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训练第11期,写了这么多年作文,你会观察吗?

观察技能

什么是观察呢?“观”就是看,“察”就是调察研究。可见观察并不是简单地“看一看”,还包括嗅一嗅、摸一摸、尝一尝,问一问等多种感觉体验。

小学作文训练第11期,写了这么多年作文,你会观察吗?

认真观察的孩子

首先,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

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十分丰富和复杂的。我们要想真正了解,认识某一事物,必须对这一事物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一个人即使天天跟一个事物接触,也未必真正了解它。

比如,我们到某地游览,看到了一座山或条河,似乎山上河边的景物都尽收眼底了,已经了解它们了。其实那是远过不够的。就是这座山,这条河,它们在晨光熹微时是什么样子?在夕阳西下时又是什么样子?在万木葱笼的夏季是什么样子?在朔风呼啸,冰封雪飘的隆冬又是什么样子?搞清楚在各种情况下:这座山”、“这条河”的不同形态,才能算收到观察的实效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少年朋友们熟知的诗句,这诗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宋代诗人苏轼在观察庐山所倾注的心血,所费的苦功。认识一处景物特尚且如此,何况认识更加纷繁复杂的事物,了解有着丰富感情、深邃思想的人物呢?

小学作文训练第11期,写了这么多年作文,你会观察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次,观察是作文的基础,是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变成文章的桥梁。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很有用处。”没有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素,也就不可能有创作的欲望和写作的材料。

著名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因为早年丧父,他亲眼看到母亲靠给人洗衣维持一家人生活的痛苦情景,亲耳听到了母亲述说她在幼年时就被赶出家门,到街上乞讨,由于寒冷难挨,就躺在一座桥下坐着,没有鞋穿,只好用手抱着双脚取暖。根据这些,安徒生才写下了充满血泪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不朽之作。

小学作文训练第11期,写了这么多年作文,你会观察吗?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再次,观察是走进生活,开始写作的一道“铁门槛”。

这里“铁门槛”的意思是说:“观察”这一步是任何人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就能越过的关卡。因为,写文章就是写生活观察的过程就是积累生活的过程。没有观察,作文就成了无米之炊。

什么时候桃花开了,什么时候树叶落了,蚂蚁怎样搬运食物,小蝌蚪怎样丢的尾巴,晚餐桌上你听到了什么议论,你住所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小事只要留心观察它,仔细体会它,思考它都会在你作文时变成极有用的材料。许多获奖的小同学的作品都证明了这一点:作文水平的提高原来是从观察起步的。

小学作文训练第11期,写了这么多年作文,你会观察吗?

蚂蚁叼着幼虫准备搬家

观察应当注意什么?

首先,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所谓观察的目的,就是我们观察所要取得的观察结果。

每次观察时定的目的越明确越好,可是,在一些小朋友中,存在着盲目观察和凭兴趣观察的现象。有时一些同学为了完成某一篇日记,漫无目的地搜寻着观察的目标,无意中碰什么,就观察什么。有些同学还存在着凭兴趣出发的现象,在观察实践中想起什么就观察什么,想怎么观察就怎么观察这样都不会获得好的观察效果。

要想做到目的明确,取得预期的效果,观察前要做周密的计划首先要确定观察什么,其次,要考虑清楚怎样进行观察,要取得怎样的观察结果。对于具体步骤考虑得越全面,越详细越好。革命导师马克思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一份《工人调查表中》为了弄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走访工人之前,准备了100个问题,其中,单单为了弄清工人的实际工作时间,他就提出了16个问题。

同学们,希望你们也在观察某一具体事物之前,先定个详细计划,列个详细提纲,可以对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一个物的构造用途、一个人的经历特征、一处景物的位置形态等方面,设计一些需要了解清楚的问题,在观察中哪些需要动口问、哪些需要仔细看、哪些需要亲自再迈开双脚走到现实生活中去,做一番严肃认真的观察。那收获一定是丰硕的、可喜的。

小学作文训练第11期,写了这么多年作文,你会观察吗?

细致入微

其次,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在实际生活中,对人、事、物、景、自然现象等不同类别的事物,由于它们的性质、存在状态和活动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观察时要注意抓住事物各自的特征。

大家知道,每个具体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观察时,我们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写作文时,才能具体真切地把它展现在读者面前,才能吸引读者、感染读者。如“春天来了,城市和农村到处都春花盛开绿意盎然。”这个判断只能给人一个笼统的印象。具体说田野怎样变绿了,公园里哪些花盛开了,村庄和校园是怎样生机盎然?我们只有亲临不同场所,做认真细致的观察,才会得到具体的印象,产生真切的感受。

小学作文训练第11期,写了这么多年作文,你会观察吗?

乡村景色

一些小同学在观察实践中,往往注意了事物的共性,而对具体事物的特点注意不够,因此作文写出来平平淡淡。比如,不少同学在描写人物外貌时总是写“他(她)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其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有的“浓眉大眼”,有的人就“眼大而无神”,有的人遇困难就“目光焦灼”,有的取得了成绩,眼里就流露出“笑意”。即使是长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的人,也不是一天到晚总是“水汪汪”的,比如他吃惊时,他生气时,他困倦时,那时他的目光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在观察人物时,必面深入细致地抓住每个人的外貌特征。

同学们,在观察人物如此,观察物品、观察活动、观察事件也是如此。大自然中,没有两片形状、重量完全相同的雪花,养鸡场里没有两个形状颜色完全相同的鸡蛋,世上的事物所以称为“万物”就因为即使在同一类中每个事物都有各自的特征,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使我们的观察活动更细致、更深入、更有成效。

《小学生作文训练》是济宁小学老师原创,从观察、想象、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修改八个方面系统传授小学生作文的基本技能。希望对孩子有所帮助。欢迎订阅,欢迎关注老师。原创不易,抄袭必究,谢谢!

小学作文训练第11期,写了这么多年作文,你会观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