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的最大成功,是在歷史條件下做了正確選擇

12月18日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100名為改革開放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榮獲"改革先鋒"稱號,馬雲、馬化騰、李書福、張瑞敏、柳傳志、魯冠球等知名企業家入選。其中馬雲被稱為"數字經濟的創新者",馬化騰被稱為"'互聯網+'行動的探索者",李書福被稱為"民營汽車工業開放發展的優秀代表",張瑞敏被稱為"注重企業管理創新的優秀企業家",柳傳志被稱為"科技產業化的先行者",魯冠球被稱為"鄉鎮企業改革發展的先行者",等等。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置身於改革開放40年的座標,觀看風起潮湧浪奔浪流,更讓人幹手機到時間沉甸甸的分量,更給人無限沉思與抵達遼遠的力量。在13億中國人當中,榮獲"改革先鋒"稱號的100人無疑是萬一挑一的傑出精英,他們能夠為改革開放做出彪炳史冊的傑出貢獻,他們個人以及所代表的團隊、企業、行業之所以能夠取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功業,除了個人勤勉敬業、艱苦奮鬥、集體合作、改革開放賦予難得時代機遇等因素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有著審時度勢的智慧和高瞻遠矚的眼光,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和正確的歷史條件下,做出了十分艱難痛苦但事後證明是唯一可行的正確選擇。

以馬雲為例,他創立的阿里巴巴集團打造了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平臺,年交易額達數萬億元,成為拉動內需巨大推動力;創建互聯網支付和物流體系,為中小企業打造商業基礎設施,建立全球領先移動支付網絡,通過大數據技術建立新型社會誠信體系;自主研發飛天操作系統,奠定我國雲計算基礎,等等。這些探索創新最終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無一例外都有賴於在艱苦創業過程中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在限定條件下做出的正確的選擇。

以張瑞敏為例,他順應改革發展形勢,探索經營管理模式,帶領海爾從一家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跨國集團;創立"日事日畢、日清日高"OEC管理法,獲得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創立"人單合一"模式,實現了我國企業管理從學習模仿到引領世界的突破。張瑞敏作為"注重企業管理創新的優秀企業家",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引領推動了中國企業的現代化治理,這是他在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做出的最正確、最有價值的選擇。

還有被譽為"科技產業先行者"的柳傳志,經歷了完整的改革開放大潮,衝破早期制度藩籬,將一艘小舢板帶向世界的舞臺。作為"科技產業化的先行者",《人民日報》給出了這樣一段評語"改革開放第一代科技創業者和企業家的優秀代表。"

而近幾年,特別是今年以來,輿論就聯想的"貿工技戰略"產生了一些爭議,現在柳傳志入選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表彰對象,榮獲"改革先鋒"稱號,更有助於人們對這一爭議做出更理性的判斷。有人認為,聯想當年選擇"貿工技戰略"(以貿易打開市場,積累資金和經驗,進而挺進研發以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而沒有選擇"技工貿戰略"(以技術研發推動生產和貿易,通過生產和貿易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市場化),是走錯了道路。批評者由此假設,如果聯想當年選擇了"技工貿戰略"而不是"貿工技戰略",包括聯想在內的中國企業從一開始就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今天中國的核心技術必將具有世界一流的競爭力,中國企業發展必將具有超強的技術支撐和持續動力。

其實,改革開放之初,從中關村起步的高科技企業創業者並非不知技術的重要,但如果選擇"技工貿戰略",通過技術創新取得核心突破,將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市場化,需要長期大量的資金投入,在當時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選擇"貿工技戰略"既屬迫不得已,也有歷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聯想曾有句廣告詞"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別的不說,咱們不妨設想,假如沒有聯想在電腦市場上強力競爭、縱橫馳騁,我們很難想象,電腦能夠在中國市場上以如此低成本、高速度、大規模普及開來,中國能夠如此平穩順利地進入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與馬雲和阿里巴巴、張瑞敏和海爾的成功一樣,柳傳志和聯想能夠取得成功,也是因為在改革開放的特定階段,做出了"別無選擇"的正確選擇——通過實施"貿工技"戰略,以貿易闖市場,積累資金做大蛋糕,為此後在核心技術領域加快自主創新、推動科技創新更上層樓精心佈局,為決勝核心技術領域國際競爭打下堅實基礎。

恩格斯說得好,"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697頁,人民出版社2005年)有人假設歷史如果重走一遍會怎樣,假設中國改革開放第一代科技企業沒有選擇"貿工技戰略"會怎樣,這不過是根據自己的偏好屏蔽掉歷史的某些因素和力量,無視各種因素和力量之間的衝突和制約,任意裁剪和打扮歷史,從而臆想出一個並不可能出現的結果。這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

中央表彰對改革開放做出傑出貢獻的100名"改革先鋒",充分肯定了"改革先鋒"們在歷史條件下做出的正確選擇。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前進的腳步不會停止。改革開放前40年,以100名改革先鋒為代表的改革者篳路藍縷,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每個階段都會有各自代表性的傑出人物為改革事業添磚加瓦。這次對改革先鋒的表彰,既是對過去40年成就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期許。以歷史的眼光看待這些先鋒,才能真正發揮先鋒作用,激發出更多活力。中國的未來,需要更多矗立潮頭的改革先鋒。

“改革先鋒”的最大成功,是在歷史條件下做了正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