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孝誰之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孩子不孝誰之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幾千年來,一直有尊敬師長、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使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每個人孝敬自己的父母,養育自己的孩子,就這樣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寫成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但是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近年來有了一些變化,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做人父母者在"愛幼"上有了新高度,無論在外多辛勞,回家照顧孩子,都能對自己的子女精心地呵護,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在這裡無私奉獻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在"尊老"這方面少數人卻做得不夠,出現了虐待、打罵、傷害、遺棄老人的現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孝",他們這種違背道德和人倫的不孝行為,不僅造成了家庭的矛盾,還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

孩子不孝誰之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那麼人家的孩子那樣孝順,自家的孩子為什麼就不孝呢?

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家庭教育的方法,導致孩子從小養成了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

2、無原則滿足孩子的要求,一旦不能滿足時心生怨恨;

3、一味姑息,養成了好吃嫩做的習慣;

4、兒時缺乏道德教育,不知道尊重人,更不知道尊老愛幼;

5、父母對孩子態度冷漠、教育過於嚴苛,經常對孩子有打罵、語言刺 激;

6、覺得父母對自己有偏心(有多個孩子的)

7、社會或身邊人的負面影響,如父母本人就不孝儘自己的父母;

8、極少數是藉口經濟能力有限、與父母不住一起等,但這不是根本原因,即使這樣,也應給父母基本的衣食,和親情關懷。

孩子不孝誰之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兒子毆打母親

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避免不孝行為的出現呢?

從很多有不孝行為的人成長經歷發現,絕大部分不孝行為是小時候形成的,他們對有些"不孝"行為的道德準則好像不是那麼的明確,或者說沒有感覺,做了覺得沒什麼;而那些從小孝順,長大後變成不孝的人極少,因為他們心裡對"不孝"是有明確標準的,知道這種行為不道德,受人鄙夷,甚至是違法的,他們往往是由於家庭矛盾而不願去盡孝心。

所以孝文化的教育主要從小孩子進行,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鼓勵孩子適度的勞動,培養自理的能力,不求能獲得多少勞動技能,但求能養成勞動的習慣,愛勞動的人就會體會父輩的艱辛;如讓小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刷牙、掃地等等;

2、對孩子的愛要適度,不要溺愛,如果覺得孩子的要求過分,就不能滿足,同時要講明道理;也不要過於嚴厲或打罵,在孩子的內心留下陰影;

3、適時進行禮儀和道德教育,培養尊老愛幼、尊敬師長意識,如有時候讓孩子給父母倒茶、洗腳,讓孩子體驗一下父母對他們的付出;

4、與親鄰和睦相處,與人為善,遵紀守法,一個懂得與人為善和守法的人往往懂得對長輩的孝;

5、與孩子多交流,加深感情,如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等;

6、父母以身示範,在家裡孝敬老人,關愛孩子,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積極效仿;這比任何空洞的說教更有效。

孩子不孝誰之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總之,孩子是家庭的重要一員,也是社會的一分子,如果每一個家庭都能正確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有孝心、有知識、守法紀,那麼在這個和諧的社會里,人人會擁有幸福的家庭,其樂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