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後,恆力坐擁910萬噸產能,穩坐中國PTA單體產能第一把交椅!

6月11日晚間,恆力股份公告發布《恆力股份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材料》,其中第一項議程即將審議《關於下屬孫公司恆力石化(大連)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產250萬噸PTA-4項目”的議案》,公告顯示,為進一步鞏固上游產能規模優勢,增強聚酯化纖全產業鏈綜合競爭實力,提升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恆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下屬孫公司恆力石化(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力石化”)擬投資290,757萬元建設“年產250萬噸PTA-4項目”。項目進度:項目預計於2018年年底完成土建,2019年四季度調試試生產。

據公告稱,建成後,下屬孫公司恆力石化現有PTA產能將由660萬噸/年增加至910萬噸/年,且新建裝置採用英威達最新工藝技術,預計項目建成後恆力石化年均銷售收入1,124,573萬元,年均利潤總額90,698萬元。

910萬噸PTA產能意味著什麼?

恆力石化穩坐中國PTA單體產能第一把交椅!

據瞭解,截至2017年底,我國PTA名義總產能達5133.4萬噸。

2018年國內PTA名義產能情況

1年後,恆力坐擁910萬噸產能,穩坐中國PTA單體產能第一把交椅!

從名義產能來看,逸盛系(恆逸、榮盛)合計有效產能約佔全國總產能的27%,實際有效產能佔總產能的29%。名義產能前五位企業產能佔比約65%,有效產能前五位企業的產能佔比則為68%。

2018年主要PTA企業實際產能佔比

1年後,恆力坐擁910萬噸產能,穩坐中國PTA單體產能第一把交椅!

而從單體產能來看,近年來恆力集團以660萬噸的PTA產能穩居第一。而由於行業經歷了多年困境,目前新進入者的投資熱情已經大大降低。未來PTA新建項目也相對有限。而恆力即將投建的250萬噸年產能項目,將使得恆力集團以910萬噸/年的體量坐穩中國PTA單體產能第一把交椅。

2018-2020年國內計劃投建的PTA項目(萬噸)

1年後,恆力坐擁910萬噸產能,穩坐中國PTA單體產能第一把交椅!

產業鏈寡頭態勢已經凸顯

對行業的影響力和和控制力明顯增強!

2018年,國家環保整治的力度及對政策扶持明顯由此前的普惠制逐漸傾向於扶強扶優,而整個行業的市場競爭也將再次升級,市場越來越向少數技術領先,產能優勢明顯的巨頭企業集中。

縱觀紡織產業鏈,產業鏈寡頭態勢已經凸顯。在PTA領域,已逐步形成包括恆力石化、福化集團、恆逸集團、榮盛石化、桐昆集團五巨頭;而在上游煉化領域,恆力集團、榮盛集團、恆逸集團、桐昆集團、盛虹集團項目即將投產;在長絲領域,又是同樣的這些巨頭企業佔據了43%的產能。

1年後,恆力坐擁910萬噸產能,穩坐中國PTA單體產能第一把交椅!

而另一方面,寡頭企業對行業的影響力和和控制力明顯增強。以PTA為例,在近兩年市場供需轉為緊平衡後,PTA龍頭企業率先更改了與下游聚酯工廠的合作模式。一則由現貨採購調整為年約,二則產品運費轉由下游承擔,結算價由成本加成和現貨市場價格按一定比例確定,並據提貨量多少給予不同程度折扣。龍頭企業的市場影響力和控制力表現充分。

從近年來的情況瞭解到,國內各大工廠對於產品的質量要求更高。如此一來,那些技術和製造水平一般的企業將會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而優質產能突出的PTA企業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優勢效應越發凸顯。不少建成時間較早,規模較小的老舊產能競爭力下降,基本處於長期停車狀態。截至2017年底,國內長期停車的產能總計約625萬噸。由於技術工藝相對落後、能耗水平高,這類裝置預計今後也難以重啟。 

 

客觀來看將會導致以下兩種趨勢:

其一,行業內整合與分化的一大表現是龍頭企業出貨量增長將高於行業增速,而這些巨頭又同時享有議價優勢,或將持續保持高盈利能力,實現產品銷量的快速增長,這將導致更多的資本侵入廠家,從而進一步加速企業的集中化。

其二,龍頭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仍處於較高水平,由於擴產週期較長,為了進一步鞏固市佔率優勢以及迎接行業拐點,龍頭企業不會放慢擴產步伐,而是保持一定速度繼續擴產,那些跟隨龍頭企業的企業將會隨著龍頭企業的快速增長帶動自身的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這些龍頭企業的優勢將愈加凸顯,而下游企業為了迴避風險,不可能只固定使用某一家的原料,不僅是強者和弱者的競爭,強者和強者的競爭也會愈加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