶C,小企業老闆,現金資產兩千萬,南京房產12套,這兩年加槓桿後爆倉,目前賣了11套房子

……

可以說這1.4萬億絕大部分都是以上述方式被洗出市場,罪魁禍首就是融資槓桿。

兩融餘額成近5年牛熊轉換關鍵

再讓我們看看13年時的兩融餘額,以年初為準,不到880億。到了15年,短短兩年的時間就達到了2.2萬億,其快速上漲成了大牛市出現很重要的一點。

有券商悄悄調高兩融警戒線,卻折射出近5年牛熊轉換關鍵

而大家還記得15年牛市終結的導火索麼?正是監管層開始降槓桿,正是由於槓桿大量爆倉,大量非理性拋盤一湧而出,最後引發的流動性枯竭造成。

這也是國家隊救市的原因之一,重新賦予市場流動性,否則將有可能出現系統性風險。

如今降槓桿的工作算是有了一個初步的成果,風險得到充分的釋放,但是這個代價確實有點大。

可以預見,隨著未來的反彈,甚至是牛市的到來,兩融資金依然會捲土重來,屆時大家切記要理性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