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港珠澳大橋不是雙Y型而是單Y型?深圳為何無緣世界級橋樑?

深圳一直是中央大力支持發展的城市,近期被刷屏的珠港澳卻無緣深圳?為什麼呢?距離如此之近,為什麼不能多做一個通道呢?我們來看下其中究竟。


為何港珠澳大橋不是雙Y型而是單Y型?深圳為何無緣世界級橋樑?


港珠澳大橋從建設的第一天起,就爭議不斷。

最初的方案確實是雙Y型,後來經過反覆研究(博弈),最終由中央來拍板,定稿單Y型。

中央既要考慮和平衡各方利益,更重要的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


為何港珠澳大橋不是雙Y型而是單Y型?深圳為何無緣世界級橋樑?


一、多方博弈

在博弈過程中主要集中反映了廣東深圳的深刻矛盾。矛盾的焦點很多,譬如深圳財政上交,深圳產業擴散,深圳國土面積衡定等。


為何港珠澳大橋不是雙Y型而是單Y型?深圳為何無緣世界級橋樑?


可以理解的是,中央政府為深圳崛起動員了全國資金力量,要求對深圳實施計劃單列和財政直接上繳並不過份。但這卻成了廣東最大的擔憂一煮熟的鴨子飛了。

舉個例子:珠江上有座小島叫伶仃島。歷史上都屬深圳蛇口管轄,島上漁民也是世代居住蛇口。但是,1996年省國土部門卻將伶仃島劃歸30公里外的珠海市管轄,造成島上200多戶漁民集體抗議。


為何港珠澳大橋不是雙Y型而是單Y型?深圳為何無緣世界級橋樑?


在港珠澳大橋上也是如此。我們記得香港特區政府曾召開一次聽證會,香港電視直播。胡湘應在會上兩次發言,強調大橋建成雙Y型,對兩岸四地都有積極意義。

他作為大橋倡導者並沒有排除深圳,並且說:“深圳已寸土過金了,有這橋可節省多開關口的土地”。但是,胡湘應的倡議首先遭珠海反對。


為何港珠澳大橋不是雙Y型而是單Y型?深圳為何無緣世界級橋樑?


前市委領導說,為何事事讓深圳走在前頭,珠海就不能當一回老大?珠海的態度為單Y方案奠定了基礎。其實,這時珠海為修國際化機場欠了一屁股債。

據內部人士稱香港極力反對連接深圳的方案,是擔心香港邊緣化,廣州也不喜歡連接深圳方案,也是怕邊緣化。

最終深圳無緣港珠澳大橋似乎很遺憾,但是在單Y方案敲定後(2005年),深中通道馬上得以提出,顯示出深圳方面早有應對之策(應該也是多方博弈的結果)。

試想,如果當初選擇了雙Y方案,建設深中通道的必要性是否大打折扣?而深中通道對於深圳的意義,顯然更大於港珠澳大橋。


為何港珠澳大橋不是雙Y型而是單Y型?深圳為何無緣世界級橋樑?


所以,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博弈之中,香港得到了它想要的結果,深圳也並非輸家,珠海、澳門、中山更是受益良多

二、成本

港珠澳大橋的投資主體是香港財團,而不是大陸資金。香港資金當然首要照顧香港的利益。


為何港珠澳大橋不是雙Y型而是單Y型?深圳為何無緣世界級橋樑?


要按雙Y型建設的話,建造成本必然大幅增加,不符合香港投資方的利益。

目前奧港澳大橋造價為1200億元,將在30年後收回成本,如果採用雙Y型的話,收回成本的年限將會延長,構成金融風險,這是投資者所不願意看到的。

三、出入境監管便利

如果是雙Y型結構,出入境監管安排非常困難。單Y方案,行車路線只有2條,香港往返澳門、香港往返珠海。出入境監管比較簡單。

香港、澳門和珠海分別設置邊境檢查站,先出關再上橋,到達目的地再入關,大橋主體部分屬於公共區域。


為何港珠澳大橋不是雙Y型而是單Y型?深圳為何無緣世界級橋樑?


但是雙Y型的話,深圳和珠海之間沒有出入境問題,這樣大橋就要嚴格分隔開深圳往返珠海的車流和香港往返珠海的車流。

不然大橋將成為走私的樂園。


為何港珠澳大橋不是雙Y型而是單Y型?深圳為何無緣世界級橋樑?


從這座橋本身來說,雙Y顯然是最理想的方案,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

各方都很清楚這一點,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選擇了單Y型,讓人遺憾。


再次感謝原作者辛苦創作,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直接聯繫作者刪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