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风险有多大?这种方法最实用!

又到每周的基金科普时间,今天站长继续给大家讲基金。

巴菲特投资三原则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第一条原则是不亏钱,第二原则是不亏钱,第三还是不亏钱

巴菲特是不是真的说过这三条原则,我不知道,但以他的投资理念来说,他绝对是会同意这三条原则的。毕竟他一向认为,比起赚钱,我们更应该学会怎么不亏钱。

而如果要不亏钱,首先我们就得能识别风险。

基金的风险有多大?这种方法最实用!

今天,站长就来说两个可以判断基金过往风险的指标:标准差和最大回撤。虽然过往风险不能完全代表未来的风险,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基金的风险有多大?这种方法最实用!

标准差

标准差的概念,我们可能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了。它又叫均方差,是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基金每个月的收益率相对于平均月收益率的偏差幅度。

标准差越大,基金的收益就越不稳定,而基金收益不稳定,相应的,风险也会增大,因此,标准差可以作为衡量基金风险的参考指标。

不过,光凭标准差的大小来判断一只基金的风险,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标准差的大小只能说明基金收益的波动情况,并不能完全代表基金的风险大小。

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假如一只基金,他的净值每个月都下跌10%,那么他每个月的平均收益率是负的10%,最后算出来的标准差是0,我们能说这是一个风险很小的基金吗?这是分明是一只一条路走到黑的基金啊。

如果我们想让标准差起到准确衡量过往风险的效果,就要在相同类型,并且收益相差不大的基金之间来比较标准差。

标准差的查询非常方便,晨星网、天天基金网、好买基金网这些网站都可以免费查询,需要注意的是,成立时间较短的基金,是查不到标准差的。比如晨星网只对成立3年以上的基金做风险评估。

基金的风险有多大?这种方法最实用!

最大回撤率

另外一个风险指标——最大回撤率体现了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最大回撤是指在特定的周期里,一个人买入某只基金可能出现的最大亏损。

但是同样的亏损,对于净值大小不一样的基金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我们得用最大回撤率来作为参考,最大回撤率的计算公式是:最大回撤/对应高点的净值。

比如,在一段周期里,基金A一开始表现很好,很快净值就达到最高点2元,后来一直下跌,在这一周期内,净值下跌到最低点1.5元之后又开始回升,在这个周期里,最大亏损也就是最大回撤是0.5元,那么最大回撤率=(2-1.5)/2×100%,结果是25%。

在计算最大回撤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以为最大回撤率就是最高值减去最低值再除以最高值,很多时候,哪怕是最倒霉的投资者也遇不上这么大的亏损。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还是举一个例子。

有一只基金,年初的净值是1.5元,去年6月的时候,净值迎来了一个高峰,达到了2元。达到高峰之后,又开始下跌,9月跌到1.6元,跌到1.6元之后,又开始上涨,这次上涨的势头很猛,在11月的时候达到了最高点2.1元,后来开始小幅下跌,截止去年年底是1.9元。

那么去年的最大回撤率是不是用最高点2.1元和最低点1.5元来算的呢?当然不是。

最高点2.1元是在去年11月出现的,而最低点1.5元是在去年年初出现的,如果一个人在年初买入,然后在11月的最高点卖出,那么他就赚了0.6元,这肯定不算最大回撤了。

这里的最大亏损,会发生在6月用2元申购,9月用1.6元赎回的人身上,所以最大回撤是0.4元,最大回撤率是0.4/2×100%=20%。

基金的最大回撤率,我目前还没有看到有渠道可以直接用现成的,所以需要自己算,怎么算,上面我之前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用净值计算最大回撤率的时候,分红和拆分份额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所以要用把这段时间里的分红和拆分的影响都给剔除掉。

最大回撤率和风险是成正比的,最大回撤越大,风险越大,最大回撤率越小,风险越小,因此最大回撤率越小越好。

但也要注意,不同类型的基金,最大回撤率也是不能直接比较的。

基金风险的指标就说到这里啦,今天的内容有点枯燥,最大回撤率算起来,也有一点麻烦。

但是投资本来就是一件需要用心的事情,如果自己都不对自己的投资负责,那么亏了又能怪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