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時代,“共享工廠”能走多遠?

共享經濟時代,“共享工廠”能走多遠?

1、看染費上漲的三大原因

目前已進入8月中旬,市場似乎也逐漸走出了淡季,做好了迎接“金九銀十”的準備。染廠裡的活多了起來,一改前段時間低迷的狀態。廠裡白坯也開始在空場地上堆滿,甚至已經堆到了廠外的馬路上,九月份訂單貨也會多起來。

而前不久,分散染料龍頭企業主流品種提價1000-2000元/噸,分散黑產品報價約2.3萬元/噸。因環保和安全生產規範要求趨嚴,浙江紹興上虞工業園區已有近100家企業停產,大量企業的關停,造成部分下游染料企業原料緊缺。而隨著第四批中央環保督查的啟動,中小型染料企業產能或再受衝擊。全球最大的染料浙江龍盛,因為環保督查問題,分散染料的價格早就開始上漲。

此外,環保風暴給染廠帶來的影響,無疑是汙水排放的達標要求更嚴,從而染廠不得不提高汙水處理水平,因此在成本上也增加了。配套的汙水處理設備,是必不可少的。當前很多地區已經開始限制企業申請排汙許可證,能夠拿到環評資格變得艱難。但是最近幾年產能一直處於過剩階段,企業開工率不高,導致盈利縮水,很難籌集資金改造自己廠的生產線、增添環保設施。對於資金本就不充裕的紡織企業來說,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染費了。

2、“共享工廠”來臨,將實現中國實體產業徹底翻身

共享工廠的本質就是定製和外包!

共享經濟時代,“共享工廠”能走多遠?

對於一個傳統制衣廠來說,一天滿負荷生產量是2000件衣服,如果一天生產量低於500件就會虧損,但是生產總是分淡季和旺季,比如夏裝款式已完工,秋裝訂單還沒開始,這其中的間隙就是工廠最難熬的日子,一個月算上支付工人工錢要虧損20多萬元,而且這種空檔期加起來佔全年的近半時間。現在,一種以“分享產能”、“共享工廠”的新型生產模式在全國各地興起:

比如一家位於浙江桐鄉的羊絨製品工廠,是當地第一家接入互聯網的工廠,再加入1688的淘工廠平臺後,主要為小型網店加工毛衣,版型都是設計圖拍照過來,雖然剛開始接入商家的訂單都是小單,一批只有20件至30件。但是開機率從以前的60%能達到現在的90%以上!並且一條生產線可以加工好多個品牌!淡季也能做到扭虧為盈!

該工廠於是又在平臺上和周邊9家企業抱團發展,成立了“虛擬聯合工廠”,統一接單,集中打樣,再按照每家工廠的生產情況分配單量。接到無法消化的訂單,共享給其他訂單匱乏的工廠。

8月上旬全國大部棉區處於開花期

上週,北方大部農區氣溫偏高、墒情適宜,有利玉米、大豆、棉花等秋收作物生長髮育;南方大部水熱條件匹配較好,利於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長;但周內東北地區、內蒙古東部以及雲南等地的局地遭受暴雨洪澇和風雹災害。

共享經濟時代,“共享工廠”能走多遠?

1、巴商務部長承諾將構建以促進貿易為核心的戰略措施

巴基斯坦《論壇快報》8月10日報道,巴基斯坦商務部兼紡織業部長馬利克週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增強國家的出口實力,實現國家的貿易目標是政府的優先目標。他表示,他將制定一系列短期、中期和長期戰略發展規劃以加強和世界其他貿易伙伴的貿易聯繫。在談及和歐盟的貿易聯繫時,馬里克表示,受益於歐盟對巴實行的普惠制加(GSP+)優惠政策的積極影響,巴基斯坦在歐盟的市場份額一直表現良好。2016年,巴基斯坦出口歐盟的紡織業產品相較2013年增長了60%,棉花和其他紡織業原材料出口增長了9%,巴基斯坦向歐盟出口的地毯製品從2013年的3030萬歐元增長至2016年的3792萬歐元。他還表示,巴基斯坦正致力於和土耳其、泰國完成最終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加強和傳統貿易國家的貿易聯繫。同時,巴政府還將在世界其他不同地區積極尋找新的潛力市場,以推動巴基斯坦出口產業的發展。

2、三季度歐元區Ifo經濟景氣指數創2000年秋季以來新高

路透德文網8月3日消息,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Ifo)當天公佈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歐元區Ifo經濟景氣指數上升8.8至35.2,創2000年秋季以來新高。受訪的340名專家對歐元區當前經濟形勢的評估和未來半年經濟前景的展望均明顯好轉,分別由21.9和31.0升至33.5和37.1。專家對歐元區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評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Ifo專家預計,今年歐元區通脹率略有下降,前值1.6%,現值1.5%;未來半年短期及長期利率將有所上升;歐元兌美元匯率也將繼續維持在現有水平。

3、尼日利亞傳統領袖: 期待與中國在紡織等行業開展合作

14號,尼日利亞傳統領袖、卡諾埃米爾薩努西二世一行到訪上海紡織有限公司和上海寶武集團,與中方就兩國在紡織與鋼鐵行業的合作進行探討。薩努西二世說,尼日利亞的紡織業曾是該國的民族工業,曾有愈70萬從業人員,但現如今,因外部競爭、發展政策等多重因素,該國紡織行業陷入衰退。而中國擁有技術、資本以及在基礎設施較差的情況下運營工廠的豐富經驗,尼日利亞尤其是該國商業最發達的卡諾州期待中國公司能夠在當地投資建設紡織工廠,以實現本土化生產,面向全非乃至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薩努西二世強調,尼政府將在土地、政策以及人員等多方面為中國公司儘可能提供支持。“一方面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另一方面中國企業也將受益於巨大的非洲市場。此舉必定將帶來雙贏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