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聯手瑞幸,星巴克抱團阿里,這究竟是三國殺還是兩強爭霸?

在阿里巴巴牽手星巴克一個月之後,騰訊也與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聯盟了!騰訊與瑞幸咖啡將聯手探索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線下場景的應用和營銷方面,助力建設瑞幸咖啡“智慧零售”的解決方案。那麼,騰訊和瑞幸將在哪些地方展開合作呢?為什麼瑞幸能挑戰星巴克?

騰訊聯手瑞幸,星巴克抱團阿里,這究竟是三國殺還是兩強爭霸?



騰訊聯手瑞幸,星巴克抱團阿里,這究竟是三國殺還是兩強爭霸?



騰訊和瑞幸將在哪些地方展開合作?

1線上流量賦能

微信是全球第一大互聯網社交平臺,雙方將充分發揮微信平臺的社交流量與場景優勢,提升用戶的觸達能力與營銷效果,實現差異化經營。

而倡導“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的瑞幸咖啡,擁有著天然的移動互聯網基因,依託微信平臺的社交流量與場景優勢,不僅能提升用戶粘性,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還能帶動更多的口碑傳播。

2智慧門店創新

雙方將共同探索圖像識別、人臉支付、機器人配送、AR互動及其它前沿技術,在線下業態的應用,為用戶提供更新鮮的消費體驗。在互聯網、物聯網的技術助力下,瑞幸咖啡將攜手騰訊用人工智能開啟無限場景,打造個性化的消費體驗,為咖啡的“智慧零售”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

3商品運營效率提升

雙方將充分運用前沿科技,為用戶提供千人千券、選品推薦、個性化菜單設計等定製化服務。瑞幸咖啡將進一步擁抱用戶的需求,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真實且高效地識別用戶的全方面畫像,真正與消費者實現智慧連接。


騰訊聯手瑞幸,星巴克抱團阿里,這究竟是三國殺還是兩強爭霸?



瑞幸咖啡是如何興起的?

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10月,2018年1月開始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試營業,2018年5月8日宣佈正式營業。這樣一個成立還不到一年的本土咖啡連鎖品牌,為何能對壘國際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呢?

1補貼

瑞幸咖啡創始人曾公開表示,要用10億人民幣培育中國的咖啡市場。因此,瑞幸咖啡一上來就用補貼迅速擴大用戶規模,如APP下單、首杯免費、買二送一、買五送五、邀好友再免單等各種變著花樣的補貼。

據統計,瑞幸咖啡僅在騰訊的廣告營銷平臺上,2個月就收穫了近2000萬的曝光,7萬+ APP新註冊用戶,獲得了近6萬的忠實粉絲。

2“碰瓷”星巴克

瑞幸咖啡在門店的選擇上非常簡單粗暴,就是把店開在星巴克旁邊。據報告顯示,瑞幸咖啡門店有55%的數量,距離最近的星巴克不超過500米,16%的數量位於500到1000米以內。

從產品定價策略上來說,瑞幸咖啡在宣傳自身品質不輸於星巴克的同時,價格卻比星巴克同類咖啡平均低20%。

在品牌的宣傳上,瑞幸咖啡也是盯著星巴克不放。星巴克有綠杯,那瑞幸咖啡就有藍杯,星巴克被網友稱為“星爸爸”,瑞幸咖啡就被網友稱為“藍爸爸”。

不同之處在於,星巴克咖啡號稱從來不做廣告,瑞幸咖啡則不但做廣告,而且是集中轟炸,所以短時間內,瑞幸咖啡的廣告就大量覆蓋了白領人群密集的電梯,還請了湯唯、張震做代言人。

今年5月,瑞幸咖啡還發布“致星巴克的一封公開信”,稱“星巴克與很多物業簽訂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條款”,指星巴克涉嫌壟斷。

這種手法是宣傳大於實際,也就是說執法部門最終會如何判罰,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在消費者和網友的心中,星巴克已經成為了欺負新品牌的“霸主”,瑞幸咖啡品牌宣傳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

3外賣咖啡

瑞幸咖啡目前有超過1000家門店,但它們跟傳統咖啡店並不一樣,根據瑞幸咖啡自己的分類,其線下門店有四種:快閃店、快取店、悠享店、旗艦店,功能依次增多。佔了相當大比例的是前兩種店,基本算不上是“咖啡館”,因為它們幾乎不提供一個現場消費的場景,客戶無法在店內消費。

大家更多的是利用APP點單外賣,瑞幸咖啡保證30分鐘內送達,“慢必賠”。這突破了星巴克式傳統門店的“人找貨”模式,是一種“新零售模式”,降低了用戶成本。

騰訊聯手瑞幸,星巴克抱團阿里,這究竟是三國殺還是兩強爭霸?


面對瑞幸的奇襲,星巴克其實早就坐不住了,在8月初與阿里巴巴在上海共同宣佈,達成全方位深度戰略合作。

最終,我們就看到了阿里巴巴+星巴克VS 騰訊+瑞幸咖啡這樣的局面,而最終孰勝孰負,目前還真不好說。

End

| 天使投資 資本運營 商學輔導 品牌策劃 股權設計 商業模式 收購重組 上市輔導|

|有需求的將計劃書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