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速成,《演员的品格》难道不是偶像养成系综艺“演员”版?

网视导读 :《我就是演员》结束又来了一部《演员的品格》,这档节目致力于“演员养成”,可是有演技的选手并不多,让人觉得在看表演系面试。

上周六22:00《演员的品格》上线播出,节目开播之前很多人会觉得这档节目类似于《我就是演员》。然而,《演员的品格》更关注新人演员演技的“养成过程”。完全不同于《我就是演员》选手之间的“飙戏”。

100天速成,《演员的品格》难道不是偶像养成系综艺“演员”版?

《演员的品格》节目模式为集合60位各个经纪公司的新生代演员,由专业演员导师带领,通过为期三个月的专业演技强化训练,并进行多次考核,最终由导师团队和粉丝票选出排名靠前的8位新演员,为其量身打造全新偶像剧。

看上去更像是把《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的唱跳改成了演戏,并且大多为男女搭档演戏。

100天速成,《演员的品格》难道不是偶像养成系综艺“演员”版?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疑似于正在朋友圈diss该节目的截图流出,于正称节目“尬到极点”,还写道:“节目里都是阿猫阿狗,选演员培养演员起码得有点演员的素质,模仿秀节目真是尬,看不下去,演员有门槛的好吗?这堆人我一个都不会用。

100天速成,《演员的品格》难道不是偶像养成系综艺“演员”版?

看完第一期的小编表示虽然于妈一向乐于怼人但此番言论的确有在理的地方。

首先,导师分量太轻

《演员的品格》由何炅担当演值招募人即节目主持人,但节目中的何炅不仅主持节目,还会对选手们的表演进行点评。毫无疑问何炅的主持功力当属一流,但他的演技要想达到跟主持同样的水平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00天速成,《演员的品格》难道不是偶像养成系综艺“演员”版?

此外虽然节目组给周冬雨、井柏然的身份是演值学姐、学长可是二人仍是在节目中对演员们进行评价。虽然周冬雨凭借《七月与安生》中安生一角获得了金马奖影后,但毕竟资历尚浅,自己还在摸索、学习演戏的过程中。

而井柏然的争议更大,歌手出身,鲜肉明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代表作,近几年他所参演的影片口碑都不怎么好比如《盗墓笔记》《微微一笑很倾城》《捉妖记2》。

100天速成,《演员的品格》难道不是偶像养成系综艺“演员”版?

100天速成,《演员的品格》难道不是偶像养成系综艺“演员”版?

而节目播出后,三人的点评更像是观众在谈看剧感受,没有给出一针见血的评价。对大部分选手都是“挺好的”“挺自然的”“台词不错”一团和气。

也许三人是抱着对选手鼓励的态度,可是精确指出新人的不足之处不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其次,有实力有演技的选手太少

虽然《演员的品格》选手都为新人,但也都是由各大影视公司送出,并经过筛选的,可是从第一期节目来看,真正懂表演,有潜力的选手的确不多。

比如第一组《延禧攻略》高贵妃一角的表演中,曹雪的表演正如刘天池所说完全没有高贵妃的心理状态只剩疯癫。而另一位选手佐藤丽迅速说完台词,跳完一段舞就结束了自己的表演,仿佛在有人催她下台。

100天速成,《演员的品格》难道不是偶像养成系综艺“演员”版?

而看完第二组三位男生对《你好,旧时光》片段的演绎网友的感受是:看完他们的表演才知道张新成的演技有多过关。毕竟三位选手,一个没站到舞台中央,一个台词间隔时间较长,一个只有长相合适。

而整个单人表演实力不错的也仅有姜一朵,她挑战的角色是《你好,疯子》里的安希,一个人要诠释七种人格。但她明显进入到了角色中,掐自己脖子让脸通红,以及往后推椅子这些设计的小细节,都给观众增加了真实感。

100天速成,《演员的品格》难道不是偶像养成系综艺“演员”版?

看完第一期节目后,很多人表示,本以为这是和《我就是演员》类似能看到许多实力派演员的精彩表演,可没想到却看到了许许多多没有演技的人在舞台上尬演,更像是“表演系”面试。

最后,100天真的能塑造演员的品格吗

小编觉得这要看选手本手有多少实力,对于那些本就有演技,有表演经验的人来说,经过100天的疯狂训练,和各位名师的指点(表演指导老师秦越曾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导演;形体指导老师李依燃曾就职于日本四季剧团,参演过《猫》等国际知名音乐剧;表演指导孙立石、李辉更是国家大剧院的专业演员。),他们的演技能有很大突破。

而对于那些没有演技,又缺乏表演天赋只是为了上节目而上节目的选手来说,这100天对他们来说很难有突破,并且不断面对观众的质疑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演员的品格》这些选手要想参演为其量身打造的偶像剧不仅要获得导师的认可,还要赢得观众的投票。这种投票机制需要强大的粉丝基数,那些自带粉丝基数的选手自然更有优势。并且,最终偶像剧的质量如何看ninepercent和火箭少女的状况就可想而知。

而身为演员,要想留下代表作既需要精湛的演技,还需要好的剧本、导演、后期制作水平,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与其一窝蜂的去参加此类节目,不如多下背后功夫,厚积薄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