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給孩子點套路

來,給孩子點套路

文:楊慶瑞

1

最近有朋友說起來小孩子剛入學不久,不好帶的問題。

大家討論:“我們如何讓孩子對某些事情感興趣呢!我們孩子開始寫字,開始讀書,學校老師安排作業,孩子卻不做。當你好不容易把東西準備好,想讓孩子把任務完成的時候,發現他根本就不上套兒。”

看著老師評價,家長感到心裡著急上火。

要命的還不只是孩子寫作業,其他事也不是那麼聽話的。當你想讓他做某個事情的時候,他卻不願意做,寧肯做別的。就算是玩兒,也不會按照你的套路來,他有自己的套路。你讓他看看書,他寧願蹲在那裡玩積木;你讓他去玩積木,他寧願跑到門口去撒歡兒;想讓他靜一靜,他說對不起,不想靜靜;甚至在讓他吃飯的時候, 他寧願坐在那裡楞個神兒,一口都不肯吃。

父母只有冒火的份兒,如果火爆脾氣的父母,估計要跳腳啦!

2

這種情況也不是少部分人才能遇得到,不少人都面臨的教育孩子的困境。他如何才能做好呢?她如何才能像我一樣,端正地坐在那裡吃東西,老老實實寫字,好好的讀書,興致盎然的做我安排的事呢?

有一個80%的理論,是說如果要滿足客戶或者是對方的要求,那就努力滿足他的80%要求就好了,如果低了或者高了,那就沒有辦法達到滿足的邊際效應最大化。

就像我們說的,吃飯要吃八分飽,與人相處要留有餘地、要留空間是一個道理。

有一位常參加國際展覽會的文質彬彬的帥哥經理,某次展會上,每個展位配備兩把椅子,因為他們人多,就申請多兩把椅子。沒想到負責的工作人員是80%理論的嚴格執行者,既然你要把要兩把椅子,那我只能給你一把。

這帥哥經理著急了,一直追問那個工作人員給出一個理由。工作人員抵擋不住,就說出來:“我們只能滿足客戶的80%的要求,不能再高。如果你堅持要兩把椅子,我只能去經理那裡慢慢申請,否則只能滿足80%,既然兩把椅子80%是1.6把,我不可以掰開給你,那就只能給你一把了。”

那這位帥哥經理也不會因為一張椅子去跟這個工作人員大吵大鬧啊,去找經理慢慢申請,那要等到什麼時候?算了一把就一把吧,能給一把也不錯呀,比沒有強多了!怎麼說一把也是比標準的多出來的,不錯啦!這麼一想,這位帥哥經理感覺卻很好了。

3

我們對待孩子方面,也大致遵循這一個思路,應該會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比如,吃飯的時候,你不是百分之百的努力把他搞過來,而是告訴他該吃飯了,然後安靜地坐好準備吃飯。可能他會有一點奇怪,為什麼吃飯的時候喊了兩聲就停了?好吃的東西難道沒我的份嗎?這樣,他吃飯的慾望,反而能被提起來。

如果是寫字、畫畫、讀書,如果孩子們沒有興趣,不妨家長師範,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後提起他們的興趣。

最重要的是如何引起他們的注意,提起他們的興趣。這個估計大家都是比較頭疼的事。

4

這一點應該借鑑一位媽媽的做法,每當跟孩子相處的時候,都要拿上一本書在那裡讀,自得其樂,讀得很開心,過了一段時間小孩子便注意到了。就問媽媽讀的什麼呀,這麼好玩,我能不能也來讀啊!這就引起了注意,提起來興趣。孩子一旦進入這個狀態機會就來了,不用刻意逼迫,只要領上道兒,他自己的快樂閱讀就能開始。

在我們家沒有刻意這麼去做, 但也已經這麼做過了。

當打開桌子,鋪上氈子,拿出白紙,倒上墨水,擺好毛筆,準備畫畫寫字的時候,孩子們開始是不感興趣的,他寧肯去一邊玩兒。但是,多次看到媽媽在那裡作畫的時候,他們一個個兒便來了興致。這個說我要畫,那個說我也要畫!好吧,那你們既然都喜歡,給你們一人一支筆,蘸點墨水,畫吧!

來,給孩子點套路

來,給孩子點套路

至於畫的是什麼還重要嗎?既然他們有興致就讓他們畫,哪怕搞得身上臉上手上都是墨水也沒有關係。他們感興趣了,以後就有機會讓他們繼續保持興趣。如果興趣都沒有,那對不起,以後的機會也沒了。

5

其實,對某個東西感興趣了之後,也照樣可以保持滿足其80%的狀態。比如說,孩子畫畫。他想畫5張紙,能夠給他三四張紙去畫就不錯了。感覺還沒過夠癮的時候,就讓他收手,因為下次還要繼續嘛!一次做夠了,以後他都不願意做,怎麼可以?

當然了,還有很多很多好的方法,上面提到的這只是其中一個。所有的方法都沒有辦法直接拷貝了用到自家孩子身上。

對於獨立的個體需要在諸多方法中摸索其中一種或者是幾種拿來用,也可能我們瞭解到的一個都不能用,因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辦法用一個尺度、一個標準去衡量。孔夫子都說要因材施教,拿同一個標準、同一個尺度去衡量不同的孩子,這是不正確的。

同樣只拿孩子說事兒,其實也不一定那麼客觀,可能我們從自己身上去找方法,去找問題,努力解決孩子的事情會更好。

不要埋怨說孩子不聽話,可能是方法不對頭;不要埋怨孩子不認真,可能我們榜樣沒做到;不要埋怨孩子不聰明,可能我們沒發現;不要埋怨孩子很任性,可能我們很固執。

我是楊慶瑞,堅持夢想,相信會遇見非凡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