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国民节目的进阶之路,《星空演讲》该如何打破自身瓶颈?

通往国民节目的进阶之路,《星空演讲》该如何打破自身瓶颈?

“我们一定会考虑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星空演讲》应该是高品质的,而不是喧闹的、肤浅的,是能在你看了之后,给你留下思考,提升你的人生视野的。”

作者 | 范琳琳

距离2018冬季《星空演讲》收官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星期,但节目中嘉宾的演讲内容仍然在微博、朋友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目前,2018冬季《星空演讲》四期节目累计播放量已经达到了1亿次,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7亿,互动讨论量高达38万,这一数字还在增长,内容的口碑也处于持续发酵中。

不仅如此,徐峥2016年在《星空演讲》做的演讲,近期又被翻了出来,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星空演讲》的长尾效应非常明显,你不知道他爆发的点在哪里”,腾讯网副总编辑、《星空演讲》出品人杨瑞春向《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表示。

从2016年至今,《星空演讲》已经走到了第六季。最开始,《星空演讲》只是一档市场活动,而现在,《星空演讲》已经成为公众人物结合自身经历探讨社会话题,表达自身观点进行自我疗育的平台。

在2018冬季《星空演讲》中一共有22名嘉宾,除了董璇、蔡康永等明星外,还增加了创业者瞿芳、应书岭等有影响力的名人。和2018夏季《星空演讲》一样,此季节目同样采取前三期录播,最后一期剧场版直播的形式。通过拓展嘉宾类型、更新表达形式,《星空演讲》试图激发节目自身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不过,《星空演讲》仍然受限于节目本身的天花板。为此,《星空演讲》正在谋求新的演进。明年起,除了将节目期数缩减到一季,控制嘉宾人数之外,《星空演讲》还将采取跟拍、采访的形式,扩大嘉宾的演讲情境。

“我们希望《星空演讲》一直做下去”,立春工作室组长、《星空演讲》项目负责人张立意向《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表示。

通往国民节目的进阶之路,《星空演讲》该如何打破自身瓶颈?

文化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12月16日,2018冬季星空演讲的第四场在大隐剧场举办。接近夜里11点时,活动现场仍然人头攒动。坐在舞台最前面的是两个小学生。他们告诉妈妈,听完下一个嘉宾的演讲就走。

2018冬季《星空演讲》最后一期囊括了蔡康永、洪晃、董璇、 黄奕、 曹云金、 张大大、 凯叔及河森堡8位嘉宾,以“逆生的力量”为主题,他们讲述了面对逆境的人生思考和体会。引人瞩目的是,董璇也是演讲嘉宾之一。

自老公高云翔陷入争议后,这是董璇首次公开发声。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早是董璇主动找到《星空演讲》的制作团队——立春工作室,表达了想要演讲的意愿。对此,连立春工作室都感到既诧异又敬佩。尽管在此之前,有不少明星来到这个舞台,讲述所遭遇的风波,但他们大多都在风波结束后。很明显,董璇还身处局中。

通往国民节目的进阶之路,《星空演讲》该如何打破自身瓶颈?

董璇

但董璇及其团队,一方面希望能够向外界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又希望减少外界歪曲其观点的可能。考虑到《星空演讲》是个值得信赖、有品质保证的节目,《星空演讲》成为其首选的发声渠道。但是在真正踏上舞台前,董璇仍处于犹豫、纠结状态中,总想要退出。

这当然是因为直播非常考验嘉宾自身的能力,另外,始终变化的现实情况也加深了她的恐惧。但董璇最终还是选择登上了《星空演讲》的舞台。从人生经历入手,董璇追寻了自己“笑对人生”的态度来源,哪怕面对网络上“原谅教教主”的称号,她也不予理会。作为“家里唯一能扛事的人”,她要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她说,自己曾打过退堂鼓,但支持她上台的,是她演讲中提到的,人们给予的善意。

“对于嘉宾来说,他们对《星空演讲》的诉求并不完全一样,比如洪晃,她讲的是怎么看待死亡,实际上这个话题非常公共化,是对现有的文化认知的一种挑战。这样的嘉宾想要对社会价值有所促进。而对于董璇、张大大、黄奕来说,他们则是希望获得观众更多理解、更多支持,我觉得,对他们来说,《星空演讲》甚至有自我舒压的效果”,杨瑞春表示。

无论是董璇的婚姻问题还是黄奕的原生家庭问题亦或是张大大的网络暴力问题,嘉宾演讲内容都以“逆境”为中心。实际上,2018冬季第四期《星空演讲》的主题就是“逆生的力量”。如果说之前的《星空演讲》把重点放在嘉宾的名气和各自的故事上,今年以来,以主题串联起嘉宾演讲内容的《星空演讲》则向节目形态迈进了一步。

当董璇作为嘉宾被定下时,立春工作室开始围绕董璇,探索节目的主题,寻找其他嘉宾。“我觉得《星空演讲》是一个自己生长出来的节目,很多时候我去邀请嘉宾的时候,嘉宾会反过来给刺激”,张立意介绍。杨瑞春则尤其强调《星空演讲》需要找到节目和嘉宾的结合点,满足嘉宾的表达欲望。

纵观2018冬季《星空演讲》,第一期节目与青腾大学合作,主题是“创造的力量”,讲述创业路上的艰难困苦。第二期节目通过与天美工作室合作,强调“思考的力量”,探讨思考对人生的影响。第三期节目定位为“改变的力量”,描述嘉宾如何自我升级。第四期则围绕“逆生的力量”,聚焦逆境中的成长。

和主题相匹配,《星空演讲》的嘉宾来源日益丰富。比如,2018冬季《星空演讲》第一期邀请了青腾大学的学员、明星企业的创始人: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轻松筹CEO杨胤、领誉传媒CEO周昊、小红书创始人瞿芳、量子力学VSPN的CEO应书岭。

“我们希望表达更多元、更丰富的社会价值,拓宽大家的认知边界”,杨瑞春说,“正如我们的slogan‘与浩瀚相遇,于不平凡中遇见平凡的自己’,我们希望《星空演讲》并不是狭窄的、个体的表达,而是拥有浩瀚的底色,能引发思考的节目。”

正因如此,《星空演讲》形成了独特的气质:不喧嚣、不撕逼,将娱乐性和思想性相平衡,《星空演讲》成为文化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通往国民节目的进阶之路,《星空演讲》该如何打破自身瓶颈?

想要打造国民级节目

但《星空演讲》正在触及自己的天花板。

相比于《朗诵者》、《见字如面》、《国家宝藏》,以古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演讲”为中心的《星空演讲》,在内容形式和艺术模式上的创新始终有限。甚至一定程度上,为了保证节目本身的调性,立春工作室本质上是在做减法,从而将人文关怀、思想价值置于更突出的位置。

因而,《星空演讲》更愿意将自身的竞争对手对标为《一席》以及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星空演讲》让公众人物以更立体、更真实的形象面向公众,同时希望以更直接、更有效率的方式传递社会价值和文化观念”,杨瑞春说。

然而,面对汹涌而来的竞争对手以及用户愈发珍贵的时间成本,《星空演讲》需要以各种方式延长自身的生命力。

在今年之前,《星空演讲》一年还只有两期节目,每季仅一场剧场版星空直播演讲。“虽然节目反响很大,可能一下子就上很多热搜,但是就像是烟花灿烂,瞬间爆炸,短时间街谈巷议,但是这件事慢慢就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杨瑞春说。哪怕节目有自身的长尾效应,可能日后仍然会引爆舆论,但这更像是偶然故事,而非节目本身设定的爆发流程。

为了让《星空演讲》更接近于节目形态,而非事件形式,《星空演讲》于今年4月作出节目改版升级的决定。改版后,《星空演讲》采取3+1的模式,增加3场mini星空录播演讲,同时保留一场剧场版星空直播演讲。

这样的考虑是,一方面,不管嘉宾在上台之前的表现如何,但是直播当天,嘉宾的状态一定最好,加上直播的形式和现场观众的反应都将扩大节目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采取录播的形式,立春工作室将更有自己的操作空间。2018夏季《星空演讲》的前三期节目就加入了心灵对话环节,由嘉宾自问自答。2018冬季《星空演讲》前三期节目则将这一环节改成了采访。

与此同时,《星空演讲》也在扩大自己的盈利途径。除了广告盈利之外,从今年开始,《星空演讲》开始尝试和品牌进行整体合作。2018冬季《星空演讲》第一期节目与青腾大学合作,第二期节目则与天美工作室合作。在扩大议题情境的同时,《星空演讲》会对嘉宾选择、主题设置进行整体对接。

通往国民节目的进阶之路,《星空演讲》该如何打破自身瓶颈?

《星空演讲》与青腾大学合作的第一期节目

为了进一步激发制作团队的活力,迸发节目本身的创新力,制作团队还采取工作室改革,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管理模式创新,以促成精品内容的“化学反应”。

即使这样,《星空演讲》的瓶颈仍然还在那里。张立意并不讳言《星空演讲》的困境,“《星空演讲》的场景仍然还是非常单一的,总体表达形式有一些单薄,观众对这样的节目形式处于比较厌倦的状态了。”甚至《星空演讲》的独特气质,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桎梏之一。《星空演讲》还不得不面对的是,《星空演讲》邀请嘉宾有自己的门槛,这也意味着可邀请的嘉宾将越来越少。

“我们想要把《星空演讲》打造成一档国民性节目,始终能为观众传递感动”,张立意表示。朝着这一目标,《星空演讲》始终走在自我革新的路上。

如何让节目形态取得更大的突破成为《星空演讲》的核心问题。为此,《星空演讲》明年将作更大的改版:将节目缩减为一季,对个别演讲采访、跟拍、记录。“我们要让嘉宾最后演讲的15分钟能更精华,也要让观众知道这十五分钟的总结和感悟从何而来,要往哪里去”,张立意说。

实际上,与其他同类型玩家相比,《星空演讲》仍然有自己的核心壁垒:依靠腾讯娱乐的庞大资源以及与明星团队强信任关系,《星空演讲》已经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标志。另外,《星空演讲》的制作团队本身为媒体出身,这也意味着该团队更善于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正如腾讯新闻所追求的权威性、专业性,立春工作室站在娱乐、文化的交点上,希望通过《星空演讲》奉上有温度、有深度、有思考的内容。“我们一定会考虑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星空演讲》应该是高品质的,而不是喧闹的、肤浅的,是能在你看了之后,给你留下思考,提升你的人生视野的”,杨瑞春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