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潮涌正当时——衡阳市蒸湘区承接产业转移纪实

蒸湘潮涌正当时——衡阳市蒸湘区承接产业转移纪实

唐 曦 陆 意

蒸湘沃土,得天独厚。

蒸水与湘江在此汇流,雨母山、帝喾祠等风景名胜坐落境内,湘桂高铁、怀邵衡铁路、岳临高速、衡邵高速、322国道纵横交错……

蒸湘潮涌正当时——衡阳市蒸湘区承接产业转移纪实

近年来,衡阳市蒸湘区积极抢抓“中部崛起”战略和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重大机遇,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资源与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2015年以来,全区承接转移企业达70余家,引资额达150亿元。

放眼蒸湘,大潮汹涌,大开放、大承接、大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展现。

招商政策实 承接引力强

在今年9月底举行的衡州经济发展论坛活动中,蒸湘区共引进3个项目,总引资额达53亿元。其中,利星行保时捷汽车广场项目将建成湘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广场,衡阳国际农贸城项目建成后将丰富全市冷链货运及仓储服务,船山文化古镇项目则将打造成衡阳文化的新名片。

据介绍,这些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主要归功于蒸湘区的主动让利。

“要拿出蒸湘最好的资源、最好的产品、最好的项目、最优惠政策与投资方合作,使客商在不断获利的过程中增强投资的信心,吸引更多客商来投资。”蒸湘区委书记周法清多次在全区干部职工大会上强调,必须树立互利共赢的思想,由招商获利转为让利招商,增强承接引力。

蒸湘潮涌正当时——衡阳市蒸湘区承接产业转移纪实

为吸引优质客商前来,蒸湘区设立了区级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外贸出口引导资金和银行贷款贴息资金,不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招大引强。尤其是对重点产业转移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通过定项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全力支持,在项目建成后,按照“蒸湘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蒸湘区重点企业纳税考核奖励实施办法(试行)”进行奖励。

该区还积极争取新型城市化发展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各类基金,吸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入驻。同时,积极搭建银企合作交流平台,推动资本与项目实现最优配置,并鼓励对牵动性强的重大转移项目开辟信贷 “绿色通道”。

蒸湘潮涌正当时——衡阳市蒸湘区承接产业转移纪实

“政府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比如办公场地可以免租金两年。目前公司已与衡阳城区多家楼盘形成合作,今年预计销售额可达到1000万元。”衡阳朗迈传媒公司财务总监樊新燕表示,公司之所以从深圳转移到蒸湘区易创空间,既有回乡创业的情怀因素,更主要是源于该区提供的良好创业条件。

不仅给政策给资金,蒸湘区还主动帮助承接企业(项目)引才引智。今年来,该区举办了多场产业转移企业专场人才交流会,建立完善了高端研发型人才承接机制,并鼓励在衡高校与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合作,确保有一支高素质的后备人力资源队伍。

营商环境优 项目进展快

“要把优质企业(项目)引进来,光有优惠政策还不够,还要有‘真情实感’‘真抓实干’,扑下身子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蒸湘区委副书记、区长袁谷平介绍,近年来,该区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蒸湘区成立了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并在区、镇(街道)两级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全盘谋划,高位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相关工作。

不仅如此,该区还建立了项目库、客商资源库和产业基础数据库,有针对性地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促进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例如对金钟大雁城、富丽美食文化街等推进较快的项目,该区实行跟踪服务推动加快建设进度;对银泰帝喾传奇小镇、雨母山景观大道等新引进项目,则主动帮助完善前期手续、优化施工环境;对华侨城、华夏幸福等一批已签约或意向明显的项目,则主动对接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服务。

蒸湘潮涌正当时——衡阳市蒸湘区承接产业转移纪实

蒸湘区还积极探索“多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和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同时,在符合国家现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对鼓励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实行减免,帮助企业降低政策性成本。

“从项目建设初期的交地使用到水电气路的开通协调,再到建成后的周边环境整治,区里都不遗余力地给予我们最快的响应、最佳的服务。”衡阳万达广场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蒸湘区浓厚的重商亲商氛围,帮助项目快速成长为衡阳地标性商业综合体之一。

同时,蒸湘区还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不断加强社会廉洁诚信教育,引导企业恪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认真做好客商投诉调处工作,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黑恶行为,进一步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平台要素齐 发展后劲足

科学合理规划,精准集中发力,是蒸湘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大特色。

当前,该区依托已有产业和资源优势,编制承接产业规划,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龙头化、高新产业规模化、服务产业现代化”的总体思路,重点承接现代商贸、旅游、创客、金融服务、社区现代服务和其他新兴服务业等产业,加快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目前,该区六大重点承接产业初具规模,承接洼地效应不断凸显。今年1至9月,该区实际投资达57.2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任务的70.3%;全年44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工42个,开工率为95.5%。

蒸湘潮涌正当时——衡阳市蒸湘区承接产业转移纪实

据介绍,一批重点产业的引进,都有赖于该区长湖新区、雨母景区和雄鹰新城“两区一城”重点承接平台的打造。“两区一城”是蒸湘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为该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坚实平台。

雨母景区是该区承接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平台,致力打造全省闻名、全市一流的风景名胜区。近年来,该景区不断加快发达地区旅游产业承接,深入推进雨母山华侨城城市度假区、中华帝喾传奇小镇等旅游项目,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促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

长湖新区则大力承接现代商贸业,促进形成高端人士首选、企业聚集的商贸新区。承接和引进了一批东部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财团公司,卜蜂莲花、星美奥莱小镇、瑞邦商业广场、融冠乐城、华南城市广场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或战略投资者入驻。该片区还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托幼、社区医疗、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文化娱乐、保健护理等产业,加快现代商圈建设。

蒸湘潮涌正当时——衡阳市蒸湘区承接产业转移纪实

雄鹰新城以承接发展现代金融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尤其重点发展银行、保险、证券、基金、融资、租赁及第三方金融中介服务等各类金融机构,构建区域性股权、债权交易市场和区域商务中心,全力打造衡阳“浦东”。目前,衡阳国贸中心商业综合体、华夏幸福、金熙大酒店等项目,都是该片区的闪亮名片。该片区还深度对接“互联网+”计划,着力引进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企业入驻,为该区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在新一轮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浪潮里,蒸湘儿女勇立潮头,他们正伴着决胜全面小康的时代鼓点,奋力书写实力蒸湘、魅力蒸湘、活力蒸湘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