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民企互保链是怎样的?

邓凌毅


萧山的互保链的叫法不太妥当,准确的说应该叫担保链,最初的雏形就是简单的一字长蛇阵,然后首尾相扣完成一组。后面为了逃避银行内审和监管,大家开始把链条断开几节、错位搭配,再后来干脆几家银行之间搭配——你总不能管到人家银行的合规性,管好自己的就不错了。

因为某些特殊的情况,我基本把这些奇怪的担保方式都接触过了一遍,当然更奇怪的也接触过,不便多说,对于所有类似的贷款重组也都谈过。

简单来说,联保互保是在企业的土地厂房已经抵押,机器设备存货原料同样抵押或者无法抵押的情况下衍生出来的担保方式。属于一种弱于标准、非标准抵押物但略强于信用贷款的担保等级。

至于防范风险,在经济上行或者平稳期,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增加企业的现金流,而在经济下行期,企业的利润可能被摊薄、账款回收周期可能被大大延长甚至无法收回,而原本计算好的利润覆盖银行贷款成本的方式就可能无法实现了,要知道,弱担保方式的利率本身就会高于强担保方式。当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时,风险随即产生。

理论上,可以通过担保、联保等形式进行均摊,但是由于营销的便利性、风险的统一检测性等角度,通常联保担保的选择会尽量本着同一行业、同一属地(如同一工业园)、供应链上下游的原则等进行开发,这一选择其实更容易产生风险——同一行业、属地可能碰到相同的风险,上下游则更可能令其他联保体成员遭受账款欠款和代偿的双重风险。

互保、担保、联保或者更大的集群贷款等方式,其实各有各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优点,一笔简单的抹杀是不太靠谱的,关键还是要风险控制前置,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线。倘若在碰到内外勾结,那必然是无药可救必出风险的了,关于这点我算是深有体会了。

为什么说必须风险前置呢?保证类贷款的出发点其实是对的,即保证人存在潜在的承担债务的责任,这个责任将督促保证人对借款人进行监督、制约。从这个意义上,同一行业、同一属地、供应链上下游确实更容易达到这一目标,但容易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 担保人互保人甚至整个链条上的大部分企业实际控制人都是同一个;

2. 当经济平稳时,大家都旱涝保收,当下行期时,不少企业迫于资金压力,饮鸩止渴;

这时候,只有风险前置才能很好的控制风险,而当前置营销无意、刻意隐瞒出现的尚未或者已经出现的风险时,链条式的担保方式只会让风险扩大化。而营销属地化原则则是为了更好的收风和贷后,这个说起来就跑题太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