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多部門聯合執法500次,剷除40餘處黑窩點

環境、食品、藥品、旅遊,這些領域都與百姓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為了打擊這些領域的違法犯罪,2017年1月18日,北京市公安局成立環食藥旅總隊,全市各分局也先後成立了專業隊伍。

北京昌平多部門聯合執法500次,剷除40餘處黑窩點

2017年5月17日,昌平公安分局治安支隊環境食品藥品和旅遊安全保衛中隊正式成立,一年多的時間,已先後開展專項打擊行動20餘次,破獲環食藥旅領域刑事案件80餘起,刑事拘留136人;會同相關行政部門開展聯合執法500餘次,剷除各類黑窩點、黑作坊40餘家。

司法行政同步出擊

今年4月,平西府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在白廟村的一處出租大院內,經常有人開面包車於凌晨前來裝卸桶裝水。民警懷疑這處大院是一個加工假桶裝水的黑窩點,便立即將此情況通報給了北七家食藥所。通過聯合開展工作,民警和執法人員又相繼發現了另兩處假冒桶裝水灌裝點。

4月26日凌晨,位於平西府白廟村、霍營小辛莊村的兩個假冒註冊商標桶裝水的生產加工窩點和一個銷售水站被成功打掉。民警當場抓獲多名涉案嫌疑人,起獲假冒多種品牌桶裝水200餘桶、假冒註冊商標近兩萬件、製假水過濾器兩套、空水桶400餘個。

嫌疑人供述,他們是將自來水通入過濾器,過濾後再分裝銷售。最終,3名涉案人員以假冒註冊商標罪被昌平分局刑事拘留。

由於在環境、食品、藥品案件中,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管轄各有偏重,對於民警來說,案件線索更多地需要從行政機關的執法中獲得。

“行政部門有查處、鑑定的權力,但無權控制嫌疑人,而民警控制嫌疑人需要確實的證據。”昌平環食藥旅中隊食藥組民警王雨桐表示,在以往的工作中由於雙方信息不對稱,常會貽誤戰機。而建立起無縫銜接機制後,民警與相關部門的執法人員能夠做到同步響應,同步查處。

率先試點“所所銜接”

2017年8月,昌平環食藥旅中隊會同區食藥監部門,在全市率先試點“所所銜接”機制,打通了基層單位打擊整治食藥領域違法犯罪的最後一公里,也為基層街鄉政府推動綜合治理工作提供最全面、最有力的支持。全區23個派出所和20個食藥所在聯合執法中共破獲食藥類案件28起,刑拘36人,清理黑窩點22個,行政處罰9起。

今年初,昌平環食藥旅中隊聯合區食藥監在沙河打掉一個製售假藥的團伙,刑事拘留3人。王雨桐介紹,這一團夥使用澱粉等無效成分製作假藥,冒充波立維片等心血管藥品向全國銷售。由於假藥售價比正規藥品低得多,不少顧客都通過網絡向其購買,受害者大多是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

甚至有一些假藥販子為了追求所謂“療效”,違法加大藥品劑量,或在保健品中違規添加藥品,使得患者產生“這個藥比醫院的好用”的誤解。王雨桐說,犯罪分子為了利益,不會顧及患者的身體狀況,而食藥領域的大多數案件,都與百姓生活密不可分,“這是壓力,也是動力”。

嚴厲打擊強制消費

由於昌平區內旅遊景點、購物場所較多,遊客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時有發生,其中絕大多數是導遊強迫遊客進行消費的案件。但遊客往往出於行程安排和人身安全的考慮,不會選擇第一時間報案。

“很多遊客會選擇等到行程結束,甚至回到居住地後才報案,這會導致重要證據的滅失。”昌平環食藥旅中隊旅遊組民警韓鵬飛表示,缺乏證據會給警方的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今年5月,一旅行團在昌平區某個人經營的景點被無證導遊張某強制消費。原本包含在行程內的景點,張某卻要求遊客每人額外繳納80元門票費用,有遊客表示抗議,張某張口便是汙言穢語。

幾名男性遊客堅決不從,打車自行離開並報了警,民警會同旅遊、交通等部門立即出警,僅用4個小時便完成了30多名遊客的取證工作,同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妥善安置遊客。

涉案的導遊張某因強迫交易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後被昌平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這個案子涉及低價旅行團,中老年人居多,維權意識相對差。”韓鵬飛說,在涉旅遊刑事案件中,導遊實施強迫交易行為的警情最多。強迫交易不僅包括了肢體暴力威脅,事實上,辱罵等言語暴力也包含在內,還有導遊曾威脅將遊客滯留在高速路旁,這些都屬於強迫交易行為。

由於強迫交易大多發生在旅遊商店、演藝場所,民警通過與相關部門聯合,對重點景區周邊、旅遊商店進行定點、流動、多頻次的檢查、暗訪和政策宣講,與旅遊商店負責人簽訂《誠信守法經營承諾書》,規範行業自律,及時發現違法行為,全方位維護遊客的合法權益。 (昌平分局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