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講過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不聽

所有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所有的問題往往在自己身上可以找到答案。

我跟你講過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不聽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個話題:我跟你講過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不聽

其實在我們家庭當中,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早晨喊著孩子趕緊起床,趕緊起床,當孩子起床的時候,催著他抓緊穿衣服。

可是發現你家孩子要麼不起床,要麼起床之後拿著一本書看,要麼在找衣服的過程中,媽,我衣服在哪裡,你幫我找,或者就是在那裡晃呀晃呀,他也不知道自己幹什麼。搞到最後半個小時他連一件褲子都沒穿上,又光著小腳丫,又光著小腿在那裡煩你。

你一看真的氣急敗壞啊,忍不住一句話,我跟你講了多少遍了,讓你搞快一點,你怎麼就是這麼慢。我跟你講多少遍了,趕緊把衣服穿起來,你在幹什麼。

在現實生活當中,這種爭吵的場面可以說大量的存在,在每一個家庭當中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戰爭,每一天都在上演,即便是週六週日的早晨,它也在上演。當然這只是一個縮影,因為在我們生活的其它面向,它也是存在的,這種類似現象。

我跟你講過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不聽,這句話我們來剖析一下。第一個,說明講的這些方法不管用。既然不管用,你為什麼還要天天講這些話呢?為了讓自己舒服呢,還是說自己沒轍了。

你如果是讓自己舒服,你講了還是沒有用,那你等孩子走了,你一個人對著牆也可以講一講。如果你覺察到這是你方式方法不對,那你就應該系統去學習新的方法,新的知識,來補充自己的大腦,補充自己內在的智慧,或者向內更多地探索,找出自己的一些根源。

你必須要去看的這一點,你看不到這一點的話,這種現象一直存在,直到他上初中,你不敢再講他了,到了高中,你不能再講他了,你才會消停。否則在小學的時候,你大孩子小,你永遠都會講,而且永遠沒有效果。


第二點,你必須聽我的。我是你爸,我是你媽,我講什麼,你聽什麼,我是正確的,你是錯誤的,你是大的,你是小的。這種語言的背後體現的是居高臨下,體現的是一種傲慢,體現的是一種我是正確的。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這是法則,如果你不遵守,你就會碰壁。在你和平相處,在你家庭生活當中叫尊重的這樣一個要素。

你跟孩子是平等的,他是獨立的個體,你是獨立的個體,只是他技能這個層面上還沒有學會,你的使命,你人生的義務和責任是有效地教會孩子這樣一種技能而已。但是你們在人格這個層面是平等的,你越是居高臨下,你越覺得我是正確的,你的孩子一定會跟你進行對抗。

第三點,我給你講了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不聽,說明說話的家長他的規則感,或者他的標準很高。你必須按照我的軌道往前去走,如果你不在我的軌道範圍之內,這是不被允許的。

實際上講,這種軌道不是你定的,這種軌道如果可以的話,是在家庭生活當中共同去探討,共同商議決定的。如果只是單一的提出這是我的軌道,這是我的標準,你必須按照我的標準,當對方不遵守你的軌道和你的標準的時候,你在害怕什麼?

當別人不遵守你的規定的時候,或者不遵守你的規則的時候,往往我們的家長出現兩種狀態,第一種狀態就是刺激別人,把別人引到自己的軌道。

迴避,逃避,算了,你搞你的,我走行了吧。這個時候要覺察,如果你沒有覺察,你始終會自己的習性所裹挾,你始終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你始終被自己過去慣性的認知所掌控,你的孩子一定跟父母綜合的樣子一樣。

當我們沒有覺察,我們沒有提升,我們沒有內在實現真正的成長,我們沒有補充新的知識或者力量的時候,那我們的孩子在某種意義上,可能只是父親和母親綜合狀態的平均數,他的成長高度就在那裡。

特別有一些家長說,我沒有問題,他爸爸有問題,我沒有問題,他媽媽有問題,我沒有問題,都是孩子的問題,其實這是認知的問題。

思想力絕大部分的家長來學習之後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剛剛來的時候,大部分的家長覺得這都是孩子的問題,這都是老婆的問題,這是老公的問題,跟我沒有關係。可是當他學習一個月兩個月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原來是這樣,原來所有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所有的問題往往在自己身上可以找到答案。

學習並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浸泡”,因為每個人的“殼”厚度不一樣,每個人向內探索的進程,他的速度也不一樣,每個人的悟性更加不一樣。你真的想把孩子培養的更加優秀和卓越,只有一個方法,讓父母更加的優秀和卓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