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影后,為什麼周冬雨馬思純地位相差懸殊?

Gviwin


娛樂圈並不缺馬思純、周冬雨這種類型的演員,她們都不是特型演員,替代性都很強,主要是看誰能借東風順勢而起。兩個人起點都不低,一個是星二代,一個是謀女郎,起點打平了,但是金馬影后卻成了兩個人的分水嶺。



可以去看兩個人在2016金馬影后的演藝之路,馬思純真的很平平,2017年只有和陳偉霆的橙紅年代和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這兩個作品基本就沒有掀起來什麼水花,平時就是趕趕通告看看秀,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給歐豪做宣傳,專心做歐豪背後的女人。


但是周冬雨就不同了,2017年她很能折騰,喜歡你、春風十里不如你、中餐廳、後來的我們、奇門遁甲,相比於馬思純,她的曝光率如此之高,難免會給人同樣都是金馬影后,但是兩個人的發展卻開始有了差距。一個接著金馬的東風迅速席捲大眾視線,另一個卻專心的談起了戀愛。



周冬雨是古靈精怪天馬行空的,她所飾演的角色都能演出來周冬雨式的感覺,角色的可發揮性很大。但是馬思純是有點文藝範兒的,如今的市場,文藝小清新的受眾相較於整個市場來說佔比還是很小的,娛樂至上的年代,大家還是喜歡周冬雨這種喜歡就愛,不愛就哭的直接式表演。

周冬雨和馬思純的表演,其實演技都還是有的,雖然馬思純並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演技也沒有划水。



大家總覺得周冬雨火,一個是她的作品的確比較多,其實在金馬之前,周冬雨的資源也很一般,宮鎖沉香、心花路放、同桌的你,資源算不上上佳,好的資源都是在金馬影后之後拿到的。她除了有金馬影后這個頭銜之外,還有小個子的時尚街拍,街拍、機場照這種時尚領域也是她的戰場。


多方面一起發力,總比馬思純這種作品平平也不炒作的強很多。但是以後誰輸誰贏,還是得長久才能看出來。


入行娛樂


小娛分析了幾點原因,個人意見,不喜勿噴哈~~

一、學校出身

周冬雨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11級本科班,正兒八經的表演科班出身。雖然小娛不瞭解她大學成績如何,但畢竟經歷了四年專業的表演學習

而其實馬思純也在高三時報考了北電導演系,但並未成功。隨後,她聽從媽媽的建議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系。雖說藝術是個大類,但畢竟播音和表演在課程設置的偏重上還是各有不同的

二、圈內資源

在金馬獎的頒獎典禮上,周冬雨說:我要感謝張藝謀導演,如果沒有他,我可能不會接觸電影。被張藝謀發掘並出演《山楂樹之戀》,再到參加藝術類考試成功就讀北影,可以說張藝謀是周冬雨的伯樂了。頂著“謀女郎”的標籤,有張藝謀導演的保駕護航,周冬雨從一個普通的高中生走進大家的視野,這個起點甩出同齡電影新人一大截

而在之後的演藝生涯中,周冬雨也不時向張藝謀取經。。出演電影《宮鎖沉香》時,周冬雨坦言“猶豫過”,“怕演得不好拖累大家”,最後是張藝謀給了定心丸。他跟周冬雨說,你的眼睛很有感染力,應該去嘗試不同的角色,他說,像你師姐子怡,大家都會看到她的努力。

眾所周知,蔣雯麗是馬思純的親小姨,當初馬思純剛出道時,就被貼上了“星二代”的標籤。有八卦說蔣雯麗會為外甥女爭取角色和資源,讓馬思純一度很苦惱傳聞。

  不過說實在的,即使給了機會,也要靠自己的實力去證明。馬思純儘管在電影這方面也算高產,但拿得出手的代表作確實不多

三、個人特點

周冬雨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位"清純可愛"的女星,人紅是非多,很多網友都在調侃關於她"太平公主"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她本人也是"見怪不怪"了,面對粉絲的犀利提問,應對的也是遊刃有餘。在一次節目上就有粉絲給她來信道:"冬叔,我們真的不是嫌棄你的胸小"而機智的周冬雨回覆也是很給力:"胸是跟我的身材匹配的"可見周冬雨面對此類問題已經是"經驗豐富"了。

與余文樂組的cp也是吸引了不少話題

儘管有時候網上會傳出她的一些黑點,但她確實像一個鄰家小妹妹,即使犯了錯我們也不會對她過多責罰

還有她怎麼吃都不胖也是一大奇蹟了,在《中餐廳》中周冬雨透露了自己的體重,只有38公斤,少女感簡直so easy啊

馬思純卻曾在20天狠命減掉15斤才拿到了黎吧啦的角色

大家對她倆有什麼看法呢


娛八八愛八卦


說一句真心話,2016年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結果揭曉之際,業內很多人還是比較驚訝的,周冬雨能夠獲獎應該說不出意料,但馬思純能夠和她一起拿下最佳女主角獎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

當然,有人會說馬思純的家庭背景起了作用,作為半個圈內人,叔兒認為不太可能,一來,金馬獎遠比一些“野雞”獎項權威,不會為了這點背景妥協,二來,馬思純個人,乃至蔣雯麗的江湖地位都遠未到影響獎項的地步。那麼,為何最終出現了周冬雨、馬思純同獲影后的情況呢?主要還是在這部雙女主影片的模式架構上。

事實上,分析周冬雨和馬思純這兩人,大家不難發現,前者古靈精怪,頗有一種演戲靠天分的感覺,她出演的角色也大都屬於個性明顯、行為誇張的類型,這樣,勢必會讓觀眾、媒體,乃至業內和電影節評委過目不忘。而馬思純,則是那種四平八穩的代表,角色乖巧低調、作品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可也好像一碗白開水,很難給人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這無疑造成了兩人如今地位懸殊的局面,周冬雨風生水起,馬思純曝光率卻非常之低。

當然,這只是現今的局面,未來怎麼並不好說。這兩人,頗有種武俠小說中正邪兩派之感,正統北電科班出身的周冬雨宛如邪派,早早到達巔峰,而馬思純卻在苦煉內功。可過十年、二十年呢?轉型,一定是周冬雨最大的難題,而馬思純卻很可能平穩度過。可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雨妖,一線資深文娛記者,帶你瞭解更多體育、娛樂圈不為人知的故事。


雨妖


不論各自的背景和資源,單以兩人各自的實力論的話,周冬雨有一個地方是馬思純比不上的,那就是市場上週冬雨這個類型的女演員遠比馬思純稀缺。

周冬雨之前,最擅長演古靈精怪、帶點擰巴的小妞的是白百合,再往前周迅也能演。而現在周迅的年紀已經不適合了,白百合“一指禪”之後也一蹶不振,周冬雨就成了這個類型的角色最佳之選。並且她用幾部作品證明了自己扛得起來,《喜歡你》、《後來的我們》、《動物世界》表現都很好,還偶爾會有驚喜。

周冬雨也證明了演員找到和自己準確的定位是多麼重要。相較而言馬思純就沒這麼幸運了,她的形象走青衣路線可以,但是擔任女一扛票房抗收視還是差點意思。換句話說馬思純是可以被找到同類型且人氣更高的女演員替代的,而周冬雨的角色卻總是難以找到比她更適合的人。


娛樂慄場


兩人結識是源於一部電影《七月與安生》,並因為這部電影兩人紛紛獲得影后這個稱號。說明兩個人都很厲害,但是如果非要做一番評價的話,那我就說盡大實話吧。

1.演技

從演技上,不難看出周冬雨確實要比馬思純的演技要好得多,從山楂樹之戀,再到後來的我們,周冬雨演技確實是值得肯定的。而馬思純所演的電視劇不多,記得有一部電視劇叫他來了請閉眼,是和霍建華合作的,演技一般。

2.實力

周冬雨是一個潛力股,感覺從她身上可以再挖掘出更多展現給觀眾的一面,很有靈氣的一個姑娘。但是對於馬思純而言,她是屬於那種文藝類型的,在創新上很難突破自我。





3.時尚

娛樂圈永遠和明星的著裝聯繫在一起,在這一方面,馬思純是要更勝一籌的,無論是出席活動還是時尚雜誌,都會有馬思純的足記。也許,正是她那種氣質與大氣,讓她在銀屏上時尚氣息十足,這是對於小巧玲瓏,古靈精怪的周冬雨所沒有的。



4.後臺

論後臺,大家都知道周冬雨是被張藝謀發現的,進入演藝圈還得感謝他。可見她在娛樂圈是沒有後臺的,但是對於馬思純,她的後臺就要大的多,她的媽媽是蔣雯麗的經紀人,而蔣雯麗是她小姨。就憑這一點,後臺還是過硬的。
5.微博粉絲數

粉絲關注量往往可以看出一個明星的知名度。


從圖片中不難看出,周冬雨粉絲數要多一點。


總結,有實力的人拼演技,沒實力的人拼後臺,不能單靠一方面去評論她們,綜合來看,她們兩地位不會懸殊太大。


燈火與你說趣事


前段時間周冬雨和馬思純雙雙獲得金馬影后,兩人也是一時上了各大熱搜,可是從整體來說,馬思純還是差了周冬雨一截,同樣都是影后,為什麼會相差這麼大呢?


一、出生

大家都知道,馬思純不是電影專業出生,高考時考了三次都和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錯過了,後來報了傳媒大學播音專業。雖然也是藝術大類,但是和表演課程方面的相關設置還是存在一些差距的。

而周冬雨就不一樣了,她是表演系科班出生,雖然一直被報的成績不太好,但是也是經過四年正經表演專業的學習,在這點上可能就存在一些差異。


二、資源

周冬雨在上高中時就被張藝謀導演相中,《山楂樹之戀》作為她的處女作,一開場就不錯,尤其是清純的形象在當時一眾女性中顯得非常特別。之後又參演了《宮鎖沉香》、《麻雀》等一系列熱門電影,更是鞏固了其演藝地位。

再看馬思純,雖然有蔣雯麗這個小姨,一開始被貼上了“星二代”的標籤,而這些新聞也一度給她招了不少黑。


三、個人特色

前面也說到周冬雨的形象,可能在美女如雲的娛樂圈不算出眾,但是清純可愛又率直的女星卻很少,這就註定她會收到歡迎,尤其之前和余文樂租的cp更是圈了一大波粉。

馬思純雖然是美女,但是放在娛樂圈就不會那麼出彩,而且之前有點胖,形象可能就會更不佔優勢。


小厚Q影


儘管同樣是金馬獎影后,但周冬雨和馬思純的入行經歷、個人風格、圈內資源等都有所不同,正是這些不同導致了兩人地位的懸殊。
一、入行經歷及學習背景不同。

周冬雨因拍張藝謀導演的《山楂樹之戀》而為大家所熟知,那時候她還是個高中生,因此被譽為最年輕的謀女郎。

因拍攝《山楂樹之戀》,周冬雨沒法參加當年的高考。

但她於次年接受張藝謀導演的推薦,所以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最終憑藉個人努力如願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以謀女郎的身份出道,這奠定了她的高起點。在北電讀了四年書,更為她積累了紮實的知識理論。

而馬思純參演的首部電影是《三個人的冬天》,那年她才7歲。

5年後12歲時參演了首部電視劇《大宅門》,可惜她在這兩部片裡都是戲份很少的角色,因而並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

馬思純是在中國傳媒大學裡讀的播音系,從專業角度來看,她所接受的教育沒有周冬雨的專業。

二、個人風格不同。

若論五官的漂亮,馬思純更勝一籌,但若論五官的特點,周冬雨要長得更有特點一些。如果將兩人放進人海里,周冬雨是更容易讓人記住的一個。

從外形氣質看,周冬雨更有靈氣一些,因此更容易塑造鮮明的角色。馬思純屬於清新文藝範,也很利於塑造角色,不過由於個人風格沒有周冬雨鮮明,戲路或許相對要窄一些。

陳可辛當時做《七月與安生》的監製時,這樣評價過周冬雨:

三、圈內資源不同。

儘管兩人在圈內都擁有很多的朋友,但由於周冬雨一出道就主演了一部張藝謀的電影,做為自己的代表作,起點相當高。而馬思純是最近幾年才有幾部戲紅的,但又都算不上代表作,因此周冬雨在圈內的知名度更高一些。

不過,馬思純的小姨是蔣雯麗,她的媽媽是蔣雯麗的姐姐蔣文娟,也曾是蔣雯麗的經紀人,這兩位在圈內的人脈資源都相當豐富,因此在事業和人脈上馬思純能得到很好的幫助。

不管怎麼說,兩個都是實力派,又都非常的努力,前途肯定都會一片光明的。


電影爛番茄


因為周冬雨自身不受長相性格的限制。

當你在看過周冬雨的《山楂樹之戀》,以及《同桌的你》時,你會覺得周冬雨這個人,白白淨淨,看起來安安靜靜,就像為這類角色量身定製的。



但周冬雨不甘於此,此後接演的影視劇,如《七月與安生》就把人物的形象轉換為一個嚮往自由,敢闖敢拼搏的女孩子,再如與金城武合作的電影《喜歡你》中的形象又再一次轉換為一個性格聒噪,不守成規的奇女子。


不管她塑造的是誰,觀眾都能夠感受到她對演繹事業那一顆熾熱的心。

馬思純同樣有一顆熾熱的心,只不過她是半路出家,還需要更多的經驗積累。學播音主持的馬思純在《七月與安生》中唸的那段獨白打動了許多觀眾,聲音自帶演技,世事沉澱其中,但僅限於此。

馬思純一看就擁有非常幸福的家庭,因為她飾演的黎吧啦,缺乏一種叛逆感,馬思純的乖巧才是存在骨子裡的,她對幸福的理解遠大於磨難。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橙紅年代》中的馬思純演技十分自然啊,因為這部劇的家庭關係符合她的認知,她不用去演,就很真實。

小馬哥還是很棒的小馬哥,只要不停下腳步,明天的她一定更好~



期待小馬哥和小黃鴨的並肩呀!


芋泥追劇


周冬雨和馬思純兩位因共同出演《七月與安生》,不僅將影片中的友誼延續到了戲外,更一舉獲得金馬獎雙黃蛋,也證明了兩位女演員的演技實力,一時間兩人成為佳話。

而身為影后的她們,其實並沒有感覺到地位相差懸殊。兩個人走的路子不同,並且都是實力可圈可點的新生代小花,馬思純的清新自然,周冬雨的俏皮可愛,都是她們自身的標誌和特點。

並且在戲路上,馬思純走的是影視劇多方發展,譬如正在播出的《橙紅年代》。

而周冬雨則更專注於走電影咖的路線,雖然也有影視劇,但顯然大銀幕上的周冬雨更加吸引人,且更具有靈氣。


作為兩位新生代演員,她們風格迥異,定位不同,非要說出什麼不同懸殊的話,首先,兩人的家庭實力背景有著天壤之別。

眾所周知,馬思純的姨媽是大名鼎鼎的女演員蔣雯麗,媽媽蔣文娟則是蔣雯麗的經紀人,在娛樂圈人脈寬廣,馬思純出道之後媽媽也作為她的經紀人,一直在操持著她的演繹事業。

雖然馬思純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但她從小就開始了演戲生涯,95年演了第一部電影《三個人的冬天》、2000年演了第一部電視劇《大宅門》。

但在之前的馬思純,並不像現在這般完美,有些微胖的她差點錯過了《左耳》黎吧啦的選角,為了角色,她拼命減肥瘦了十幾斤才得到角色,後來也成為了她的成名作。

而周冬雨則來自普通家庭,畢業於北電,“謀女郎”出道的她因為出演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而出名,之後她主演的電影都是以清純聞名,例如《同桌的你》、《宮鎖沉香》等等,直到遇上了《七月與安生》,才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周冬雨。

所以不論兩人家庭背景學歷如何,作為如今娛樂圈具有辨識度且有實力的女演員,她們自身的努力功不可沒。



壹條電影


2016年第53屆臺灣金馬獎頒出了兩個最佳女主角,也確實挺讓人驚訝了,而且還是一部電影裡的雙女主周冬雨、馬思純。

在大眾印象中周冬雨的地位比馬思純高個人認為是定位問題。

馬思純可以說算是一個童星,1988年出道的她在1995年就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視作品。在正式進入演藝圈之後出演了《左耳》、《七月與安生》、《羋月傳》、《將軍在上》、《橙紅年代》等有較高熱度的影視作品。這些作品中的角色有刁蠻的、有高冷的、勵志的,可謂是各種各樣的形象都有。也正是因為如此,角色太過多樣性讓部分觀眾無法記住。一句話形容就是沒有記憶點

周冬雨是通過《山楂樹之戀》出道,可謂是有較高的起點,在初期都是頂著謀女郎的頭銜。在後續的出演的角色也大多為機靈古怪、呆萌的,自然而然也在大眾的印象中定型,也就有一種地位高的感覺。

就演技而言,個人認為兩人各有千秋。演員其實也是一個職業,並不是說一定要和很火才算是一個好演員。現在很多流量小生有很多粉絲,到個人認為並不能稱之為演員。現在這種對比較量是中國娛樂圈大環境造成的,有流量就有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